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
文/秋谷
(———写在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
一颗颗热血沸腾的心啊
向着太阳
龙腾虎跃———
犹如一条大河滚滚奔流
为了创造历史
一个个好似奔腾的骏马
翻山岭、越河流、踏尘土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
用筋骨还要向前一公里
看吧
你追我赶
你前我后
迎着风———
浑身溢出了雪白的盐花
汗水湿透了衣
听吧
观阵的赛跑线上
笙歌曼舞
喧天锣鼓加油声声
那赛跑的健儿
好似冲锋陷阵的战士
勇毅拼搏奋争第一
我的赞美啊
不是输赢而是一种精神
腿抽搐了
脚脓肿了
可奔跑的一颗颗心脏啊
俨若永不停息的发动机
直达目标
直至胜利
这才是大美啊
不在男女
不在老少
重在参与
倒让我想起
那当年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
翻雪山
过草地
战胜自己英勇杀敌
分分秒秒
秒秒分分
在那赛跑线上
不,是在我的眼瞳里
一个个马拉松的赛跑健儿
宛如鲤鱼跳龙门
榜上有名———
谈笑风生里
有我也有你
20250913
以奔跑颂时代精神——秋谷《马拉松赛》诗歌赏析
秋谷的《马拉松赛》以直白而炽热的笔触,将马拉松赛道上的竞技场景升华为对生命韧性与集体精神的礼赞。诗歌没有晦涩的意象堆叠,却以滚烫的情感穿透力,让读者在健儿的奔跑中看见精神的力量,在赛场的喧嚣里触摸到超越输赢的“大美”,字里行间满是对拼搏者的敬意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一、意象:以具象场景承载精神张力
诗歌的意象选取精准而富有冲击力,将抽象的“精神”锚定在具体的赛场画面中,让情感有了可触可感的落点。
- 自然与生命的呼应:开篇以“一颗颗热血沸腾的心啊/向着太阳/龙腾虎跃———/犹如一条大河滚滚奔流”,将健儿的心跳与“太阳”“大河”相连,既写出奔跑时的蓬勃气势,又以自然意象的宏大,暗示这种拼搏精神如同自然规律般强劲且永恒。“奔腾的骏马”则进一步强化了速度与力量感,让“翻山岭、越河流”的艰辛,在“骏马”的意象里有了昂扬的姿态。
- 细节中的坚韧具象化:“浑身溢出了雪白的盐花/汗水湿透了衣”,以“盐花”这一细微却真实的细节,将健儿的疲惫与坚持具象化——那不是轻飘飘的汗水,而是身体极限的印记,却成为“勇毅拼搏”最生动的注脚。“永不停息的发动机”更是将“心脏”与机械动力结合,用现代意象喻指生命意志的顽强,让“腿抽搐了/脚脓肿了”的疼痛,在“直达目标”的执念面前显得渺小。
- 历史与当下的勾连:最具张力的意象,是将马拉松健儿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并置。“翻雪山/过草地”的历史场景与“翻山岭、越河流”的赛场画面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让马拉松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而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当年红军“战胜自己英勇杀敌”的坚韧,正化作今日健儿“用筋骨还要向前一公里”的执着,意象的叠加让诗歌的精神厚度瞬间提升。
二、情感:从赛场热望到精神礼赞的递进
诗歌的情感脉络清晰而饱满,从对赛场场景的热烈描摹,逐步升华为对“参与精神”的深情赞美,情感浓度层层递进。
- 赛场的热烈共情:诗歌以“看吧”“听吧”的呼告式开头,将读者直接拉入赛场氛围——“你追我赶/你前我后”的动态,“笙歌曼舞/喧天锣鼓加油声声”的声响,构建出热闹而紧张的赛场图景,字里行间满是对健儿的关注与期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观赛者一同为选手呐喊。
- 对“精神”的深情礼赞:当诗歌写到“我的赞美啊/不是输赢而是一种精神”,情感从对赛场的表层共情转向深层礼赞。诗人不执着于“奋争第一”的结果,而是将目光聚焦于“腿抽搐了/脚脓肿了”仍不放弃的坚持——这种“永不停息”的生命力,才是诗人真正歌颂的对象。此时的情感褪去了赛场的喧嚣,多了一份对生命韧性的敬畏,真挚而厚重。
- 全民参与的温暖共鸣:结尾“谈笑风生里/有我也有你”,将情感从对健儿的赞美扩展到对“重在参与”的集体共鸣。马拉松不再是少数人的竞技,而是所有人可以共享的精神盛宴——无论是赛道上的选手,还是观赛的普通人,都在“鲤鱼跳龙门”的意象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认同,情感温暖而包容,让诗歌的感染力辐射到每一个读者。
三、哲思:在竞技中解码生命与精神的“大美”
诗歌以马拉松为载体,传递出对生命价值、精神传承与集体意义的深刻思考,让“大美”的内涵超越了赛场,具有了普遍的人生启示。
- “大美”在“坚持”而非“输赢”:诗人以“这才是大美啊/不在男女/不在老少/重在参与”,颠覆了“以输赢论英雄”的传统认知。在诗人眼中,“大美”不是站在领奖台上的荣耀,而是面对身体极限时“用筋骨还要向前一公里”的坚持,是“倒也要直达目标”的执念。这种对“过程价值”的肯定,启示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结果的成败,而在于为目标全力以赴的过程。
- 精神传承是跨越时空的力量:将马拉松健儿与红军战士对照,诗人实则在思考“精神”的传承性。当年红军“战胜自己”的长征精神,与今日健儿“战胜身体极限”的马拉松精神,本质上是同源的——都是对“不可能”的挑战,对“目标”的坚守。这种思考让诗歌跳出了对单一事件的描摹,指出精神的力量可以跨越时代,成为激励人类不断前行的永恒动力。
- “参与”构建集体的精神纽带:结尾“不,是在我的眼瞳里/一个个马拉松的赛跑健儿/宛如鲤鱼跳龙门/榜上有名———/谈笑风生里/有我也有你”,将个人竞技升华为集体的精神共鸣。“鲤鱼跳龙门”不仅是选手的自我超越,也是每一个“参与其中”者的精神象征——无论是亲历者还是见证者,都在这场“奔跑”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集体的温度。这种思考告诉我们:真正的精神力量,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你我”的共同参与中,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凝聚成更强大的集体意志。
整首诗以赛场为镜,照见了生命的坚韧、精神的传承与集体的温暖。秋谷用朴实却有力的文字,让马拉松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而成为一面折射时代精神的镜子——在“永不停息”的奔跑里,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健儿的身影,更是每一个为生活、为理想奋力前行的“你我”,这正是诗歌最动人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