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
王永标
大地苍茫几变迁,涉农文化五千年。
刀耕火种荒丘绿,电灌机收仓廪圆。
课税征徭翻历史,扶贫免赋话当前。
一壶老酒秋分日,万里金风动管弦。
以诗为卷,绘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丰收长歌
这首七律以凝练的笔触串联起中国农耕文明的过去与当下,从历史变迁中提炼出涉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字里行间满是对丰收的礼赞与对时代的感慨。
1. 时空纵贯:铺展农耕文明的千年画卷
首联“大地苍茫几变迁,涉农文化五千年”以宏大视角开篇,用“几变迁”与“五千年”的对比,将农耕文化置于漫长的历史维度中,奠定全诗厚重的基调。颔联则聚焦生产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是远古先民开拓荒野的印记,“电灌机收”是现代农业高效生产的缩影,一古一今的对照,清晰展现了农耕技术从原始到先进的跨越,也让“荒丘绿”到“仓廪圆”的丰收成果更具说服力。
2. 民生聚焦:折射涉农政策的时代温度
颈联从生产转向民生,“课税征徭翻历史”道尽古代农民承受的赋税徭役之重,“扶贫免赋话当前”则凸显当下扶贫、免税等惠农政策的温暖。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既让读者感受到时代的进步,也暗含对当下重视农业、关爱农民政策的肯定,让丰收的意义超越了粮食本身,更承载着民生福祉的变迁。
3. 场景收束:定格丰收时节的欢悦图景
尾联“一壶老酒秋分日,万里金风动管弦”将镜头拉回丰收节的具体场景:秋分时节,人们备好老酒,在金色秋风中伴着管弦之声欢庆丰收。这一画面充满生活气息与喜庆氛围,既是对前文农耕文明发展成果的呼应,也以生动的场景为全诗收尾,让五千年涉农文化的厚重,最终落脚于当下丰收的欢歌中,余韵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