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袭人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贵族家庭生活画卷,众多人物在贾府的兴衰荣辱中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故事。袭人作为贾宝玉身边的重要丫鬟,以其独特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她温顺贤良的形象不仅在贾府中赢得了广泛赞誉,也成为了读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袭人对贾宝玉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细心地为宝玉准备衣物,确保宝玉穿着得体舒适。宝玉睡觉时,她在一旁悉心照看,以防宝玉有任何需要。例如,在宝玉生气摔玉那次,她耐心地劝解,安抚宝玉的情绪,用温和的话语和贴心的举动让宝玉逐渐平静下来。这种体贴入微的关怀,让宝玉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心。
面对宝玉的淘气或者小脾气,袭人很少与他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用温和的方式来规劝。她深知宝玉的性格特点,明白强硬的态度只会让宝玉更加叛逆。因此,她总是以和气的言语与宝玉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担忧。对待其他丫鬟和下人,袭人也态度友善,从不轻易发脾气或责骂他人。她在贾府中有较好的人缘,佳蕙曾跟林红玉说过,袭人哪怕得十个分儿,也不恼她,原该的。这充分体现了袭人言语和气、待下宽容的性格特点。
袭人主要负责照顾宝玉的饮食起居,把宝玉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怡红院的上上下下,都是袭人亲自打理。她不仅关注宝玉的个人生活,还关心怡红院的整体秩序。例如,在宝玉因李嬷嬷的事情生气时,是袭人出面平息了事态,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她合理安排丫鬟们的工作,使怡红院的工作能够高效运转,展现出了出色的管理能力。
由于袭人的悉心照料,宝玉在生活上对袭人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宝玉习惯了袭人的陪伴和照顾,一旦袭人不在身边,他就会感到不自在。例如,袭人回家探亲时,宝玉便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坐立不安。这种生活上的依赖,使得宝玉与袭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贾府这个充满勾心斗角和利益纷争的环境中,宝玉常常感到孤独和压抑。袭人的温柔和顺给予了宝玉情感上的慰藉,让宝玉能够在她面前放松身心,倾诉内心的烦恼。宝玉把袭人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愿意与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对宝玉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袭人时常提醒宝玉要懂礼守规,不要惹怒贾母,要多读书。虽然宝玉生性爱自由、不喜欢被约束,但袭人的劝诫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产生了影响。袭人的引导并非是强制性的,而是以温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玉的行为和价值观。她希望宝玉能够走上正途,在贾府中有一个好的未来。
袭人很会察言观色,能敏锐地察觉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宝玉的喜怒哀乐。她能从宝玉的细微表情和言语中判断出宝玉对姐妹们的不同态度,并且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于贾府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她也能巧妙应对,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做事很有分寸。例如,在王夫人面前,她表现得忠厚老实,十分木讷,给王夫人留下了可靠的印象;在宝玉面前,她又温柔妩媚,展现出女性的一面。
袭人在贾府中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但她能够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当宝玉误会她时,她不会与宝玉争吵,而是耐心地解释和沟通。在面对其他丫鬟的嫉妒和排挤时,她也能保持冷静,不与她们计较。她深知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中,只有保持和谐稳定的关系,才能生存下去。
袭人的生存目标是成为宝玉的姨太太,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她深知在贾府中,丫鬟的身份卑微,只有成为宝玉的姨太太,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努力在贾府中站稳脚跟,赢得宝玉和主子们的信任和喜爱。
袭人的处世哲学是为她的生存目标服务的。她通过察言观色、巧妙应对和忍辱负重等方式,在贾府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赢得了宝玉和主子们的认可。她深知只有得到宝玉的真心喜爱和主子们的支持,才能实现自己成为姨太太的目标。因此,她的处世哲学与生存目标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袭人最终嫁给了蒋玉菡,未能实现成为宝玉姨太太的梦想。这个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尽管她有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最终却未能获得自己的幸福。她与贾宝玉的感情被封建礼教所束缚,无法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袭人的命运结局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和压迫。在封建社会中,婚姻往往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个人的感情和意愿得不到尊重。袭人虽然深爱着宝玉,但由于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她无法与宝玉在一起。封建礼教的存在使得像袭人这样的底层女性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封建势力摆布。
贾府是一个等级森严的贵族家庭,不同阶层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袭人作为丫鬟,即使她再优秀,也很难跨越阶层成为宝玉的正式配偶。她的命运结局体现了封建社会阶层固化的现实,底层人民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袭人在面对命运的选择时,虽然有着自己的努力和挣扎,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她选择了顺从封建礼教的安排,嫁给了蒋玉菡。这一选择既是她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也是她在封建社会中为了生存而做出的理性决策。她深知如果继续坚持与宝玉在一起,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选择了接受命运的安排。(选自史传统书稿:《红楼梦》细读——100个话题深度解读。本书稿寻找合作出版商)
作者介绍:史传统,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杂志签约作家,著有《鹤的鸣叫:论周瑟瑟的诗歌》《再评唐诗三百首》《三十部文学名著最新解读》《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九州风物吟》《心湖涟语》等专著。作品散见《河南文学》《诗人》《岳阳文学》《燕州文学》以及人民网等各大网络媒体,先后发表文艺评论、诗歌、散文作品2000多篇(首),累计50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