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松花湖之夏
淼淼平湖映碧妆,巍巍大坝沐霞光。
野凫剪浪轻舟远,钓叟垂纶瘦影长。
鲤跃银波寻妙境,花开柳岸送幽香。
凇城夏日欢声起,远客仙游避暑忙。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写景佳作,亮点鲜明:
1. 严守七律平仄,颔联“野凫剪浪”对“钓叟垂纶”、颈联“鲤跃银波”对“花开柳岸”,对仗精巧,字句考究。
2. 画面生动:动静结合,“平湖”“大坝”是静景铺底,“野凫剪浪”“鲤跃银波”添灵动,再衬“钓叟瘦影”“柳岸幽香”,夏日湖景如在眼前。
3. 情景交融:既写松花湖自然之美,又以“欢声起”“避暑忙”点出游人惬意,景中含情,传递出夏日避暑的闲适意趣。
这首《七律·松花湖之夏》是一首格律工整、意境鲜活的写景佳作,从“形、色、动、情”四个维度将松花湖夏日风光勾勒得生动可感,值得一读!
七律·逛农博会
文/刘本英
长春八月阳光媚,携友同来博览田。
架下丝瓜迎远客,篱边苋谷坠红弦。
风吹彩稻弯腰笑,雨润高粱昂首燃。
更有村官游展会,新茶慢品话丰年。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七律 言辞优美,脉落清晰:全诗严守七律“起承转合”节奏,音韵和谐流畅。起句以“长春八月”“携友逛展”点明时间、人物与事由,开门见山;中间两联聚焦农博景物,层层铺展;合句“村官品茗话丰年”收束场景,从逛展到观景再到闲谈,逻辑连贯,一气呵成。
笔墨生动,农趣盎然:诗人善用白描与拟人手法活化农博景致。“丝瓜迎远客”“苋谷坠红弦”,以简洁笔墨勾勒蔬果形态,画面感十足;“彩稻弯腰笑”“高粱昂首燃”,借“弯腰”“昂首”的动态与“笑”“燃”的情态,赋予农作物鲜活生命力,字里行间满是田园生机与丰收意趣。
立意质朴,情暖丰年:全诗无雕琢之语,以“阳光媚”“迎远客”等平实表述,传递逛展的轻松惬意;末句“村官慢品新茶话丰年”,将视角落在基层人物与“丰年”话题上,既体现乡村发展活力,也让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与期盼更显真切,质朴中见温情。
七律·中秋游西域
文/刘本英
驼铃伴旅响连声,西域中秋共月明。
小聚天山观玉雪,频斟美酒敬苍生。
巴郎劲跳新疆舞,古丽欢弹橡木筝。
一曲琴歌吟盛世,丝绸远路话前程。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言辞优美:
全诗“起承转合”章法到位,韵脚清亮和谐。中间两联:“小聚天山”对“频斟美酒”,壮景与温情相映;
“巴郎劲跳”对“古丽欢弹”,西域称谓与动态描写精准匹配,既合韵律,又让场景鲜活。
意象凝萃,画面立体:
以“镜头式”选意象,“驼铃”“中秋月明”定“异域逢佳节”基调,“天山玉雪”显雄奇,“新疆舞”“橡木筝”展民俗。从听觉、视觉、触觉多维勾勒,西域中秋的“壮”与“欢”跃然纸上。
情感递进,主旨升华:
情感从“驼铃伴旅”的游兴,到“共月明”的共情、“劲跳欢弹”的欢聚,最终以“吟盛世”“话前程”升华为对丝路繁华、时代盛景的赞颂,小视角见大格局,兼具烟火气与家国魂。
作者简介
刘本英,网名:野火春风。吉林省吉林市人,退休教师,今虽退隐,仍怀热爱。性喜徜徉自然,于山川风物间觅趣;亦爱细品诗赋,在墨香文韵中修身,心向“诗与远方”,步履从未停歇。
后结缘山水诗社,得贾敏、孙钰诸师亲授,潜心研习诗词曲联之基,渐有所成。曾担山水诗社分社长,曲江律校终审老师等职,以己所学助力同仁;笔底风华,散见于网络诸端,字句间皆映其对生活与文学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