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文物从业人员陶瓷类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李京西莅临泰安白马禅寺,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黄振路历时两年泰山墨玉手刻《金刚经》作品进行了专业评估与鉴定,最终认定该作品达到了国家级文物标准。这一鉴定结果,不仅为泰山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刚经局部图
黄振路,1958年出生于山东泰安,笔名墨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任泰安市东方古韵书法雕刻研究院院长。他深耕书法与雕刻领域多年,将二者完美融合,首创泰山玉书法雕刻,被誉为“中华泰山玉书法雕刻创始人”。其泰山玉手刻《四书》累计152000多字,一举荣获四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文化艺术领域声名远扬。此次经李京西等专家们对泰山墨玉手刻《金刚经》鉴定达到了国家级文物的标准,更是其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
李京西在文物鉴定领域造诣深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专业能力,多次参与各类重要的鉴定鉴宝活动。在对黄振路的泰山墨玉手刻《金刚经》进行鉴定时,李京西从材质、工艺、书法艺术、历史文化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与分析。他认为,该作品选用珍贵的泰山墨玉为材质,质地温润细腻,色泽典雅庄重,本身就具备极高的价值。雕刻工艺精湛绝伦,每一个笔画都流畅自然、刚劲有力,充分展现了黄振路深厚的书法功底和高超的雕刻技艺。书法艺术风格独特,兼具传统书法的韵味与创新精神,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艺术理解与表达,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从历史文化价值来看,《金刚经》作为佛教的重要经典,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而泰山墨玉又是泰山文化的重要象征,二者的结合使得这件作品成为了泰山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以及泰山地域文化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李京西专家正在鉴定金刚经
此次泰山墨玉手刻《金刚经》被专家们鉴定为达到国家级文物标准,是对黄振路多年来艺术创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泰山文化传承与创新成果的充分肯定。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众多文化爱好者、艺术界人士纷纷表示,这不仅是黄振路个人的荣誉,更是整个泰安乃至中国文化界的骄傲。它将进一步提升泰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泰山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收藏在白马禅寺的金刚经
未来,泰安白马禅寺将加强对这件国家级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工作,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一艺术瑰宝。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鼓励更多的艺术家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创作与传承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