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辰棺遗秘
铁塔废墟弥漫着铁锈与辰砂的混合气味。沈堪跪在青铜棺前,棺盖上的分金符与他心口煞纹产生共鸣,发出低沉嗡鸣。李禹明用龟甲刮开棺缝,流出暗红色的粘稠液体。
"是血醮。"老者蘸血在掌心画卦,"用至亲血脉温养镇物,你父亲竟做到如此地步..."
棺内没有尸骸,只有一套婴孩穿的百家衣,衣襟上绣着二十四山方位。衣物包裹着半本《秘技大全》,书页间夹着张泛黄婚帖——新郎沈青山,新娘顾明月。
"顾明月是顾家上代家主。"李禹明指尖颤抖,"六十年前寅月寅日,她抱着刚出生的女儿跳了长江。"
沈堪掀开百家衣,底下露出鎏金罗盘。天池中嵌着枚银铃,正是十九娘腕间遗失的那只。罗盘指针突然自行立起,指向江北残存的铁塔基座。
基座钢筋间卡着个牛皮日记本。沈堪抽出时,内页滑出张黑白照片:年轻时的父亲与李禹明并肩站在未完工的铁塔前,两人手中牵着红绳,绳上系着八枚铜钱。
日记最后一页写着:"寅山寅向寅水来,一丈三尺见轮回。若得辰砂锁地脉,敢教日月换新天。"墨迹旁晕开着深褐色的泪痕。
第七章 酉铃惊梦
当夜沈堪宿在顾家祠堂。牌位最上方并列着沈青山与顾明月的灵位,烛火将照片映得忽明忽暗。子时三刻,梁上突然坠下七盏油灯,摆成北斗勺状指向西方。
"哥哥..."十九娘的声音从罗盘银铃中传出,"看卯酉线..."
分金尺在青砖地面划出卯酉分金线,线端指向供桌下的暗格。格中藏着一对鎏金鸳鸯铃,铃身刻着"青山明月"四字。
李禹明闻声冲入祠堂,见到双铃顿时老泪纵横:"当年你父母用这对铃铛布阴阳合和局,本该镇住八山煞气,可惜..."
祠堂门窗突然无风自闭。供桌上蜡烛绿焰暴涨,所有牌位齐齐转向酉方。银铃自暗格中飞起,在空中碰撞出凄厉声响。
十九娘的虚影在铃声中显现:"不是煞气反噬,是酉位酒窖里藏着..."话音未落,她的身影突然被撕碎,罗盘中的银铃裂成两半。
沈堪抓起分金尺破窗而出,直扑酉位酒窖。李禹明追赶时被门槛绊倒,怀中的乾隆通宝滚落在地——钱孔中渗出黑血,组成了"寅时三刻"四个字。
第八章 寅时地裂
酒窖深处竟藏着垂直向下的矿道。沈堪循着铃响疾行,洞壁越来越潮湿,最后竟变成人工开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李禹明举着火把追来,火光映出墙上的铭牌:"1958年,长江水下勘探工程第7号通道"。
"原来如此..."老者颤抖着抚摸铭牌,"当年所谓镇龙工程,实则是借堪舆之名修建的军事工事!"
通道尽头是巨大的环形空间。中央悬着直径三米的钢筋球体,表面钉满八百根镇龙钉。球体下方躺着洋行经理的尸身,心口插着半截分金尺。
"寅时三刻到了。"李禹明突然扯开衣襟,胸口二十四山图发出红光,"你父亲用镇龙局掩盖的是这个——核爆避难所!"
整个空间开始震动。钢筋球体裂开缝隙,露出内部精密的仪表盘。表盘指针正逆向旋转,计数器的数字飞速归零。
十九娘的声音从球体深处传来:"他们在辰位埋了炸药,要炸穿长江堤岸!"
沈堪将分金尺插入仪表盘缝隙。尺身星宿纹路与仪表指示灯重合的刹那,东墙突然崩塌,露出后方奔流的长江水。
第九章 辰砂破阵
江水裹着泥沙涌入空间。钢筋球体在洪流中发出刺耳摩擦声,仪表盘上的归零警报与十九娘的铃响混成一片。
"不是炸药!"李禹明指着球体核心的铅罐,"是核燃料棒!他们想用辐射污染整条长江!"
沈堪心口的煞纹突然灼烧起来。百家衣从怀中飞出,遇水展开成完整的二十四山图。图上辰位亮起红光,正对应铅罐所在方位。
"辰砂锁地脉..."沈堪抓起裂开的银铃,"父亲真正的后手是..."
他将银铃碎片刺入心口,蘸血在铅罐上画分金符。鲜血触及铅罐的刹那,整个空间突然静止——奔流的江水悬在半空,归零警报定格在最后三秒。
十九娘的虚影从血符中浮现:"哥哥还记得辰戌冲煞吗?用镇龙钉刺酉位!"
李禹明猛地将八百根镇龙钉推入钢筋球体。钉身遇核燃料发出蓝光,在辰位形成巨大的八卦封印。悬停的江水轰然回落,将铅罐彻底吞没。
洋行经理的尸身突然坐起,机械地转动头颅:"八山精气已尽归现代堪舆学会...沈李两家,终是输了..."
第十章 午向新生
曙光初现时,三人站在长江岸边。废墟间升起袅袅青烟,竟是六十年前顾家老宅的灶台奇迹般完好无损。
"原来核爆避难所就在顾家地下。"李禹明煨着姜汤,勺柄指向江北新起的摩天楼,"那些人才是真正的现代堪舆家,用钢筋水泥布阵夺气。"
沈堪心口的煞纹已蔓延成完整二十四山图,图中十九娘的身影在寅位若隐若现:"哥哥,我本就是镇龙桩化灵,如今该归位了..."
远处突然传来施工声。拆迁队正在清理铁塔废墟,挖机抓斗下露出青铜棺的一角。棺盖震开时,飞出无数鎏金铃铛,在空中聚成十九娘的笑脸。
"不是归位。"沈堪将分金尺投入江心,"是该重定八山了。"
尺入水处泛起金波,江底升起七十二道龙形水柱。新生的煞纹在他皮肤上游走,最终在眉心凝成辰砂痣。
李禹明突然跪地叩拜:"恭迎守山人重开山门!"
对岸摩天楼顶亮起探照灯,光柱在空中划出离卦图形。新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