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末期贵族家庭的兴衰荣辱,展现了众多人物的命运沉浮。晴雯作为贾宝玉身边的丫鬟,虽身份卑微,却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魅力和悲剧的命运,在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她叛逆的性格、与贾宝玉之间超越主仆的特殊情感,以及最终被封建势力迫害致死的悲剧结局,都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晴雯从不遵循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她大胆直率,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封建社会中,丫鬟被要求对主子绝对服从,言行举止都要符合规矩。然而,晴雯却常常违背这些规矩,她不把宝玉当作高高在上的主子,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之相处。例如,在“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情节中,宝玉因金钏儿被逐、挨了宝钗的讥讽而闷闷不乐,晴雯上来换衣时失手跌折了扇股,宝玉借此出气责骂她。晴雯毫不示弱,与宝玉顶嘴,甚至将宝玉的扇子撕得粉碎。这一行为在封建礼教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但晴雯却毫不畏惧,她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不满和反抗。
晴雯心地纯洁善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她对那些偷奸耍滑、阿谀奉承的人极为厌恶,并敢于公开指责。在“俏平儿情掩虾须镯”的情节中,晴雯一听到坠儿偷了虾须镯,立刻气得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尽管宝玉劝了又劝,晴雯到底没能忍住,没过多久就将坠儿叫到身旁,冷不防欠身一把将她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她手上乱戳,口内还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晴雯的这种疾恶如仇的性格,使她在丫鬟群体中显得格格不入,但也正是这种性格,让她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晴雯出身低贱,但她内心却渴望着自由和平等。她不愿意一辈子做丫鬟,受主子的摆布。她曾对宝玉说:“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大不服。”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她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身份和美貌而被无端诬陷,渴望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
袭人是贾宝玉身边的另一个重要丫鬟,她性格温柔和顺,恪守封建礼教,一心想要成为宝玉的姨娘。与晴雯的叛逆性格不同,袭人善于迎合主子的心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原则。例如,袭人为了得到王夫人的认可,主动向王夫人进谏,建议让宝玉搬出大观园,以避免与姐妹们过多接触。这种行为在晴雯看来是不可取的,晴雯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去讨好主子。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位女主角,她们虽然性格不同,但都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林黛玉敏感多疑,情感细腻,但她的反抗精神更多地体现在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上;薛宝钗则端庄贤淑,恪守封建妇德,是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与她们相比,晴雯的叛逆性格更加直接和强烈,她不拘泥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晴雯与贾宝玉之间的情感超越了主仆关系,更像是一种知己和朋友的情感。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追求,都喜欢自由、平等和真诚。宝玉尊重晴雯的个性和想法,从不把她当作丫鬟看待;晴雯也理解宝玉的叛逆和无奈,在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给予他支持和鼓励。例如,在宝玉生病期间,晴雯不顾自己身体虚弱,日夜守在宝玉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情感,使他们的关系更加深厚。
晴雯与贾宝玉之间的特殊情感,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宝玉来说,晴雯是他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她的叛逆性格和真诚情感,让宝玉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自由的可贵。在与晴雯的相处中,宝玉更加坚定了自己反抗封建礼教的决心。对于晴雯来说,宝玉是她的精神寄托和依靠。她对宝玉的感情,不仅仅是对主子的忠诚,更是一种对平等和自由的向往。通过与宝玉的交往,晴雯的叛逆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和升华,使她成为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思想内涵的人物形象。
晴雯的悲剧命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在封建社会中,奴婢阶层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任何权利可言。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子手中,主子可以随意打骂、买卖甚至处死他们。晴雯虽然美丽聪明、心灵手巧,但她终究只是一个丫鬟,无法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此外,晴雯的叛逆性格也使她成为了封建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她的反抗行为触犯了封建礼教的尊严,引起了王夫人等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恐惧,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晴雯的悲剧命运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奴婢阶层的悲惨处境,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她的死让人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无情,也让人们认识到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腐朽。在封建社会中,像晴雯这样的奴婢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苦难和压迫,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晴雯的悲剧命运唤起了人们对封建社会奴婢阶层的同情和关注,促使人们反思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选自史传统书稿:《红楼梦》细读——100个话题深度解读。本书稿寻找合作出版商)
作者介绍:史传统,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杂志签约作家,著有《鹤的鸣叫:论周瑟瑟的诗歌》《再评唐诗三百首》《三十部文学名著最新解读》《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九州风物吟》《心湖涟语》等专著。作品散见《河南文学》《诗人》《岳阳文学》《燕州文学》以及人民网等各大网络媒体,先后发表文艺评论、诗歌、散文作品2000多篇(首),累计50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