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南京(组诗)
文丨段海波
我的南京(一)
作为老乡
我对秦始皇和南京
金陵更有一种亲切感
联想到十三朝古都长安
牵手六朝南京
让中华文脉
从来不因匈奴的入侵中断
看着李白发黄的诗卷
咸水鸭、黄桥烧饼和米线
还有红楼一梦的经典
思绪万千
凤凰台上凤凰游
秦淮河畔王谢门前徘徊
几多感慨和沉思
沉没在花间岁月
伴随白鹭晨飞
付诸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的南京(二)
我的武关同乡
背着行囊去越城
四十年一把铁勺闹革命
蓝田夹馍和西北牛羊肉泡
商芝肉、惠记锅贴
还有五花八门的陕西面
从一到十百千乃至万
丹凤厨工四十年拼搏
稳居金陵古城
开放包容的南京人
笑说朱元璋让去西北的乡亲
后人又回来了
到华为中兴练摊
秦淮河畔大显身手
有的去上海乃至国外寻宝
李锋到北京
党和国家领导把奖章佩戴
赢得苏陕党政代表团和群众齐称赞
我的南京(三)
中华门、钓鱼台和长安街
像一根红线
把南京、北京和西安串联
一年年一次次
闻着槐花、桂花和茶花芳香
看燕子飞来和大雁南归
遥想当年刘邦的豪迈
还有陶潜梦中的桃花源
摸摸石头城的鬼脸
远望长江大桥飞渡
千帆如织
打一个电话
和邻家务工小伙聊聊家常
从河西到新街口
无数的陕西面门店
智能工厂AI车间
还有供应链配送
优化不同业态
说得最亲切的一句话
是创业十回家过年
我的南京(四)
苏陕一家亲
南京的飞机到了商洛
软件谷的成果成了商山陀螺
亚欧非的小伙是常客
秦岭南北的风
把千百种草药吹醒
南京中医妙手回春治沉疴
一次次来南京总有新收获
产业实现迭代转型
农科教携手共进
让长江龙腾四海凤翔九天
一代代携手共进
迎来晨曦送走黄昏
敢想敢创敢为人先的江苏
协同三秦大地阔步向前走
高原更显雄浑
秦巴更为俊美
生态智慧活力四射
长安更是中国的盛世美颜
我的南京就是这样神奇的河
我的南京(五)
站在长江边
当年渡江旧址前感慨万千
大桥红旗下千帆竞发
百万雄狮过大江历史回响
让南京有了蓬勃生机
从紫金山到雨花台
摩天高楼地铁机器人
银发童幼的笑脸
西部面馆老乡鸡无接触收费
医保低保刷卡笑哈哈
老外翘起大母指头
翻阅历史档案
新旧社会两重天
阅兵式大国重器闪亮登场
也有南京力量
低空经济早布局
十二区一千五百平方公里
无人机陆地运输无缝衔接
创新创造勇立潮头
我的南京充满无限活力
我的南京(六)
天下雨了
我在江宁河边徘徊
想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英国侵略者的烧杀抢掠
江苏人民的殊死搏斗
林则徐等师夷制夷
看着江南制造遗物
还有江苏出版的《宁声》
在梅园新村重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总统府和下关码头
回想日寇的凶残
还有蒋介石等反革命劣迹
在血与火的淬炼中
新四军挺进江南
千里长江的淮海战役
百万雄狮过大江的历史必然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
苏南的改革开放
近来复兴图强的盛世春天
我的南京(七)
在新冠防疫的日子里
南京雨花的战友们
在薛伟书记的直接带领下
和我们风里雨里在一起
忘不了患难与共时
24小时的大门口坚守
一包包口罩
还有金山小区的盒饭
新雨丹中药产业园
棣花夏雨双孢菇
蟒岭深处依托优势自然资源
建菌种车间恒温库
带动万人致富
峦庄转型国字号天麻小镇
投资数亿元
建成丹凤中学新校园
东西携手发展信息产业
商山脚下丹江河畔
商州丹凤有了无人机车间
从无到有实现齐步走
让我们一起幸福走向明天
【作者简介】:
段海波,商洛丹凤人,驻村干部, 热爱文学创作,驻村十余年间,撰写3000余《老段驻村日记》,受到读者喜爱。写作文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讲话学习与收获系列文章》荣获2016年陕西新闻一等奖,并制作成书法长卷在西安商洛南京等地机关、学校交流。2021年,日记《寂静的小山村》被翻译成英文,由青年画家孙晓东绘制成连环国画,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