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青石关一日游
文/刘德庆
青石关,望鲁山,王母池,天星湖,这一连串的仿佛只有到了仙境才有的名字映入视野,是不是会立刻引起你的无限美好遐想,反正我是沉醉了,然后毫不犹豫报了名。
打开百度地图,输入以上名单,卫星地图瞬间把我们带到了淄博博山境内。博山在淄博正南方向,距淄博张店区有一百华里,这里到处都是连绵起伏小山丘,山东省天气预报经常念叨的鲁中山区核心所在。
博山,对于我并不陌生。在群山环抱中有一个著名的万杰集团,万杰医院的伽马刀技术享誉全国,在2000年底,万杰集团又斥资几千万元,修建了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十五年一贯的私立学校――万杰朝阳学校。当年,我曾应学校一位李姓老师邀请参加试讲,只是后来因为去了无锡光华而与万杰朝阳失之交臂。学校选择的位置是一座荒山丘陵之上,当年,山上山下热火朝天的建筑工人在机器轰鸣、山石乱窜、尘土飞扬的环境中奋战的场面,现在想起,历历在目。这次又要故地重游了,不知能不能再一次走进万杰朝阳学校,哪怕远远的瞭望一下。
9月14号凌晨5:30,一辆车牌号为鲁NJ0352的车辆载着德州诸多驴友出发了。沿京台――济潍――滨莱几条高速公路一路向东再向南,历时三个半小时,终于到达我们此行的出发地――青石关。
青石关是古齐长城重要关口,当年蜿蜒起伏的长城已化作满地碎石,为了留下这段历史,后人模拟关口的样貌重新修葺了门洞和石垛。几千年虽然已经过去,但古战场的战马嘶鸣声,摇旗呐喊声似乎发生在昨天。据考古证据表明,那个凄美的孟姜女传说最初就源于春秋时期齐国劳工的苦难,故事中的“长城”就是眼前的这个齐长城。
战场已经看不到任何踪迹,青石关旧址上已经建成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山村。各种高高低低的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人们在此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享受着当下的和平盛世,走在奔小康的幸福路上。我们穿过山村先走过一段柏油山道,又走过一片崎岖的碎石土路,就向远处第一个山头进发了。
当下正是深秋季节,路旁的玉米秸已经从绿油油变成了白花花,成熟的玉米槌有的还恋恋不舍的依偎在玉米秸上,有的已经被主人掰下来,摆的满地都是;拔出土地的花生被山民均匀的晾晒在山坡上,大大的果实饱满而有光泽;黄豆秧还留恋着大地,不肯离开,正奔跑在成熟的路上。
开始上山了,开始就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着前进,这注定了又是一个艰难的旅程。一路上漫山遍野杂草丛生,茂密的都淹没了整个膝盖;荆棘密布其中,一不小心就会挡住你的视线,拉破你的皮肤;山坡上的松柏郁郁葱葱,松果就像绿色灰色草莓模样,正在成熟;悬崖边上一棵迎客松在山头傲然挺立,迎接着各地的爬山爱好者;酸枣树虽然不高,但已经密密麻麻的结满了果实,红红绿绿,随手摘几个放在嘴里,酸酸的;一种叫做商路的植物一直陪伴着我们的行程,它的果实一串一串的,像紫色的珍珠,一不小心,它的汁液就会沾染到你的衣服,给你的旅行留下了一点色彩;野花遍地都是,蛋黄的,粉红的,紫灰的,仿佛一把把小雨伞,又似乎是一个个小灯笼,它们点缀着这一座座荒山野岭;野蘑菇遍地都是,红红的,黄黄的,惹人注目。
尽管路途坎坷,但人们都不甘落后。这次团队中除了28名成人外,另外还有四名中小学生跟随其中,他们也始终没有被团队落在后面,有个小女生有时竟然跑在队伍的最前方,她不时的和跟在后面的妈妈呼应着,“我在前面哪,妈妈快走哇!”那童声稚气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
领队东哥是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的人,因为他除了要给人们找到一条能够通行的路线,还要披荆斩棘,把阻碍前行障碍物清理干净,他抡起登山杖用力的抽打着那些不识时务的树枝杂草和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为了找到可行的路线,他有时会折返几个地方。
其他随行者中,有的夫妻同行,有的老幼搭配,有的母女结伴,他们结成长长的队伍,穿行在深山老林中,花花绿绿的,黑的,白的,不同颜色的衣服,掩映在树林草丛中,在人迹罕至的群山中特别亮眼,他们就像跳动着的一个个音符,为大地谱写着优美的旋律。
当第一梯队走的快些了,看不见后边的身影了,有人就会不时的发出长长的呼唤声,接应着后边的人们。一声声“哎――”荡漾在整个山谷里。总之是不会让一个人掉队的。
终于登顶了。瞭望远方,群山连绵起伏,黑黝黝,雾蒙蒙,来时的小村庄像棋盘上的棋子悬挂在山的那边;俯瞰山脚下,滨莱高速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近处,硕大的石头一块块矗立在山顶之上,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像亲密的恋人相互依偎着诉说着心事,有的则像大大的金蟾跃跃欲试,有的似乎是天外来客欢迎着远方的朋友。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影,把时光定格在了公元2025年9月14日。
登高,人们心境开阔;登高,人们心旷神怡。怪不得古人留下了这么多优美诗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接下来,我们又翻过了大大小小的五个山头,来到了一处平缓的山顶上,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此时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肚子也叽里咕噜的开始抗议了。东哥一声招呼,开饭啦――人们便不约而同,席地而坐,头顶蓝天,背靠松树,开始大快朵颐了。哇,好宽敞的餐厅啊!
下山的路依然充满着未知,但阻挡不住人们前进的步伐。又是一个小时的崎岖和泥泞,不识趣的枯枝烂叶都被踩在脚下,尽管还有饥饿的山蚊子,在你眼前挥之不去。忽然有人说,看见阳光了,人们兴奋极了;忽然又有人说,看见山路了,人们又大声欢呼着。
的确,天星湖景区到了,波光粼粼的湖水尽收眼底,有人泛舟慢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远处王母池中清澈的泉水潺潺不息,飞流直下的瀑布挂在山间;望鲁山还在远方等待着我们。
返程之前,人们又享受了一次采摘的乐趣。博山猕猴桃,大名鼎鼎,人们哪能失去这次近在咫尺的机会呢?
返程的路快捷而又短暂,三个小时,恍惚间已经到了出发的地方。晚上九点,已经灯火阑珊了,整条大街就像中年人的头顶稀疏的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
我带好装备,健步乘车,往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2025.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