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春风化雨》
(17)
作者:桑民强 朗诵:花仙子
同学们,我这个人和你们一样,也好幻想。我讲个梦境给你们听听,有一天,我走啊走啊,走进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城市。那城市美极了,彩虹做成的天桥,一幢幢花园般的大厦,我还发现了残疾人,他们有的驾着车飞驶,精神焕发。有的坐在公园里休息,健全人见到他们都彬彬有礼,他们也乐意和健全人欢乐地交谈,无拘无束,融为一体。我当时急忙走向前去,想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其中有人对我说:“采访什么呀,我们这里都是这样的。他这句话说完,我这也就醒来了。同学们都被这美好的梦所吸引,听入神了。这毕竟只是个梦,只有当我们一代一代努力去争取,这梦想才会最终实现。同学们,让我们从小时候做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铲除世俗观念,让美好的理想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开始萌芽!一张张天真烂漫的脸都闪着激动的光,仿佛前面就是那个梦境。一个宏亮而激动的声音从后排传来:“李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前几年她从报上看到一个令人震撼的报道:有个贫困的农村妇女生下个孩子,是个残疾人。这位妇女又痛苦又无可奈何,她将自己的爱全都放到孩子的身上,恨不得割下身上的肉喂给孩子吃。她目睹了社会上对残疾人不公正的待遇后,十分担忧孩子以后的日子,而自从她病重后,这种担忧变成狠毒的念头,她决心带孩子一起走,免得他在人间遭难,于是悲剧发生了。在她临死前,她亲手扼杀了亲生儿子。李老师读完这则报道后,心情再也不能平静,她决心履行自己对聋哑人亡灵下的诺言,为残疾人的权益呐喊。于是她拿出了自己的部分积蓄,将这份报道大量复印,然后广泛分送,这事曾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使那篇报道的知名度更高了。”张华讲完这个故事后,还久久激动不已。有位同学感到奇怪,问张品:“你怎么了解这么多?”李老师接话说:“说来也凑巧,那天我去复印,碰到这位张品同学,他年纪虽小却十分懂事了,他马上对此事表示极大的热情,当时我正愁没有人帮我散发这篇报道,于是他就成了一位得力的小帮手。” “嗨,原来张品与李老师早就认识的,怪不得老师对他特别有感情。”小迪在肚子里嘀咕,他和许多同学都将钦佩的目光洒到张品同学的脸上,张品却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六、
小迪家住在二楼。这是座破旧的老式洋房。近几年来,家家户户都装了水笼头,小迪家的水笼头装在楼下,用水都是妈妈用水桶提上去的。今天爸爸回家发现水缸见底了,正要提着水桶到楼下去提水,被刚放学归来的小迪一把夺去,“爸爸,你歇着,我去打吧。”这孩子,不知怎的,这段时间来,象变了个人,总帮着家里干一些杂活。以前啊,玩耍都来不及。小迪父亲回味起前几天小迪陪他去逛公园的情景。星期日,小迪父亲的腿伤已全部痊愈了。早饭后,小迪突然对爸爸说:“爸爸,今天天气多好,我们一起到公园去好吗?”爸爸愣了一下,因为随着小迪岁数一年年大起来,已很少和爸爸一起到公园、大街去逛了。爸爸也从来没有点破这一点,他理解儿子的心思。“爸爸,您去不去啊。”小迪见爸爸发呆,竟象小时候一样撒起娇来,“去,去。”爸爸连声说道。进公园大门时,碰到了两位同校不同班的女同学,她俩和小迪打起了招呼,问:“这位是你……”“我父亲。”小迪很干脆地回答。那俩女同学又仔细地看了小迪父亲一眼,含意调侃地对视了一下,走了。小迪脸上依然是到公园来玩儿那副喜悦的笑,很坦然。父亲只感觉心头一阵热,那花草变得特别的鲜艳,那风儿变得特别地温柔……吃晚饭时,小迪对妈妈说:“妈妈。什么时候我们全家一块儿到公园去玩。今天我与爸爸去玩时,看到别人都是全家出动的。您说好吗。”妈妈看了看低头吃饭的爸爸,笑着说:“好,听你的。”“我的好妈妈。”小迪高兴极了,忘了羞愧,和小时候一样,偷偷地吻了妈妈一下。这是多么温馨的晚餐啊。想起来就觉得暖洋洋的。
小迪父亲在忙着发煤炉生火。不一会,小迪就把小水缸拎满了。烟雾把空间迷漫了,小迪却钻进了小房间,在烟雾中伏桌写东西。“小迪,烟雾腾腾的,你不到楼下去玩,在那里写什么?”刚才听小迪说功课已在学校做完了,于是父亲问。小迪回眸朝父亲神秘地一笑,并没有回答。父亲感到奇怪,好几天了,小迪放学回来就躲在小屋里写什么。父亲不由得轻手轻脚靠近去。呵,在写篇很长很长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外表长得一般,加上儿时曾患小儿麻痹症,一只腿不方便,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给人初步的印象确实不怎么样。但如果你以为由此就可以小看他,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他平淡的容貌后面翻腾着雄心壮志,他残疾的躯体里蕴藏着高凡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