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善念雨
善念甘霖坠地成珠,每颗雨珠都映着张笑脸。染疾者触之即愈,健康者步履轻盈,连枯木都发出新芽。雨珠汇入药泉,泉底浮现玉碑,刻着:「善念为引,仁心为炉」。
沈清泓伸手接住雨珠。雨珠在他掌心化作琉璃药瓶,瓶中药丸自动飞向需要之人——有个孩童惊喜发现先天失明的眼睛能看见光了,有老者佝偻的腰背渐渐挺直。
沈墨棠新生的手臂金光流动。他轻抚雨后大地,地脉回应般震颤,无数埋藏的药种破土而出,在空中交织成「万药图鉴」。图鉴自动翻页,每种药材都标注着最佳用法。
少年笑着跃入药泉。泉水分开道路,露出底下水晶宫般的沈家秘库——里面没有金银,只有满墙发光的医案与病例。最大那面墙上刻着:「治愈一人,胜过千金」。
系红绳的医者们忽然心有所感。他们同时抬头望天,见雨云凝聚成巨幅经络图,图中穴位自动标注着对症药方。有个跛脚乞丐试着按图按压穴位,竟扔了拐杖奔跑起来!
北斗药镜发出悦耳清音。音波所及处,人们心中恶念消融,纷纷伸手帮助他人。皇族邪术残留的黑气被音波震碎,化作养料滋润药田。
新生儿爬向水晶宫最深处。小手推开尘封的石门,门内涌出温暖白光——竟是沈家初代先祖的医魂!魂光温柔包裹孩子:「好孩子,你带来了最好的药...」
魂光散作万千光点,融入所有医者心口。医者们顿时明悟:原来最高明的医术,是让患者学会自愈。
最深的地底,最后那张药方飘起。贴在灵州城头,守城老兵读后老泪纵横,突然放下长矛打开城门:「今日起,此城只医人不防人!」
雨停时,彩虹桥跨越南疆。桥上有身影挑着药担走来,竟是「已故」的采药人们!他们笑着抓把草药撒向人间:「俺们没死,一直在深山种药哩!」
《尘劫亲渊》
第二十二章·仁心鉴
彩虹桥上的采药人放下药担。担中草药自动飞向患者,有位妇人接过艾草贴腹,多年不孕之症竟当场治愈——她惊喜地发现腹中有了胎动。
沈父的药师袍拂过药泉。泉水凝成面巨大明镜,照出每个人心底最深的伤痛:有医者看见自己因疏忽致死的患者,有患者看见自己拖延病情的悔恨...但镜中随即浮现治法,许多人对着镜子自救自愈。
沈清泓的琉璃心灯飞入明镜。镜光顿时温柔,照出众生潜藏的善念:屠夫放下刀帮忙接生,贪官打开粮仓赈灾...这些善念化作金线,编织成覆盖天下的护佑网。
沈墨棠的悬壶令发出清鸣。天下沈氏医堂同时升起药旗,旗面绣着「仁心」二字。旗风所及,药材自动配对成方,甚至飞入百姓家灶台自煎。
少年从明镜中捧出团光。光中是被皇族邪术所害的所有魂魄,他们微笑着融入彩虹桥,桥身顿时坚固如金刚。先帝身影在桥头躬身:「多谢诸位,朕终于可以...」话音未落已化作北斗第七星。
系红绳的医者们走到明镜前。镜中映出他们前世的医者模样,有个小药童突然记起自己曾是华佗弟子,当下针法大进!
新生儿爬向明镜。镜面漾开涟漪,映出未来景象:瘟疫来袭时,人们互助煎药;战火起时,医者挡在伤兵前...最终画面定格在「悬壶济世」牌匾下欢声笑语的太平年景。
最深的地底升起玉碑。碑文闪着金芒:
「症名:乱世
君药:仁心
臣药:互助
佐使:永不放弃的善念」
碑文映在每个人眼中,天下忽然再无纷争。
《尘劫亲渊》
第二十三章·永世传
玉碑落地生根,长成参天巨树。树冠结满琉璃果,每颗果内都封存着绝世医方,果熟自落,恰被需要之人接住。
沈清泓的心灯悬于树顶。灯焰分出万缕金丝,系在每位医者腕间,从此医者共享医术心得。有位乡村郎中忽然妙手回春,原是得到了御医传承。
沈墨棠的悬壶令化作春风吹遍大地。枯骨生肉,盲者见光,连哑巴都唱起歌谣。有对仇家因同尝一味药而冰释前嫌,携手开起医馆。
少年笑着跃入树中。树干现出门户,门内是浩瀚医库:华佗的青囊书、仲景的伤寒论...所有失传医典皆在此间。门楣刻着:「但有一人求医,此门永不关闭」。
系红绳的医者们自发聚集。在树下开起「仁心医会」,各国医者皆可来学。有个番邦医师学到针灸后,跪地叩拜:「此生愿为沈氏门下犬马!」
新生儿爬树如履平地。摘下一颗琉璃果递给跛脚乞丐,果肉化作银针治好他的腿疾。乞丐痛哭流涕,从此背着药箱走遍深山救人为报。
最深的地底涌出灵泉。泉水甘甜,患者饮之立愈,健康者饮之延年。泉边自然长出碑文:
「此泉不枯
因善念不竭
此方不灭
因仁心不息」
百年后,有孩童在树下嬉戏。失手打碎琉璃果,内里飞出光点融入身体,从此无师自通医术。老人笑着说:「看呐,沈家医术自己找传人哩!」
树顶心灯永明,照见人间再无疾苦。有歌谣世代传唱:
「菩提树下雨潇潇
谁家孩童拾药苗
莫问医者何处来
但看仁心照碧霄」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