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龙隐于渊
第一章 残碑下的婴啼
永熙十七年的寒露,比往年来得更早些。北风卷着枯叶扫过燕北道的乱葬岗,乌鸦立在光秃秃的槐树枝头,发出嘶哑的啼鸣。赭色袈裟在荒坟间忽隐忽现,梵行法师的锡杖拨开半人高的蓑草,惊起三只正在啃食腐尸的野狗。
“阿弥陀佛...”老僧望着被野狗刨开的浅坑里露出的半截孩童手臂,枯瘦的手指攥紧念珠。战乱刚过的北境,连黄土都浸透了血腥气。他正待诵经超度,忽听得微弱的啼声自碑林深处传来,如游丝般在风中断续飘摇。
那声音竟是从前朝镇国公家的神道碑裂缝中渗出来的。法师俯身查看,但见丈余高的青石碑裂开三道细缝,最宽处竟露出锦绣襁褓的一角。待他徒手刨开碎石灰土,个雪白婴孩赫然蜷缩其中,小脸冻得发青,却不出声哭闹,只睁着双琉璃似的眸子望他。
更奇的是婴儿心口压着半块蟠龙玉佩,玉质温润如水,龙目处两点朱砂鲜红欲滴。玉佩下压着封血书,字迹潦草如狂草:“此子身系九州龙气,望善人赐名龙渊。若遇三瞳映日之人,当避......”后半截被血污浸透,再难辨认。
法师抱起婴儿时,西天最后一道霞光突然穿透层云,正照在残碑“忠烈传家”四字上。那石刻忽泛起血色的光,婴儿瞳仁里竟映出两道交缠的金芒,转瞬即逝。
“冤孽啊...”法师将襁褓裹紧,忽见十里外官道上烟尘大作,镇北侯府的玄旗在暮色中猎猎飞扬。他闪身隐入碑林阴影,听得马蹄声如雷震般掠过。
车驾中美妇人突然按住心口:“停车!”苏明月掀帘望向乱葬岗,鬓边九转累丝金凤簪无端断裂,金丝垂落额前,“我听见孩儿哭声...”
亲卫队长策马而来:“夫人,叛军残部仍在附近活动,侯爷吩咐...”
“你去看看,”她打断道,指尖微微发颤,“就在神道碑那边。”
此时谁也不知道,乱葬岗东侧密林里,有个浑身是血的男人正将密信塞进信鸽脚筒。箭矢穿透他胸膛前,最后看见的是北邙山方向升起的赤色星辰。
“帝星现...”他呕着血笑起来,“国公爷,您赌赢了...”
第二章 长明灯影照前尘
二十年光阴在梵行法师的禅杖上刻下第九道轮回纹时,云龙渊正在藏经阁擦拭那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灯盏青铜底座刻着与他贴身玉佩相同的蟠龙纹,二十年来他问过无数次来历,老和尚总是捻着佛珠笑而不答。
“今日有贵客至。”法师突然睁开眼,经卷从膝头滑落,“去山门前迎候吧,记得带上你的玉佩。”
云龙渊疑惑地穿过银杏漫天的石阶,秋叶如金雨落满他青灰色的僧袍。山门外果然停着华贵马车,八名佩刀侍卫眼神锐利如鹰。帘幕掀处,竟走下当年那位美妇人——如今的镇北侯夫人苏明月。她目光扫过青年腰间玉佩时,茶盏突然坠地碎裂。
“这玉佩...你从何得来?”她声音发颤,金丝绣凤的广袖无风自动。待看清青年眉眼,夫人猛地倒退半步,扶住车门才勉强站定——那眉眼竟与她夭折的孩儿有七分相似,更奇的是右眉间那道浅疤,与她梦中见过的完全一致。
云龙渊正待答话,忽闻破空之声。三支弩箭钉入车框,墨色箭羽嗡嗡作响。十余名黑衣死士自林间跃出,刀光直指夫人咽喉!
青年本能地将妇人护在身后。最奇的是,当他的血滴落玉佩时,那些刺客的刀剑竟齐齐偏了三寸。为首刺客惊骇地盯着泛起微光的蟠龙佩,忽吹响哨笛:“计划有变!目标身负...”
后续的话语被梵行法师的禅杖击碎。老僧踏叶而来,袖风扫过之处,刺客如遭重击纷纷倒地。可谁也没注意到,最后那个刺客咽气前,朝云龙渊比了个奇怪的手势——三指扣心,拇指倒竖。
“娘亲?”青年下意识脱口而出,自己却愣在原地。苏明月早已泪如雨下,紧紧攥住他衣袖不肯松开。
梵行法师却望向京师方向:“二十年局,终究是开始了。”他剥开一名刺客的衣领,露出颈后青黑色刺青——盘绕在断剑上的睚眦。
第三章 血染洛水暮云沉
暮鼓声中,老僧将云龙渊带至孤坟前。裂碑已被树根拱得倾斜,却依然能看清“云氏”二字。
“你可知镇国公云家?”法师声音枯涩,“永熙十七年,云氏满门一百三十七口葬于此地。”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因为...”法师突然咳出血沫,刺客的短刀不知何时已没入他后心,“你本该是第一百三十八个。”
云龙渊抱住法师渐冷的身躯时,听见最后的耳语:“去江南...找...玉镜先生...”感觉有硬物被塞进掌心,是半块虎符与发黄的舆图。
当夜,镇北侯府派来的车队接走了苏明月与青年。马车行至洛水畔,忽然烈焰冲天。云龙渊在爆炸前被推入急流,最后看见的是夫人决然的笑脸。
“活下去!”她将九转累丝金凤簪刺入自己心口,血珠滴落成诡异的符咒,“为你真正的父母...”
青年在湍流中握住裂开的玉佩。两半玉玦突然生出金丝,缓缓修复着裂痕。河底映出奇异的光,照亮了暗流中沉默的青铜巨门。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