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贸老宜兴(三)
陈宝明
专业市场
《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风俗”一节说宜兴:“近竹山者,治竹为器,山川诸村峏制箩筐。离市远者,木或烧炭,竹或制篾。挨茶山者采茶,近石山者煨石为灰。祝陵上干诸村或世石工,厔溪任氏世冶铁。土美者抟土,黄土作坯,烧成瓦甓。紫砂之泥,为茗壶华盆,或仿古或作杯皿,及几案间器玩。白泥为瓶缶。均山西北,汤渡造瓮罂,白荡造缸罂,凡诸黝饰之物其间。非常陶者,亦多掊土澄泥采石乳取土骨东湖之滨。莳蔬北湖,近芦州者多纬,芦苇高平之野。种棉者制棉布,种麻者制麻布。界湖州者凰川之民多澼纩蓄羊翦毛,顾工为耗。陈桥出莞履,癸径练浦之间澄稻杆为纸。”此外还有钟溪的芦帘子芦席,王母公桥的农具等。宜兴有山有水,所以田蚕茂盛物产丰富,工商业还发展出了许多专业村落。
旧时宜兴各业有供奉祭祀行业之祖的习俗,有的常年供,有的只在行业之祖生日时供,行业祖主要有:书法业王羲之、经商业赵公明、绘画业吴道子、雕塑业杨惠之、石灰业和合、剃头业吕洞宾、梳篦业陈七子、养蚕业嫘祖、书吏业萧何或曹参、本草业岐伯或黄帝、相面业徐子平、木作业鲁班、制鞋业孙膑、裁缝业轩辕、冶造业太上老君、屠宰业张飞、官妓业管仲、民妓业柳永、吹鼓业师旷、道情业张果老、梨园业唐明皇、说唱业周庄王、陶瓷业范蠡、烧窑业祝融、砌窑业昆吾、采矿业地媪、茶事业陆羽等等。
明清时期,宜兴与周边十三县的税收是白银335万两,而同期云南省是20万两,贵州省不足10万两,宜兴工商业繁华可见一斑。工商业繁华,必然会走向销售集约化,所以宜兴城镇各地出现了许多专业化市场,譬如张渚和湖㳇有山果市、竹木市,湖㳇还有茶叶市,丁山和蜀山有陶器市,东霞埠有石器市,篁里有冶器市,蒲墅有石灰市,杨巷和徐舍有稻米市,大浦有蔬菜市,周铁沙塘港、官村和丰义有鱼虾市,高塍有酒市,屺亭有牛市,周铁、新芳和新建有布市等。
另外,城乡各地还有交易牛羊和仔猪的专业市场,这些畜市称落。落并不天天开张,而是隔几天才营业一天,譬如官林和徐舍牛落是华历每月逢五逢十,丁山和高塍是逢三逢八,县城和杨巷是逢一逢六,周铁和张渚是逢二逢七。有些地方,还有祭行业神的庙宇,譬如丁蜀镇茅庵山南麓有祭祀陶业神范蠡的永宁庵,九月初九是其庙会,丁山窑场老板都要去祭拜,以求陶业长盛。官林镇中里村有猪郎庙,正月初一和七月初一是它的庙会,官林猪落的从业人员和附近养猪户都要前往烧香叩拜,以求六畜兴旺。
旧时宜兴最大的牛市是屺亭牛市,清代末年,随着航运客轮的开通,接近县城的屺亭反因交通便利而商业地位下降。和桥牛市从无到有,连年发展,终于成为辐射苏浙皖的全县最大牛市。和桥牛市始于民国初年,先有方、毛两家纳贴合办牛坊,后程酉大成了大老板。和桥牛市设落逢四逢九,每逢落集,不仅有四乡卖牛买牛农民来,远到金华、宁国、九江等地的客商也长途贩牛而来。旺季时,落集上牛群数量达到七八百头,成交量也达两百头左右,有水牛也有黄牛。
水牛是耕牛,一般十八岁以上淘汰作菜牛,黄牛则十五岁以上就可作菜牛。远途客商在路上碰到困难,只要送信来,牛行会派人去接应。客商来后,牛行负责照应牛群,客商可上街吃喝玩乐。有时有大批量购买菜牛的客商,资金不足,牛行会出面作保,作保当然要收取一定的作保费。但也交了朋友,有利于日后商业发展。解放战争期间,由于经济萧条,和桥牛市日益凋敝。解放初有所复苏,但随着拖拉机的应用和电灌站的建立,和桥牛市彻底歇业。
牙行是一种商业中介机构,而且具有专门行业性。宜兴商业发达,牙行自然也多,譬如湖㳇镇,解放前仅有行贴(营业许可证)的竹行就有三十多家,从业人员有一百四五十人之多。其他还有柴草行、椽板行、石灰行、蔬菜行,以及季节性的大栗行、茶叶行、山芋行等。民国时期,许多牙行不仅仅是说合生意以收点手续费,实际已经做起了收购批发生意,虽然他们的资金普遍不多。
湖㳇的山货牙行会在销售山货时收下客商带来的商品,譬如山东船商的花生红枣豆饼,苏北船商的烧酒咸肉麻虾酱,南通船商的布匹等,然后批发给本镇或附近商店。而收购山农山货时,不给全款,写个条子去指定商店购买一部分商品,事后还要向商店索取回扣。山货淡季时,更是压价囤积,以待旺季谋取暴利。牙行老板每天聚集在茶馆聊天,一方面是交流信息,一方面也商量相互联手操纵市场。解放后商业步入社会主义联营,牙行绝迹。
牛落上有牛头,即专门在牛落上为买卖双方说合的掮客。从事牛头工作的必须向牛行老板登记从业,并交纳3-5元钱(约价值二百斤稻谷)。牛头每说合成交一头牛,卖方要支付2元左右佣金。牛行开票,向买方收取2元左右行费。有时为了促成交易,牛头会替货款不足的买主作保,这当然要向买主收一点作保费的。和桥牛行最兴旺时,牛头就达近百人。
撮埠头有点像掮客和黄牛,他们做着牙行的事,却没有行贴,也没有固定场所,逃税不说,还没有信誉素质。湖㳇的撮埠头会赶到丁山蜀山甚至张泽桥水路河埠去迎接外地客商,表面上殷勤有加,客商一旦上钩,往往会被他们用暗提价、加黑码、换秤砣、换次品等卑劣手段坑害。山农和客商虽然对他们闻之生厌见之敬远,但他们额头无标签,还常充正规牙商,使人防不胜防。
金融货币
宜兴与全国一样,在商品交换史上,也是先有物物交换,再有币物交换。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金银一直是主要流通货币,形式多为金锭和银锭,单位为两。唐宋时期以后,小额流通主要使用铜钱。明代开始禁止民间私铸各类流通货币,官制铜钱称为制钱。清代末年,受西方货币形式影响,政府开始铸造铜元和银元。民国前期,主要流通币为银元,民国后期主要流通币为纸币。临解放前,由于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金融信用崩溃,宜兴民间以稻米作货币计算商品价值和支付劳力工资。
明清两代,宜兴市场流通主要为银锭元宝,制式有五十两、十两、五两和三两,碎银叫银滴子,清末民国时期,银两和银元并行。银元又称洋钱,十五世纪开铸于欧洲,明代即流入中国,光绪间中国开始自己铸造银元。所以银元有外洋、龙洋和大头洋等,大头洋指铸刻有袁世凯和孙中山头像的民国银元。辅币有银角子五角、两角和一角等。民国22年4月,政府宣布废止银两,正式规定银元为本位货币,定银元为银两七钱一分五厘。两年后又以钞票为法币,明文禁止银元流通。银元因是硬通货,流通信用一直较好,但大部分为帝国主义掠夺,市场存量极少,解放后由人民银行收兑。
光绪年间,为了弥补制钱不足,政府开始铸造铜元,民间也称铜板。铜板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与古代制钱不同,中间无孔。民国时政府失控军阀混战,各地争相铸造铜元,致使铜元质量大大下降。民国廿四年,政府规定三百铜元兑换一元法币。民国后期,因纸币繁多且泛滥,制钱和铜元在宜兴民间仍有较大的流通价值。解放后人民币稳定,制钱铜元彻底退出市场。
清代末年以来,西洋列强以银元套换银两。致使宜兴市场上外洋充斥,宜兴百姓称为五洋闹华。譬如有墨西哥的鹰洋,英国的站人洋,美国的贸易银元,以及西班牙银元和日本银元等。大部分外洋份量不足,坑害中国百姓,后来人们用于购买和支付时,需要贴水对方才能收下。如日本银元还在币面打上了记号,在日本国内是不准使用的。
纸币源于唐代“飞钱”,北宋“交子”是正式官办纸币。咸丰时,清政府户部以银两为单位发行户部官票,同时以制钱为单位发行大清宝钞,但官票和宝钞在宜兴市场极少。袁世凯当政时,为了支付军费镇压异己,大量发行纸币收罗硬通币。民国廿四年,政府又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和中国农民四家发行的钞票为法定货币,法币正式成为主要流通币。
日寇侵华时期,汪伪政府禁止使用法币,宜兴市场使用伪币中储券。票面有壹圆、伍圆、拾圆、壹百圆和伍百圆等,后又有壹万圆,伍万圆和十万圆等,致使物价暴涨。宜兴抗日民主政府为了稳定市场和维护民众利益,在活动区发行了华中券、江南币、江淮币和宜溧财经局金融券等抗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推行新法币,即只有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为合法流通币。宜兴市场流通关金券、金圆券等新纸币。新中国人民币为唯一流通币,纸币有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等。分币角币和一元币有纸币也有硬币。
宜兴古代没有银行只有钱庄,钱庄与银行功能差不多,也是主办存款、借贷和汇兑。民国时期因日寇侵华社会动荡等原因,宜兴钱庄如县城的信源、恒泰、鼎康、裕宜,和桥的荣和、永隆、永昌、兴业、诚益、长丰,丁山的源茂等,艰难经营日益萎缩,至解放前夕,已难觅踪影。钱庄内部的职务称谓有:1、经理,负全责。2、协理、襄理,协助经理。3、清帐,编制月结年结,决算盈亏,计算利息。4、汇划,考核存欠,记载账目,查核票据。5、钱行,负责市场拆银,银元买卖。6、跑街,承揽生意,信用调查。7、洋房,管理钞票出纳和洋钞票账目。8、银行,管理同业拆放往来。9、客堂,管理钱庄宾客接待和后勤。10、信房,钱庄文书管理。
宜兴的第一家银行是民国七年在县城开设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宜兴分理处”。其后“武进商业银行宜兴办事处”、“江苏省农民银行宜兴支行”、“宜兴县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宜兴农贷通讯处”、等相继在宜兴成立。解放后则有“中国人民银行宜兴支行”、“中国工商银行宜兴支行”,和“农村信用社宜兴联社”。改革开放后,增加了不少银行的宜兴支行或办事处,还成立了“江苏宜兴农村商业银行”。
一百圆法币:1937年可以买一头大水牛,1939年一头肉猪,1942年二斗大米,1946年一块肥皂,1947年一只煤球,1948年五分之一根火柴,1949年4月四分之一粒大米。至此商家彻底拒收,沦为儿童玩耍的“花纸”。从1937年到1949年,政府增发纸币1400多亿倍,物价上涨85000多亿倍。汪伪宜兴政府成立时,禁止使用法币,以1元中储券收兑两元法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以一元法币收兑200元中储券。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出版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在氿一方》、主编集《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