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雄师耀华夏 壮志凌云震九州
作者:卢长生
当晨曦如金辉般冲破天际,将天安门广场的华表与红旗染得愈发庄严夺目,我屏息端坐于电视机前,目光牢牢锁定屏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在万众瞩目中拉开恢弘序幕。这一刻,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磅礴在眼前交织,胸中激荡的热血似奔涌的江河,每一次心跳都与阅兵的鼓点同频共振,激荡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天际之上,轰鸣声如惊雷滚过,26架直-19武装直升机似利剑出鞘,划破澄澈长空。它们以毫厘不差的精准,在蓝天画布上勾勒出硕大的“80”字样,银灰色机身反射着朝阳金光,如无数钢铁雄鹰振翅翱翔,翼尖划破空气的锐响,似在向历史致敬,更在向世界宣告中国空天力量的无坚不摧。我凝视着这壮阔画面,呼吸不自觉凝滞,只觉一股豪情从心底喷薄而出,化作眼底滚烫的光——这,是守护山河的空中长城,是令国人振奋、令世界瞩目的铁血锋芒!
徒步方队踏着惊雷般的步伐迈向检阅台,每一步落地都似千军万马踏过大地,震得空气微微震颤,更震得人心潮澎湃。战士们身姿如青松般挺拔,墨绿色军装在阳光下泛着肃穆光泽,每一颗铜纽扣都闪耀着忠诚的光芒;他们的眼神如寒星般坚毅,眉宇间镌刻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决绝。从抗战老兵的沧桑坚毅,到年轻官兵的朝气蓬勃,一代代军人的精神在此刻薪火相传,那股气吞山河的气势,似要将八十年的风雨征程、无数先烈的热血忠魂,都熔铸在这铿锵步伐里。我忍不住握紧拳头,跟着那整齐的节奏轻轻颔首,胸中的自豪感如潮水般汹涌——这,是撑起家国的钢铁脊梁,是永不弯折的民族风骨!
当“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缓缓驶入视野,整个世界仿佛在此刻静止。那庞大身躯如蛰伏的巨龙,银灰色外壳泛着冷冽而威严的光泽,每一道线条都透着无可匹敌的力量,车轮碾过地面的沉稳声响,似在诉说着中国国防的坚实底气。解说员激昂的声音穿透屏幕:“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短短十二字,如重锤敲在心上,让我瞬间读懂这国之重器背后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挺直腰杆的硬核支撑,是亿万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固屏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屏幕内外掌声雷动,我眼中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那是自豪的泪,是感动的泪,更是为祖国从积贫积弱到强大自立而骄傲的泪!
回望八十年前,中华大地曾在战火中呻吟,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生命换来了民族独立的曙光。而今,眼前这铁血洪流与历史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列阵”,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守护和平”,中国早已挣脱屈辱的枷锁,以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这场阅兵,没有激昂的口号,却以最硬核的实力诉说着中国的底气;没有刻意的渲染,却以最庄严的姿态传递着民族的自信,每一个画面都彰显着“中国力量”的磅礴,每一个瞬间都激荡着“民族复兴”的豪情。
当最后一架战机掠过天安门,当最后一个方队走过长安街,当全场高唱国歌的声音响彻云霄,我深深懂得:这不仅是一场致敬历史的盛典,更是一场凝聚力量的动员。身为中国人,我为祖国的强大而热血沸腾,更为自己肩负的使命而倍感坚定。
往后岁月里,这震撼人心的画面将永远镌刻在我心底,化作前行的力量。我愿以先烈为灯,承抗战精神之魂,以赤子之心护家国安宁,以奋斗之姿赴时代之约,与亿万同胞一道,助力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昂首阔步,让东方巨龙的荣光,永远闪耀于世界之巅!
【编辑、作者简介】卢长生,中共党员,军人出身。大学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法律系,副团长转业到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系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员,华夏文化传播网专栏作家,诵读中国知名作家、炎黄文学社作家、多家报刊杂志记者、影视制作编导,发行70多万字的个人专著《犁砚留香》和180千字的《中华诗文选粹》一书,并任副主编。辽宁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铁岭市写作学会副会长、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广播电视台《旅游频道》纪实摄影师、炎黄文学社摄影家、铁岭市摄影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协会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曾五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