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坛中藏春
作者:高金秀

晨露还凝在姐姐家院角的篱笆上时,我已提着竹篮准备返程。竹篮里,几株古浪包包菜挤得紧实,外层的菜叶绿得发亮,像披了件翠色的外衣;一捆青菜沾着细碎的泥土,叶尖还带着清晨的微凉;还有三根胡萝卜,橙红的身子滚圆饱满,是姐姐特意从菜园里刚拔出来的——这些带着土地温度的菜蔬,是古浪最质朴的名片,也是姐姐沉甸甸的心意。
回到家,我便忙着处理食材。先把菜蔬放进搪瓷盆里,倒上清水,水珠顺着包包菜层层叠叠的褶皱往下淌,在盆底聚成小小的水洼,映着厨房的白炽灯,亮晶晶的。我指尖顺着菜叶的纹理细细摩挲,洗去藏在褶皱里的泥土,偶尔触到菜叶上细密的绒毛,痒痒的,像触到了田野里的风。青菜要择去老叶,只留嫩得能掐出水的菜心,清水淘洗两遍,沥干时,叶片还在滴水,水珠挂在叶尖,像一串碎钻。胡萝卜去皮时最是喜人,削皮刀划过,橙红的果肉露出来,清甜的气息伴着淡淡的土腥味漫出来,混着水洗后的清爽,在不大的厨房里渐渐散开。

准备调料时,玻璃罐里的干花椒先被我抓了一把,放在手心揉搓,细碎的麻香立刻钻鼻孔;生姜切成薄片,辛辣的气息冲得人鼻尖发痒;泡椒是去年泡的,捞出来时还带着坛里的酸水,咬一口脆生生的,鲜辣在舌尖散开。我按照老法子调配盐水,盐要多放些才够味,糖是中和酸味的关键,味精提鲜只需少许。调料在凉白开里慢慢融化,筷子搅动时,水面泛起细密的涟漪,花椒、姜片、泡椒浮在上面,像一幅细碎的画。
腌菜的坛子是母亲传下来的粗陶坛,周身带着细密的冰裂纹,洗干净后晾干,坛壁还留着阳光的温度。我先往坛底铺一层调料,再码上一层包包菜,用筷子轻轻压实,看着菜叶在压力下慢慢舒展,接着是青菜和胡萝卜块,一层菜一层调料,码得满满当当。最后把调好的盐水缓缓倒进去,直到没过所有菜蔬,盐水漫过菜叶时,发出“咕嘟咕嘟”的轻响,像在和食材说着悄悄话。

封坛前,我又往坛沿倒了清水,盖好盖子时,水纹在坛沿轻轻晃动。阳光透过厨房的窗棂斜照进来,落在坛口,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落在我沾着盐水的手上,暖融融的。我望着这坛泡菜,忽然觉得坛里藏的不只是菜蔬,还有古浪田野里的阳光与雨露,姐姐在菜园里劳作的身影,以及此刻厨房里,我亲手打理生活的细碎暖意。
往后的日子里,我总会时常去看看这坛泡菜。坛沿的水要记得添,免得空气进去坏了味道。偶尔揭开盖子瞥一眼,菜蔬在坛里慢慢变了颜色,包包菜成了浅黄,胡萝卜染上了泡椒的红,盐水清澈透亮,飘着花椒和姜片。待过上十天半月,开坛的那一刻定是最动人的——酸香混着麻香、辣香涌出来,夹一筷子泡菜,包包菜脆爽,胡萝卜酸甜,青菜鲜嫩,配白粥、拌面条,都是顶好的。
这坛泡菜,盛着一方水土的馈赠,藏着亲人的牵挂,也酿着寻常日子里,那份不急不躁的温柔。在烟火气里亲手劳作,把时光与心意封进坛中,待它慢慢发酵,最后酿成舌尖的鲜,心底的暖。

【作者简介】高金秀,女,大专,小学一教师,爱好广泛,书法,书画,跳舞,唱歌,写作,发表论文三四十篇一等奖,在教学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书法,书画,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中去。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