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者,乃华夏文化之灵府,笔墨间藏宇宙之机,点画里蕴人生之禅。
篆籀如洪荒初开,甲骨刻乾坤万象,金文载钟鼎气象,其形若云霞舒卷,若龟纹布列,存上古浑朴之态,是文字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之证。小篆承大篆而简,匀整如星辰列序,流转似溪泉行谷,于规矩中见圆融,恰如人生于约束里寻自在,于方正间得圆通。
隶变若惊雷破阵,横画如舟楫凌波,“蚕头雁尾”含俯仰之姿,“一波三折”藏起伏之理。汉隶庄重,若君子端方,虽宽扁却筋骨内蕴;其由秦篆蜕化,如人生破执求新,于旧貌中开新境,在传承里觅生机。
草书本为急就,章草尚存隶意,字字独立如君子守节;今草渐趋流走,若行云出岫,笔断而意连;狂草更如奔雷掣电,怀素狂僧书,张旭醉素笔,皆以心驭墨,破形骸之拘,达性灵之放。此正如人生:初循矩,中适意,终忘形,由“有法”入“无法”,方得大自在。
行书介乎楷草之间,“行”者,如人生彳亍,从容不迫。楷法严则近正,草法纵则近逸,行楷如贤达持重,行草若才子风流,能于方正与奔逸间取中道,是谓“允执厥中”,乃处世之至境。
楷书端正如鼎,欧体险劲,颜体雄浑,柳体清健,皆为后世模楷。其由隶来,成现代手写之范,如人生历经淬炼,终成可堪效法之姿,立世而不倚,居正而不阿。
笔墨千年,书体嬗变,实乃文化与心灵交融之迹。习书者,临池染翰,于提按顿挫中体认阴阳消长;观书者,展卷凝神,在肥瘦方圆里感悟虚实相生。书法之禅,不在字外,而在挥毫时一念专注,在赏鉴处一心澄明——心若笔墨,任运自然,则万象皆成妙谛,寸纸可纳须弥。
作者简介:
孙成贵,笔耕不辍,退休后专注书法创作与文化公益志愿事业。现任哈尔滨滨江书画院、松滨书画苑院长,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楹联学会等多家书画组织成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当代名家艺术研究院签约艺术家,中哈爱心书画艺术联盟副主席。同时为中华志愿者协会、黑龙江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多家志愿及慈善组织成员。其文学、书法作品多见于《都市头条》《百花齐放网》等媒体。
来源 |作者
编审 |黄现
编辑 |长久
出品 |海内外文学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