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次徒步泗河
文/徐化芳
走近尧王,深研历史古迹,传承优秀文化。是我们第十五次徒步泗河的主题。
尧王(即唐尧)是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以推行禅让制、制定历法、促进农耕和统一华夏诸族而著称。他的历史地位体现在:禅让制的开创者;农耕与历法的推动者;水患治理的先驱;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奠基者。因此,被后世视为“最理想的君主”。
9月13日,徒步泗河寻找古文化踪迹的30多名志愿者在张传庭、刘昌国的带领下,一大早从济宁出发到泗水县高峪镇亮庄村,镇文化站宋站长、村支部赵书记带领我们沿着泥泞小路,迈着沉重的步伐穿过杨树林到了尧王墓前。尧王墓虽已被村民在六十年代因建大队部取走三分之二的土,仍有七米八高,占地面积近十亩,当地村民祖祖辈辈传下来一句话:“尧王坟八百八,无影山前是真家”,已被市县两级政府确定为历史遗址保护单位。
志愿者列队敬仰,为祖先烧纸上香,几位上古文化学者介绍了尧王的祖系和历史功绩,令大家肃然起敬。市、县、镇领导表态,要认真开发和保护尧王墓的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徒步团队又到了尧王墓东北处的无影山考察。大家认为,无影山南陡北缓,应是尧王宝座的靠背。
中午虽己近十二点,大家又很有兴致的参观了泗滨公园。泗滨公园的泗水盛鼎以及每一个雕塑、每一块石刻,都记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从三皇五帝,到中古近古,延续到帝制末年清朝。它不像一个游览公园,而是一个露天的古文化博物馆。
下午,大家又沿泗河堤岸,绕济河大桥,步行十余公里来到曲泗村北部,泗河由东向西忽转向东南方向60度拐角处,观看了被当地人们称为“铜墙铁壁红石崖”的奇观景点,体味了大自然的万年风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中一定要去研究文化,方得初衷。我们第十五次徒步泗河,感受颇深,思索颇深,责任感悠然而生。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中华儿女身份认同的历史凭证,也是中国人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传统文化永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