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真如鉴
那半面真如镜浮在银浆之上,镜面模糊如雾,却隐隐照出顾昀与霍骁交错的身影。霍骁伸手欲取,指尖距镜三寸忽被灼伤——镜中竟映出他前世模样:披甲执戟的将军,正将长剑刺入顾昀前世的心脏。
顾昀突然按住他流血的手指:“镜能照形,难照心。前世你为我挡箭而亡,这一剑是我求来的解脱。”镜面忽然清晰,显现出将军自刎后,顾昀抱着尸身跃下城楼的场景。
真如镜发出嗡鸣,镜框裂开细纹,渗出鲜红的血珠。
---
第二十二章 无字碑
二人携镜逃至北疆,在一处荒废古寺暂避。寺中有座无字碑,每当月升便会浮现血字。霍骁夜半被镜鸣惊醒,见顾昀立于碑前,掌心覆于碑上——那些血字竟是他笔迹:“双魂非孽,镜心非祸,唯惧照不见真心。”
忽然镜光暴涨,碑上显现更多字迹,竟是婉妃遗书:“吾儿,国师欲以尔等炼通天镜,窥天道改命数。唯毁镜心,方可破局。”
霍骁抚摸着碑文苦笑:“原来我们生来就是被铸成镜子的材料。”
---
第二十三章 铸镜池
根据遗书指引,他们找到雪山深处的铸镜池。池中不是水,而是流动的水银,池底沉着无数镜子的碎片。中央石台上刻着铭文:“以血启镜,以魂铸形,得见真如。”
霍骁刚要踏入,顾昀却拦住他:“你看池中倒影。”
水银映出的不是他们此刻模样,而是两个垂髫孩童——正是他们七岁时初见的场景。霍骁正将偷来的馒头塞给顾昀,而顾昀掰开馒头,将里面藏着的银镯还给他:“你娘留下的,别当了。”
---
第二十四章 镜中童
水银忽然翻涌,那两个小童的倒影竟走出池面,伸手拉住他们衣角。小霍骁仰头说:“快走,国师在镜池下了噬魂咒!”小顾昀却掏出一把锈钥匙:“娘亲说,真如镜的镜心能打开灵塔最底层的匣子……”
话音未落,水银突然化作巨手将两个小童拖回池底。霍骁纵身欲救,却被顾昀拽回:“是镜魅!专噬童年执念。”
真如镜突然飞至池上,照出池底万千童尸——皆是历代被炼镜者吞噬的“镜童”。
---
第二十五章 破镜咒
霍骁割掌将血洒入池中,念动婉妃遗书所载破镜咒。水银沸腾如煮,无数镜童的魂魄升腾而起,在空中结成金色咒链。真如镜发出凄鸣,镜面裂开一道细缝。
顾昀忽然将手探入镜缝,生生扯出一团白光——那光中包裹着个啼哭的婴儿虚影。霍骁心神剧震:“这是…我们的…”
“是镜心。”顾昀唇角溢血,“国师将我们初生的一魂炼成了镜心。”
---
第二十六章 灵塔匣
婴儿虚影指向雪山巅峰的灵塔。塔顶匣子打开刹那,飞出三百六十面铜镜,每面镜中都映着他们不同年纪的模样。最大那面镜显现婉妃身影:“孩子,镜心非祸,乃天道予你们的慈悲——双魂共生者,可窥见众生心镜。”
霍骁触碰镜面,忽然看见边疆百姓正遭屠戮,而领军者竟是长公主。顾昀则看见国师残魂附在太子遗体上,正潜入皇宫密室。
真如镜婴儿忽然开口:“镜已成舟,渡人渡己。”
---
第二十七章 心镜劫
为救边疆百姓,二人催动真如镜跨越千里。镜光笼罩战场时,所有士兵突然僵立——他们在镜中看见自己最恐惧的场景:屠夫看见幼子被戮,长公主看见皇位崩塌。
霍骁于万军中发现长公主心腹,那人正举刀砍向孩童。顾昀突然将真如镜对准自己:“师姐,你看这是何物?”
镜中映出长公主最隐秘的记忆:她幼时被国师强迫吞下镜蛊,从此成为镜奴。
---
第二十八章 镜蛊解
长公主在镜光中痛哭失声,从喉中呕出一只水晶蛊虫。霍骁斩碎蛊虫,虫尸却化作荧光融入真如镜。镜婴儿笑声清亮:“镜蛊原是真如镜的碎片,今日方得完整。”
边境风沙忽止,敌军纷纷跪地忏悔。长公主扯下华袍覆在孩童身上:“师弟,带我去看灵塔的匣子……那里有解镜蛊的完整记载。”
真如镜忽然裂开第二道缝,流出银色的血。
---
第二十九章 镜血踪
镜血滴落处,雪地生出银色的花。循花而行,竟至国师故居。屋中布满铜镜,每面镜都封存着一截指骨——正是婉妃的指骨。最大那面镜写着:“以母骨为引,可重塑镜心。”
霍骁砸碎所有镜取骨,最后一面镜却显现国师留言:“徒儿可知,婉妃乃自愿献骨?她说‘吾儿若成镜,愿为镜架’。”
顾昀忽然将指骨按入真如镜裂缝:“娘亲的意思,是让我们成为执镜人,而非镜中影。”
---
第三十章 执镜人
指骨融入镜的刹那,真如镜彻底完整。镜婴儿化作流光没入二人眉心。他们同时看见未来碎片:新帝登基、百姓朝拜一面巨镜——镜中映出每个人最真实的善恶。
霍骁轻笑:“原来天道要我们做的,是成为人间心镜。”
顾昀抚过镜面映出的万里山河:“镜不言语,照见即是慈悲。”
雪山忽然震动,灵塔最高处缓缓升起一面巨镜,镜光笼罩整个北疆。所有人在镜光中看见自己最初的梦想与最终的归宿。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