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神力散尽危局现
黎明前的黑暗,格外沉重。 观澜台上一片狼藉,裂痕遍布,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地震。洛水依旧在不安地呜咽,浑浊的河水拍打着岸堤。
顾衍之在韩素娘和李福的搀扶下,勉强站稳,脸色惨白如纸,神魂如同被撕裂般剧痛。但他此刻顾不上自身的伤势,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地底深处正在发生的、无声却惊天动地的剧变之中。
通过龟甲最后传来的一丝微弱感应,他“看”到:那座屹立万古的镇魔碑,在爆发出那最后的璀璨神光后,表面的神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模糊,仿佛经历了千万年的风化。碑体内部那浩瀚如海的禹王神力,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枯竭。
支撑“空亡”牢笼的力量之源,正在消失!
那被强行压回牢笼深处的“混乱”与“绝望”灾厄,虽然暂时被压制,但它们并未被消灭,反而像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着牢笼自行瓦解的那一刻。失去了禹王神力的绝对压制,单凭碑体本身和残存的地脉龙气,根本不可能长久困住它们!
危机,并未解除,只是被推迟了。而且,失去了禹王神力的调节,洛水流域的地脉将变得更加不稳定,各种天灾人祸恐怕会接踵而至。
更让顾衍之心惊的是,碑灵在最后消散前,还传递来一段极其模糊的警示——关于那暗中的第三方!碑灵似乎感应到,那觊觎镇魔碑的第三方,其目标或许并非释放灾厄,而是…想趁禹王神力散尽、碑体最虚弱的时刻,窃取碑体核心的“息壤之精”和“玄龟本源”!那才是它们真正渴望的、蕴含造化之力的至宝!
一旦被其得手,不仅镇魔碑将彻底崩毁,灾厄出世,那第三方势力也将获得难以想象的力量!
内忧外患,真正的危局,此刻才刚刚开始!
“顾先生,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名守陵人高手上前,心有余悸地问道。刚才那地动山摇的景象太过骇人。
顾衍之艰难地喘息着,将地底镇魔碑的情况、灾厄的真相以及禹王神力散尽的危机,简要告知。只是隐去了关于第三方觊觎碑体核心的猜测,此事太过惊悚,需从长计议。
众人听完,皆是面色煞白,久久无言。原以为捣毁幽宗、请动水官投影已是惊天动地,没想到真正的灾难根源竟如此深远可怕!
“必须立刻将此事禀报长老会!”守陵人声音干涩,“禹王神力散尽,此事关乎天下苍生,已非我等所能处理!”
顾衍之点点头:“正当如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加固封印,或者…替代禹王神力镇压灾厄的方法。”但他心中清楚,这谈何容易?禹王那般神通都只能选择封印,后世之人又能有何办法?
“先生,您的伤…”韩素娘看着顾衍之惨白的脸色,担忧不已。
“无妨,还撑得住。”顾衍之摆摆手,目光再次投向恢复平静的洛水,眉头紧锁,“神力散尽,地脉失衡之象已现。若我预料不差,不久之后,洛水流域恐有水患、地动之灾。需得早做防备。”
仿佛是印证他的话语,众人脚下的地面又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晃动。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天色微明,顾衍之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易渊斋。 此次观澜台之行,代价巨大。顾衍之神魂受损,龟甲耗尽力,却只换来了一个更加绝望的真相和迫在眉睫的危机。
然而,还不等他们喘口气,李福刚打开斋门,便发现门缝下塞着一封没有署名的密信。
拆开一看,信上只有寥寥数字,笔迹仓促:
“帝病危,梦兆加剧,疑与地变有关。宫中暗流涌动,速离京暂避!”
落款处,画着一个简单的八卦符号,正是顾衍之与那位张监副约定的暗号!
皇帝病危?!梦兆加剧?! 顾衍之心中巨震!果然如此!镇魔碑神力散尽,被镇压的“绝望”灾厄影响加剧,首当其冲的便是与国运相连的真龙天子!皇帝本就因梦境心神不宁,如今恐怕是被灾厄之力侵染了!
而宫中暗流涌动…这意味着,某些潜伏的势力,恐怕要趁着皇帝病危、朝局动荡的机会,开始行动了!
那暗处的第三方?还是其他野心勃勃之辈?
“少主,这…”李福脸色难看。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留在京城,或者说,不想让我们再插手地脉之事。”顾衍之眼神冰冷。这封警告信,看似好意,实则更像是某种试探或者调虎离山。
就在他思索之际,街面上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
一队装备精良的禁军士兵,在一个太监和一名刑部官员的带领下,径直朝着易渊斋而来!为首的,正是昨夜宫中见过的那位老太监!
“顾衍之接旨!”老太监尖利的声音在清晨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顾衍之心中一凛,与李福、韩素娘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来者不善!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走出斋门,躬身道:“草民在。”
那老太监展开一卷黄绫,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卦师顾衍之,昨夜奉召入宫,然陛下于其后突发恶疾,昏迷不醒,梦呓不止。经查,顾衍之所呈卦象不详,言语晦涩,有惊圣驾之嫌!着即拿下,交刑部与钦天监共同审问,查清其是否与近日地动异象、邪祟作乱有关!钦此!”
话音刚落,几名如狼似虎的禁军士兵便上前要拿人!
栽赃陷害!赤裸裸的栽赃陷害! 皇帝明明是因为灾厄影响而病危,却被归咎于他昨夜解梦不详!这分明是有人要借机将他打入大牢,甚至除掉他这个可能窥破秘密的人!
“公公明鉴!”顾衍之强行压下怒火,沉声道,“陛下圣体欠安,草民亦感痛心。然昨夜卦象,草民已尽禀陛下与张监副,何来惊圣驾之说?此事必有蹊跷!”
“哼!有无蹊跷,到了刑部大堂再说!”那老太监冷笑一声,根本不给他辩解的机会,“拿下!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禁军士兵再次逼近,刀剑出鞘半寸,寒光闪闪。
李福和韩素娘又惊又怒,挡在顾衍之身前。
顾衍之眼神急速闪烁。此刻若反抗,便是坐实了罪名,且必然血溅当场。若束手就擒,进入那龙潭虎穴般的大牢,恐怕更是生死难料!
对方这是逼他做出选择!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 “住手!”
一声清冷的娇叱,突然从人群后方传来。
只见一顶精致的软轿在几名护卫的簇拥下快速行来,轿帘掀开,露出一张明媚却带着威严的年轻女子的脸。她身着宫装,气质不凡。
“长公主殿下?”那老太监看到来人,脸色微变,连忙躬身行礼。
来人竟是当今皇帝的胞妹,昭华长公主!
昭华长公主目光扫过现场,落在顾衍之身上,淡淡道:“本宫听闻皇兄病重,心中焦急,特来探望。恰逢此事。顾先生乃皇兄昨夜召见之人,或许知晓些情况。在事情未查清之前,便由本宫带回府中看管讯问吧,就不劳刑部和大监费心了。”
此言一出,那老太监和刑部官员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
“长公主殿下,这…这恐怕不合规矩…陛下旨意…”老太监试图争辩。
“规矩?”昭华长公主柳眉微挑,“皇兄如今昏迷,旨意真伪尚需斟酌。莫非大监认为,本宫府中还比不上刑部大牢安全?还是说…大监另有所图?”
她话语轻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
老太监额头渗出冷汗,连忙道:“老奴不敢!既然如此…那便依殿下之意。”他显然不敢公然违抗这位深受太后宠爱、且在朝中颇有影响力的长公主。
昭华长公主点点头,看向顾衍之:“顾先生,请随本宫走吧。”
顾衍之心中惊疑不定,这长公主为何会突然出面保他?是敌是友?但眼下形势比人强,跟她走,总比进刑部大牢要好。
他拱手道:“多谢长公主殿下。”
在长公主护卫的“护送”下,顾衍之三人登上了另一辆马车,离开了易渊斋。那老太监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脸色阴沉。
马车并未驶向皇宫,而是来到了位于城东的奢华府邸——长公主府。
进入府中,屏退左右,昭华长公主屏退左右,只留下一位心腹老嬷嬷。
她看向顾衍之,目光锐利:“顾先生,本宫时间有限,便直说了。皇兄病危,绝非寻常。本宫怀疑,与近日地动异象及某些人的阴谋有关。昨夜皇兄召你解梦,你究竟看出了什么?又知道些什么?”
第五十三章 长公主府暗结盟
长公主府花厅内,气氛微妙。 昭华长公主的目光如同实质,落在顾衍之身上,带着审视与急切。
顾衍之心念电转。这位长公主突然出现,强行保下自己,显然并非一时兴起。她似乎察觉到了皇帝病危背后的异常,并且对某些“阴谋”有所警惕。这是一个机会,或许也是一个…陷阱。
他决定冒险一搏,但有所保留。他略去镇魔碑和灾厄的核心秘密,只道:“回殿下,陛下梦境确乃大凶之兆,显示地脉紊乱,阴邪之气干扰龙气,乃致圣体不安。草民昨夜已婉转禀明,陛下亦心中有数。如今陛下突然病重昏迷,绝非草民卦象所致,恐是…那干扰龙气的阴邪之力骤然加剧,或是…有人趁机作祟。”
他巧妙地将“灾厄影响”转化为“阴邪干扰”,并将“作祟”的怀疑抛了出去。
长公主听完,凤眸微眯,沉吟片刻,道:“阴邪加剧…有人作祟…与本宫猜测相近。”她挥了挥手,那位老嬷嬷立刻取来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小块黑色的、已经干涸的、类似药渣的东西。
“此物是在皇兄昨夜服用过的安神汤药渣中发现的,太医院并未检出异常。但本宫宫中一位信得过的老供奉,却从中感应到一丝极晦涩的邪异气息。顾先生可能辨认?”
顾衍之心中一动,上前仔细感知。那药渣中的邪气极其微弱且诡异,并非幽宗的邪火,也非魔气,反而带着一丝…香火愿力被污染后的腐朽味道!与他之前感应到的那神像碎片气息同源!
果然是那第三方势力!他们竟然已经将手伸到了皇帝的汤药之中!是想加速皇帝的死亡?还是另有图谋?
“此物…确有邪气,非同一般。”顾衍之沉声道,“绝非寻常手段所能察觉。下药之人,心思缜密,且必然精通某种极其古老的邪术。”
长公主脸色瞬间变得冰寒:“果然如此!看来,有人是等不及了!”她看向顾衍之,“顾先生,本宫便与你明言。皇兄无子,一旦驾崩,依祖制当由宗室子弟中择贤继位。如今几位藩王皆蠢蠢欲动,朝中暗流汹涌。本宫怀疑,此次地动异象、皇兄病重,乃至邪祟之事,皆与某位野心勃勃的藩王或其支持者有关!其目的,便是制造混乱,趁机夺位!”
藩王夺位?! 顾衍之心中一凛。这确实是一个合理的动机。利用地动异象渲染“天子失德”,利用邪术谋害皇帝,再趁机起事…若真如此,那暗中的第三方势力,恐怕就是某位藩王笼络的奇人异士!
“殿下可知可能是哪一位?”顾衍之问道。
长公主摇了摇头:“未有实证,本宫不敢妄言。但近日,那位镇守西北、素有贤名的靖王叔,却频频上书关心京中异象和皇兄病情,其麾下长史更是活跃于各部官员之间…其心可疑。”
靖王?顾衍之记下了这个名字。
“本宫需要先生相助。”长公主目光灼灼地看着顾衍之,“先生既能窥破地脉异象,又能识辨邪术,正是本宫所需。请先生助本宫查清真相,揪出幕后黑手,稳定朝纲!事成之后,本宫必不负先生!”
顾衍之沉吟片刻。与长公主合作,确实能获得更多资源和庇护,便于调查那第三方势力以及寻找加固封印之法。但同样,也会更深地卷入皇权斗争,风险巨大。
权衡再三,他最终拱手道:“草民愿尽力一试。然草民所求,并非富贵,只愿天下太平,邪祟尽除。若殿下真为苍生计,草民定义不容辞。”
“好!”长公主露出一丝笑容,“先生高义!本宫便与先生结此同盟!先生暂且在本宫府中住下,对外便称是本宫请来的卦师,方便行事。一应需求,尽管告知秦嬷嬷。”她指了指身旁的老嬷嬷。
“多谢殿下。”
于是,顾衍之三人便在长公主府邸的一处僻静院落安顿下来。表面上是客卿,实则是被保护起来,同时也处于监视之下。
顾衍之利用长公主提供的资源,一边疗伤,一边尝试恢复龟甲的力量,同时通过秦嬷嬷,暗中了解朝局动向和京城内的各种异常消息。
期间,那老太监和刑部的人又来要过人,但都被长公主强硬地挡了回去。皇帝依旧昏迷,朝政由太后和几位内阁大臣暂理,局势愈发微妙。
这一日,顾衍之正在房中尝试以药材温养龟甲,秦嬷嬷忽然匆匆而来,脸色凝重:“顾先生,刚得到消息,靖王府的一位首席客卿,昨日傍晚抵达了京城,入住于靖王在京的别院。”
“哦?可知是何等样人?”顾衍之心中一动。
“据眼线回报,是一位穿着古怪黑袍、面容枯槁的老者,深居简出,气息阴冷。更奇怪的是,他入住后,别院周围的花草竟一夜之间全部枯萎了!”秦嬷嬷低声道,“殿下怀疑,此人极可能便是施展邪术之人!”
黑袍枯槁老者?花草枯萎? 顾衍之立刻想起了那晚在南离货栈遇到的那个幽宗圣使!但幽宗已被重创,圣使陨落…难道是同源不同支?还是那第三方势力的人?
“殿下希望先生能设法确认此人的底细和目的。”秦嬷嬷道,“但此人身边必有高手护卫,先生万勿轻易涉险,只需远观确认即可。”
顾衍之点点头:“我明白了。今夜我便去探一探那别院。”
是夜,月黑风高。 顾衍之换上一身夜行衣,悄无声息地潜出长公主府,如同鬼魅般向着城西的靖王别院而去。
别院果然守卫森严,明哨暗卡遍布。顾衍之凭借高超的身法和灵觉,有惊无险地潜入内院,很快便锁定了其中一处邪气最浓郁的房间。
他伏在屋顶,小心翼翼地揭开一片瓦砾,向下望去。
只见房中烛火昏暗,一个穿着黑袍、面容枯槁如骷髅的老者,正盘坐在一个蒲团之上。他面前摆放着一个香炉,炉中燃烧的并非寻常香料,而是某种黑色的、散发着腐朽气息的粉末。
老者双手结着一个古怪的手印,口中念念有词,那是一种顾衍之从未听过的、扭曲拗口的古老语言。
随着他的诵念,香炉中飘出的黑色烟雾,竟然在空中缓缓凝聚成一个极其模糊的、不断扭曲的鬼脸图案!那鬼脸散发出令人作呕的邪异气息,与顾衍之之前感应到的神像碎片、药渣邪气同源!
然而,就在顾衍之全神贯注观察那老者时,他怀中的龟甲,忽然极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指向了房间的另一个角落!
顾衍之下意识地顺着感应望去。
只见那角落的阴影里,竟然还坐着一个人! 一个穿着锦袍、面容被阴影遮挡、看似普通的人。
但龟甲指向的,偏偏是他!
而更让顾衍之瞳孔骤缩的是,在那锦袍人的腰间,隐约挂着一枚…他极其眼熟的玉佩——蟠龙纹,赤睛!
正是他开张第一日,那个前来问卜、引来缉捕司、最终卷入这一切开端的华服男子所佩戴的玉佩!
第五十四章 旧人再现谜团深
蟠龙赤睛玉佩! 这个几乎已经被繁杂事件淹没的细节,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顾衍之混乱的思绪!
开张第一日,那个忧心远行、妻子病重、引来缉捕司搜查的华服男子! 他竟然是靖王府的人?而且此刻就出现在这邪术师的房间内?看其姿态,似乎地位不低,绝非普通下属!
难道…从一开始,那就是一个局?那个男子根本就是故意上门,将缉捕司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他的目的是什么?
无数的疑问瞬间涌上顾衍之的心头。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早已编织好的蛛网之中,每一步都被人算计得清清楚楚!
就在他心神震动之际,房中异变再生!
那黑袍枯槁老者面前的黑色鬼脸似乎凝聚到了极限,发出一声无声的尖啸,猛地扑向角落那个锦袍人!
锦袍人不闪不避,任由那鬼脸没入自己体内!
他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周身的氣息瞬間變得極其古怪,一會兒虛弱無比,一會兒又爆發出驚人的邪異波動,仿佛有兩個不同的靈魂在他體內爭奪主導權!
過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他的顫抖才漸漸平息,氣息也穩定下來,變得更加陰冷內斂。他緩緩抬起頭,露出半張臉——正是當初那個華服男子!只是此刻他的眼神變得無比深邃陰鷙,嘴角帶著一絲令人心悸的詭笑。
“如何?‘換魂香’可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