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资料是市统战部领导转给我的。曾经刊登在黄埔杂志2008年第六期。父亲虽然已故多年,此时看到父亲的曾经,感觉父亲并没有走远,这对我们后人来说,真是无比珍贵的资料啊!非常感谢!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欲血奋战中的父亲啊!难怪父亲咽气前,喊出抗战八年没名!此时此刻我想告诉父亲,祖国没有忘记你!您要健在,九三大阅兵一定有您!
父亲的手稿:
重庆阵地战寇机指挥官崔泽民,1995年成稿。自抗战爆发,我在河南巩县兵工厂以及武汉、长沙、桂林、重庆、成都等地担任防空任务。八年抗战中,保卫重庆我是高射炮指挥官,曾击落日本飞机数架,头部重伤,耳朵轰鸣至今!每遇到敌机来袭,我总是在阵地前沿。作为一名直接参战的抗日老兵,有责任揭露日寇狂轰滥炸我无辜同胞及后方都市的残暴罪行。以激发我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从这些血的教训中,我们深深懂得,没有富强的祖国母亲作坚强后盾,民族的尊严、个人生命财产,是无丝毫保障可言的!抗战愈久,寇机采用的空袭战术业也愈益狡诈。空袭时,进入方式由单一从东方飞入,改为多方位侵袭。由群机集中投弹,改为兼用分散投弹。炸弹由侵彻力强,改为与杀伤力兼顾,重磅炸弹与轻磅炸弹兼用。1941年,重庆连续七昼夜不解除警报。那时,我任高炮45团1营3连连长,在马寺镇地与沙坪坝、弹子石、海棠溪各高炮阵地及大坪、白市驿等地照测阵地,构成交叉火网,直接威胁入侵敌机。但敌机也想尽办法,企图拔掉这些地上的钉子。我连阵地经多次作战,终被敌机发现。一天,紧急警报后,敌机共一百余架,分批由高空袭入重庆上空回旋,分为多方位进入,分批轮番投弹。当射击敌甲机群时,阵地上的火舌、硝烟易被敌乙机群发觉;而射击敌乙机群时,则又被敌丙、丁机群发觉。因此,在射击时,既要掌握最佳射击时机,又要多方观察敌情,掌握最有效射程。在我连射击间隙,敌机群中的一个队,用密集队形,指挥机飞在前,僚机尾随其两翼侧后方,临近飞行,径向我阵地袭来,侧机身集中投弹。听一阵飕—嘶—啪的急剧响声,是炸弹投在最近处,危险也最大。霎时,阵地附近。弹片横飞,碎石硝烟四起,天昏地暗,阵地上战斗人员彼此互不能相见,各自迅速卧倒。俟敌机群飞过,阵地上空尘烟消散,全连战士同仇敌忾,士气愈益旺盛,立即各就各位,扑捉目标,继续射击。阵地至指挥所的电话线被炸断了,无法通话。当敌机集中投弹强袭我连阵地时,我指挥部从观测中判断,认为三连阵地被摧毁了!当看到三连阵地又继续发射炮弹时,才解除了担心。这次空袭历时七昼夜,一直不解除警报,警报时间最长,入袭敌机总架次最多,投弹也最多。市区遭轰炸最严重,伤亡最多。房屋倒塌,多处起火,损失惨重。地空战、空战最激烈!虽说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仇恨未消!现在,香港、澳门回归了祖国,值得我们炎黄子孙自豪!为了使悲剧不重演,为了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愿我们海内外的黄埔同学共同努力贡献力量!

崔泽民简:介1912年9月出生,2001年10月1日去世,祖藉河北省高阳县崔家庄人士,中法大学肄业,毕业于南京防空学校,颁发黄埔军校10期炮科毕业证书。曾在国民党防空部队任连长。起义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企业厅工矿处秘书,其间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历任一机部咸阳技校校办负责人、秘书科科长、干部业校教务主任。1957年调入大连铁道学院,创建图书馆,任图书馆负责人。1982年按副处级退休。

黄埔二代崔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