昨天到今天新公司充满了变化与挑战,我从早上起床忙到现在都在解决各种问题,包括早上的冥想都是在车上冥想的,然而自己实在没有空写新的文章。于是挑了一篇自己读过的文字,稍作修改后分享给大家。有时候别人的文字,也能成为我们自我审视与沉淀的镜子。
真理必然会刺伤人。当自己觉得自己是寻求真理的人,不必自傲,我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真理一定会刺透自己的心肠,它必然带着锋芒,把自己一切的伪善和破败显露出来。它不是来安抚自己、讨好自己、陪自己做梦的,而是要把遮蔽我生命的谎言和假象一刀一刀剖开,让我赤裸裸地面对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真理”不宽容,因为它似乎总是否定一切,总是带着不可妥协的锋芒。然而事实是,真理必然否定一切非真理,它必然带着极强的排他性。这不是傲慢,而是它的本质。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就在于它不容掺杂。
就像1+1=2,自己能说这个答案傲慢吗?它没有任何情绪,它只是存在。既然“2”是正确的,那它自然会排除所有其他的答案,不论是1.999还是2.001,都不可能被接纳。自己说这是不是排他?当然是,但这种排他并不是武断,而是由正确性决定的唯一性。
再看另一个例子:假如世界上有25亿父亲,当自己的生物学父亲说,只有他是自己的父亲,是他给了我生命和DNA,我能说他傲慢吗?不,他说的是事实。他这样宣告,就否定了24.99999999亿个“可能性父亲”。但这种否定并非傲慢,而是铁的事实。真理的力量就在于它不需要照顾谁的感受,它就是如此,哪怕全世界都反对,它依旧屹立不倒。
所以说,真理自带排他性,而这与傲慢无关。真理从不需要证明自己,更不需要迁就人的期待。它是稳固的、永恒的、逻辑自洽的。它不会朝令夕改,也不会随波逐流,它不必讨好任何人,只因它是真理,所以它自然而然赢了。
然而,人的问题正在于我们天生带着傲慢。我们总想要求真理妥协,总希望真理“宽容”,希望它接纳多元的价值观,甚至希望它承认我们的错误与软弱。但真理的存在,不会因为人的祈求而发生丝毫动摇。自己可以选择相信或不信,自己可以选择顺从或反叛,但我无法改变真理的本质。
我们要明白,生活中许多事情是多元的:自己可以六点起床,也可以七点起床;自己可以喜欢馒头,也可以喜欢披萨;自己可以选择住在城市,也可以选择住在乡村。这些生活习惯和喜好不关乎真理,它们允许差异与多样性。可是一旦涉及到真理,涉及到人生的根本问题,善与恶、对与错、真与伪、生命的根源与归宿,就没有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真理不会迁就于人性的喜好,它没有温柔的中庸,它只承认唯一的正确。
所以,在真理面前,我们要放弃自己与生俱来的傲慢。不要抱怨它为什么不宽容,不要愤怒它为什么排他。真理不需要为自己辩护,它不会因自己的情绪而动摇。自己若认同,它依然是;自己若否认,它仍然是。它不会迎合自己,也不会刻意伤害自己,它只是单纯地显现自己生命的真实。
而最大的危险,是人类喜欢假扮成真理的化身。许多人打着“真理”的名号,实则宣扬自己的私欲、权力、地位与利益。他们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甚至试图以“真理”的名义来奴役他人、压迫他人。但这种冒充终究会被时间和历史戳穿。因为真理不会依附某个凡人,更不会寄托在谁的口号里。
没有人能成为真理的本身。人性永远是有限的,是错谬百出的,是常常跌倒的。人注定会有错误、软弱和道德上的失败,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局限。与其假装伟大和无误,不如诚实承认自己的有限,承认自己需要被真理刺透、纠正、炼净。正是因为人永远有破碎,才显得真理的坚固与必要。
也许真理很残酷,它会击碎我们自以为的聪明和正义,让我们赤裸裸地看见自己的渺小。但它同时也是唯一能带来自由与重生的力量。因为只有当我们看清虚假,承认破败,舍弃傲慢,才能真正活在真实当中。
真理不在乎我信不信,它不依附于我的认同,它只是恒久存在。真正的智慧不是掌握真理,而是被真理掌握;不是驾驭真理,而是被真理塑造。
最终自己会发现,一个人若真诚面对真理,他会越来越谦卑,越来越单纯,越来越真实。他不再急于证明自己,不再执着于粉饰外表,而是安心地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有限又破碎的人,却因顺从真理而找到安稳。
当自己被真理刺痛的时候,不要逃避。那一刀刺下去,是在割掉自己生命里的伪装和腐败。痛过之后,自己会更真实、更自由、更有力量。
真理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伪装与真相。它不会因为我们躲避就消失,也不会因为我们拒绝就改变。与其抗拒它的锋芒,不如学会在它的刺痛里成长。真正的勇气不是追求虚假的安慰,而是敢于直面真理的排他性与不可妥协。因为只有接受真理的唯一性,我们才能真正看清生命的有限与方向,才能活得不再虚伪、不再恐惧,而是坦然地面对世界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