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一条东西方向老街,车站大街的东段路北,一棵近五十年树龄的老法桐枝繁叶茂,树下常年坐着一位特殊的“守艺人”——年近九旬的补鞋匠,来自城关街道卧龙村。
每天清晨,除了刮风下雨或身体不适,老人都会从卧龙村老家出发,骑着自行车赶来。车上载着他的“老伙计”:修鞋机、鞋钉、各色皮质材料、针线、机子油,还有一个用了近三十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铁质有盖小口缸。当然,少不了正反面挂着微信、支付宝收款码的吊牌,以及一台陪他打发闲暇的小型收音机。
有活时,老人便专心致志地缝补鞋包,穿针引线间尽显老手艺的娴熟;没活时,他就靠在法桐树干上,听收音机里的秦腔或新闻,日子过得平淡却自在。他的手艺好、价格实,为人更和善,从不多要一分钱。即便女儿、侄女就住在几十米外,他也从不愿打扰晚辈的生活。
与老人交谈才知,他的儿女子孙事业有成且孝顺,出来修鞋并非为了生计。“一是锻炼身体,想把这手艺传下去;二是能交些朋友,边听戏边修鞋,多舒坦!”老人笑着说,挣钱多少不重要,出来忙活反而精神头更足。
更让人暖心的是老人的“规矩”:遇到困难者,免费缝补鞋包;中小学生补鞋,只收成本;现役、退伍军人优先服务;环卫工人、高龄农民工来补鞋,一律免费。
法桐树荫岁岁更迭,老人的身影始终如一地守在那里。他补的不只是鞋,更是一份温暖与坚守;传的不只是手艺,更是一份善良与热爱。愿这位可爱的老人永远安康,也愿这份藏在树荫下的手艺,能被时光温柔以待,找到传承之人。
▲主播简介:张新荔出生1969年5月国企退休职工,富平朗诵协会会员,平时爱好歌唱,爱好朗诵,爱好游泳,爱好旅游,爱国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