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赏贵州云桥赞贵州精神
诗/廖尚光
(一)
险峻神桥世最高,如虹跨雾耸云霄。
重车碾压如钢稳,又创传奇华自豪。
(二)
虹桥建在贵州多,远望峡深多险坡。
彩色桥雄惊喜世,欣夸最美秀山河。
(三)
天桥跨越北盘江,喜赞全球第一强。
可是最高称五载,花江夺冠不商量。
(四)
世界高桥看大夏,云桥最好贵州多。
穿山越岭世惊喜,奋进黔人擂响锣。
(五)
旧道天无三日情,更无有地尺三平。
如今锦绣无边际,吸引世人赏不停。
创作于:2025年9月12日。
廖尚光《七绝·赏贵州云桥赞贵州精神》诗评
廖尚光先生这组七绝,以贵州高桥为媒,赞桥之雄奇,颂人之精神,五首连珠,兼具画面张力与情感厚度,是咏物言志的佳作。
其一聚焦单桥之“险”与“稳”,“险峻神桥世最高”以“世最高”立起视觉冲击,“如虹跨雾”勾勒出云桥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灵动,而“重车碾压如钢稳”笔锋一转,以动态场景凸显桥梁坚固,末句“又创传奇华自豪”直抒胸臆,将桥的传奇升华为民族自豪,起笔便立住了“赞”的基调。
其二拓宽视野写“多”与“秀”,“虹桥建在贵州多”点出贵州高桥集群的特色,“峡深多险坡”以背景之险反衬建桥之难,“彩色桥雄惊喜世”用“彩色”“雄”赋予桥梁鲜活气势,尾句“欣夸最美秀山河”由桥及景,让“惊喜”的情感落到对山河之美的赞叹上,过渡自然,意境开阔。
其三以“北盘江”“花江”两座名桥的更替,凸显贵州的“奋进”。“全球第一强”“夺冠不商量”看似直白,却将贵州建桥技术“后发赶超”的劲头写得生动有力,“可是最高称五载”的时间对比,让“第一”的更迭不只是数字变化,更成了贵州人永不止步的精神注脚。
其四升华到“人”与“精神”,“世界高桥看大夏,云桥最好贵州多”以“看大夏”“最好贵州多”的对比,确立贵州在世界高桥领域的地位,“穿山越岭世惊喜”写桥的功能与影响,“奋进黔人擂响锣”则将镜头对准建桥者,以“擂响锣”的鲜活意象,把黔人的昂扬斗志具象化,感染力十足。
其五以今昔对比收束,“旧道天无三日情,更无有地尺三平”化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古语,精准勾勒贵州往昔困境,与“如今锦绣无边际,吸引世人赏不停”的当下形成强烈反差,桥成了改变的象征,而这巨变背后,正是“贵州精神”的生动诠释,让全诗的“赞”有了厚重的历史维度。
整组诗语言质朴而不失豪迈,从桥的形态到技术,从眼前之景到精神内核,层层递进,既让读者领略了贵州高桥的奇观,更感受到了黔人敢闯敢拼、奋勇争先的精神力量,咏物与言志浑然一体,兼具纪实性与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