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明生
读罢平阴县作协主席展恩华先生笔下的《我们身边的好人》一文,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即兴写下这篇随笔。
文中主人公是从教育岗位光荣退休的老干部亓树桐先生。十五年前,他心系故土、退而不休,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模范姿态冲锋在前,主动为村两委“参政、议事”,贡献智慧与力量。
亓先生既是村两委信赖的“高参”,也是面向党员干部与村民的义务宣讲员;既是农业发展与产业振兴的有力助推者,更是创建全国文明村的功臣。
文中“阿基米德定律”这一语境,出自付庄村村支书亓明轩之口,而亓树桐先生,正是这一理念的“发明者”与践行者。
在新农村发展与全国文明村创建进程中,亓先生频出“金点子”,勤做扎实事,成功破解了诸多棘手难题,用行动当好村两委的“智囊团”。
他的“高参”理念清晰明确:“村情洞若观火,政策烂熟于心,建言准确无误”。在他协助下,村两委制定了“141”工作方案——一个中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四项工作(文化兴村,产业富民;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改善“脏乱差”环境;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益)、一个目标(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仅用三年时间,他便协助村两委完成旧村搬迁,推动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旧村蝶变为新社区,村民变身合作社股东,村集体收入逐年增长,村民也实现连年分红。
凭借突出贡献,亓树桐先生斩获多项市、县级荣誉,先后获评县“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入选市“济南好人榜”,荣获市“退休老干部志愿者泉城之星”称号。
这,便是我对“阿基米德定律”的解读。若说展恩华主席笔下的《我们身边的好人》是一曲深情赞歌,那我写下的这些文字,便算作它的一段副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