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请人民喝一杯
——英魂昭日月 薪火永相传 缅怀中国第12个烈士纪念日
作者:丁元国•乐泉(山东临沂)
把红船摆上客厅,
满堂红彩闪着金星。
他是人民信仰的摇篮,
他是正义的象征。
因为红船装满了初心,
他是中华未来的前程。
他只要他的精神还在,
华夏就会一片幸福光明。
是老百姓送子弟参军,
壮烈在火线成就了今天的繁荣。
是老百姓送子弟参军,
组建了一支铁军让全世界的帝国胆战心惊。
是老百姓战天斗地,饿肌肤交公粮,自己却三尺三五大两,养育了党政军工农商学兵。
我们该为人民端杯,
敬他们仍然守护着今天的太平。
要请人民喝杯
把地球当餐桌搬进餐厅,
打开银河的水,
冲掉西方吹来的灰尘泥泞。
扯一块蓝天铺在桌面上,
移来火焰山,
拿东海炒上六盘小菜,
口味要有重有轻。
端来六盘山盛上佳肴,
衔来五岳和蒙山一起作板凳,
拿西湖泡上日照龙井。
端来南四湖,
与长白山双湖作酒盅。
渲满银麦啤酒,
备上莒南县的千层大锅饼。
就着兰陵大蒜,
啃着红嫂煎饼卷大葱,
请沂蒙歌手苗雨唱一首
《家住临沂》思乡情,
不忘根本养育恩,
不忘烟火5000年,
不忘琅琊六朝情。
邀军乐队来一首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民心向往战无不胜。
合唱团来首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毛泽东思想就是创造奇迹,引领前进的神灵。
青年团来一首《团结就是力量》,
五十六个民族拧成一股绳。
用初心打造心境,
为他精神就会蔚然成风。
观天下风云唯独中国太平!
是人民养育的子女,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为今天全民幸福壮烈牺牲成为英雄。
邀工农商科学兵共举杯,
为人民失去的亲人而崇敬而心疼。
举起杯共敬老百姓!
为唤醒为民的初心升腾,
干!gān
干干——干gàn

【李思義赏析】
读散文诗:<请人民喝杯>感怀兼赞作者丁元国先生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读罢丁元国先生的散文诗《请人民喝杯》,如饮醇酒,久而弥香;似沐春风,荡气回肠。这首庆"七一"的诗作,以红船起兴,以人民为尊,将历史与现实、苦难与辉煌、感恩与礼赞熔铸一炉,展现出一位沂蒙诗人对党和人民的赤子情怀,更彰显出一位根植于红色沃土的艺术家对初心的坚守与传承。
诗作开篇即以"把红船摆上客厅"的奇特意象,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瞬间拉入当代生活场景。"满堂红彩闪着金星"的描绘,既是对党的象征的礼赞,也是对当下幸福生活的写照。诗人以"红船装满了初心"的深刻领悟,揭示了"华夏就会一片幸福光明"的历史逻辑,将党的精神源头与民族未来紧密相连。这种对"红船精神"的当代诠释,展现了诗人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刻理解。
尤为感人至深的是诗中对人民贡献的浓墨重彩。"是老百姓送子弟参军"的反复咏叹,道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真理;"自己却三尺三五大两"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人民在革命年代的巨大牺牲;"养育了党政军工农商学兵"的排比句式,彰显了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诗人以"我们该为人民端杯"的直白表达,道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认知,将感恩人民的情感推向高潮。
丁元国先生艺术构思之精妙令人叹服。他"把地球当餐桌搬进餐厅"的奇思妙想,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感恩盛宴;"扯一块蓝天铺在桌面上"的浪漫想象,展现了艺术家突破常规的创造力;"拿东海炒上六盘小菜""用南四湖与长白山双湖作酒盅"的夸张比喻,将沂蒙山区的风物人情与对人民的礼赞完美融合。特别是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经典融入诗行,使艺术形式与思想内涵相得益彰,体现了诗人将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国家、艺术与政治融会贯通的高超技艺。
作为一位沂蒙诗人兼书画根雕艺术家,丁元国先生的创作深深植根于这片红色沃土。他的诗作中流淌着沂蒙精神的血脉——"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他的艺术创作中体现着沂蒙儿女的品格——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扎根乡土而胸怀天下。从他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书画线条的力度与根雕艺术的质朴,那种对材料的深刻理解与对形态的精准把握,转化为诗歌语言的凝练与意象的生动。
诗作结尾处"干!干-干-—干gàn"的反复呼号,从"干杯"的"干"升华为"干事"的"干",完成了从感恩到行动的升华。这种语言上的匠心独运,既保留了民间酒桌上的豪迈,又赋予其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展现了诗人对语言的精准驾驭和对主题的深刻把握。
丁元国先生以诗人的敏锐、艺术家的激情、共产党员的忠诚,创作出《请人民喝杯》这样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它不仅是献给党的生日的深情赞歌,更是对"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的艺术回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时刻,这样的作品如同一杯清茶,清香淡雅却回味悠长;如同一樽美酒,醇厚浓烈却初心不改;更如同一尊根雕,扎根人民却仰望星空。
读丁元国先生的诗,我们不仅读到了对人民的深情,更读到了一位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不仅感受到了诗歌的美,更领悟到了初心的力量。这或许就是一位扎根沂蒙大地的艺术家,用笔墨与文字为我们烹制的精神盛宴——请人民喝杯,敬伟大的党,敬英雄的人民,敬我们共同的未来!


附艺术家丁元国先生书法作品:











【艺术家丁元国简介】
生日月余三,慈父驾鹤仙。
贤母撑九口,忍病强承担。
三更伴母咳,童年帮烧饭。
学龄五年级,煎饼十岁摊。
十三堕初中,医书灯下翻。
少年始习医,针扎自体练。
医治村邻病,护母身心健。
少年背药箱,弱寇穿军装。
服务老红军,一生最荣光。
转业到机关,心高身亚殃。
输液身眼残,白衣若犵狼*。
胆心综合征,心为胆挡枪。
误诊层峦叠,励志报恩娘。
修心艺为静,诗书画印赏。
大义情怀深,文章家国想。
身至博士位,客座教授装。
情怀至关键,观远步高翔。
刻字述过往,永跪爹与娘。
善念为魂,使命担当,修生共进,沉静观远。
书法是国学的母文化,国民共享,力倡孝为重,善为魂,社会为责,字法(造字六法)为纲,纲举目张为准绳;志推国养医,全民合作免费医疗为使命而研践,是多领域代表人物。
一、艺术与文化成就
1,书法领域
国家一级书法师,CCTV艺术名家栏目客座教授,山东省与临沂市书协会员。以笔写自诗。
2、首创里程碑理论:
2013《写字书法合为贵》中提出"写字如同走路对话,书法好比唱歌跳舞"的划时代简明论断,终结了书法概念长期混战。
3、提出各书体善念为魂社会为责。书法写的是字法,以字法为纲,方纲举目张约束诸法,完善章法的创新尺度。
4、首创地方版头像兰亭序广为流传。
5,根雕艺术
原中国文联根雕艺委会委员,学术评委。
巨型根雕〈归根〉与惠玉昆闵宜合作的“归根”诗篇,共同捐献给华东革命烈士陵园50周年庆专室陈列。
6、文学创作:
中国CCTV央视新闻官网荣誉博士
诺贝尔文学研究院中国分院副主席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协会员。
〈七字经家道〉与〈请人民喝杯〉,获茅盾文学杯全国大赛冠军。
《七字经·家道》填补家道文化空白。并荣获"金龙贺岁"大赛金奖。多项诗文书法获金奖大奖。
获王祥文化论坛会孝行楷模称号。
在全国首次提出文化是民族最高战略(武器)。
多篇散文诗被都市头条推为红榜热点新闻
二、社会贡献
人民网强国社区,两会论坛2013年全国十大网友候选人,并授予"百步穿杨5678"称号
1,2008年在《强国社区,两会论坛,给总理支招栏目》中发表了《看病贵看病难现状的根治措施》。与〈城镇无劳动能力待业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
2,从此全国废除参保住院首付押金制度。
乡合医疗报销比例从10%提高到了三级60,70,90%以上的大跨越。
同期,国家推行买工龄养老。
3,提出国养医生,杜绝过度惊心医疗,全民合作免费医疗,健康扶助病弱的国策国德,以避看病贵看病难自行了断的频发。医食关乎存亡,是国安与军队的重要职责。
有时自己也纠结,是出生环境和原国这名字的缘故?感觉国家就是自己的,爱国爱民成为爱好使命一样?也或父辈们基因所然?老爷满门忠勇,血脉相连,因而乐此不疲?
*犵狼(ge狼)比一般更凶残。






【朗诵者简介】凤凰于飞蒋凤东:临沂市作家协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临沂市王羲之研究会诗歌朗诵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临沂诗词学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资深朗诵者。喜欢用声音传播世间万物之美。


【诗评简介】李思義(微信昵称:夕阳余晖),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临沂兰陵,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经历曲折,命运多舛。但对人生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乐观处世。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时有作品文字见诸于报刊及网媒平台。不求闻达,只为乐趣。现为临沂市诗词学会会员、兰陵县诗词学会会员、兰山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观:真情催生诗歌,诗歌源自生活,生活带来灵感,灵感激发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