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音律调元
清明雨细,琴瑟自鸣。私塾先生授课时,古琴无风自响,宫商角徵羽暗合地脉节奏。学童诵读《诗经》,"关关雎鸠"之声竟引来看不见的水鸟在梁间盘旋。
"音律调元,天地同弦。"乐师调试琵琶时,琴弦自动绷紧到最佳音准。有盲艺人街头卖唱,胡琴声能震落檐角积灰,灰烬落地必成卦象。最妙的是孩童牧笛,笛声可引溪流改道,笛孔溢出的不是唾沫而是辰砂露珠。
戏班出现神异:武生翻跟头时,鼓点自动应和震位雷音;旦角水袖舞动时,琴韵暗含坎水流动。观众喝彩声能震得灯笼自转,光影在墙面交织成《八山安泰图》。
第一百零二章 丹青引气
谷雨作画,笔墨通灵。画师挥毫时,颜料自动调色:寅位山色必蘸朱砂,辰位水纹须用石青。最奇的是泼墨山水,墨迹在宣纸上自动晕染成真实地形,比勘测更精准。
"丹青引气,纸上有灵。"学子临摹《长江万里图》时,画笔被无形之手引导,错笔处宣纸会自动渗墨掩盖。佳作完成时,画轴泛起地气微光,画中云气能随真实天气变化。
年画作坊出现神异:灶王爷画像能根据家中火候改变表情,门神眼神会随邪气转动。有户人家贴了《八仙过海》年画,夜间竟听见画中传出饮酒行令声。
第一百零三章 金石为开
立夏凿石,天地立传。石匠刻碑时,刻刀自动避开脆弱处,比激光雕刻更精准。最妙的是碑文字迹会随月光显现隐藏注释,有块唐代水文碑,每逢汛期就浮现当代水位刻度。
"金石为开,载道以形。"矿工下井不必带罗盘,凭脚感就能找到富矿脉。有矿洞突然塌方,矿石自动垒成庇护所,岩壁渗出甘泉,泉眼排列成救命卦象。
博物馆发生奇事:汉代镇龙钉与2120年量子仪同时泛起包浆,两种器物在展柜中慢慢靠近,最终拼合成太极图案——跨越千年的金石对话。
第一百零四章 陶钧造化
小满窑火,水土成器。陶匠拉坯时,陶轮转速暗合地脉搏动。最神奇的是出窑的陶器:茶壶倒水自成漩涡,花盆育花格外鲜艳,有组二十四山向茶具,泡茶时能显现对应方位的地貌。
"陶钧造化,水火既济。"瓷窑开窑时,釉色随地气变幻。某次烧制青瓷,釉面自成《长江万里图》,图中舟船随真实江流移动。用此器饮茶,能尝出不同江段的滋味。
陶俑出土后,夜间自动调整站位,摆出守护宅邸的卦象。有收藏家称:"这些陶俑比智能家居还懂风水。"
第一百零五章 万象归真
芒种时节,大道至简。农人犁地即勘地,主妇煮饭便调气,童子游戏亦合道。所有玄妙都化作本能,如同呼吸般自然。
"万象归真,道法自然。"最后一缕银铃气息融入麦浪,十九娘彻底化入红尘。她见老农凭脚感知地气,妇人依云形判阴晴,连稚子堆沙都暗合山势。
长江依旧东流,两岸炊烟如常。唯有细心者能发现:雪花永远先落在卦位方位,晨露凝成的不是水珠,而是微型罗盘。八山堪舆已成本能,不着痕迹却无处不在。
全流域百姓同时感到心头一暖,仿佛被天地重新滋养。自然之道,已成生命呼吸。
(全书完)
《八山秘录》后记
癸卯年荷月,本书杀青之时,长江正过桃花汛。余站于江心沙洲,见夕阳熔金,水波如篆,忽觉百年堪舆沧桑,尽化入寻常烟雨。
初作此书时,本欲述阴阳宅拨砂之术。然笔墨自行,竟成八山兴衰史诗。或许正如沈堪所言:"堪舆非术,乃天地呼吸。"
书中人物多有所本。沈堪原型为渝州故老相传的"镇龙先生",十九娘取材于三峡巫山神女传说,李禹明则糅合数位当代堪舆学者事迹。至若张继先,实为现代化进程中无数探索者的缩影。
尤值一提者,书中风水术语皆有所据。子山午向、寅申巳亥等二十四山方位,均按《环境堪舆学·实操秘技大全》记载。然读者勿需执着术语,须知"大道至简",重点在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理。
写作期间,余三赴长江考察。最动容者,在涪陵见七旬老翁,仅观云气便知三日晴雨;于秭归遇稚子戏沙,堆砌图案竟暗合洛书。方知堪舆之道,早已融入百姓血脉。
今书成掩卷,忽闻江鸥啼鸣。抬眼见暮色苍茫处,有渔火数点,排成坎卦形状。会心一笑,知八山精神已薪火相传。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求平衡的中国人。愿我辈皆能如沈堪般,在钢铁丛林里守住山水魂灵。
——岁次癸卯仲夏 于长江勘测船上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