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素娘涤心试守钥
顾衍之的话语如同惊雷,在韩素娘耳边炸响。 她…她是“守钥人”? 这个猜想太过大胆,甚至有些荒谬。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不懂道法,不通卦术,如何能承担起沟通神明、引导神力如此重大的责任?
韩素娘怔在原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惶恐:“先生…我…我不行的…我什么都不懂,怎么能…”
“并非要你懂得术法。”顾衍之目光沉静而坚定,打断她的慌乱,“‘守钥’之责,重在‘心’与‘诚’。你与令堂血脉相连,心意相通,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纽带。涤尘泉已为你涤荡多日,祛除杂秽,你的灵台比许多修行者更为清明。而你对母亲的至孝之心,对破局的坚定之志,便是沟通神力最好的‘钥匙’!”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却更加凝重:“这只是我的推测,或许会失败,或许会有未知的风险。但这是目前我们所能想到的,最快也是最可能唤醒老夫人、找到破局关键的方法。夫人,你是否愿意一试?”
韩素娘看着床上母亲安详却无生气的面容,又看向顾衍之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眼神,心中的恐惧渐渐被一股巨大的勇气所取代。她想起了母亲失踪以来的种种煎熬,想起了地下邪穴的恐怖,想起了那些为了保护她们而奋战甚至牺牲的人…
她猛地一咬牙,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先生,我愿意!需要我做什么,您尽管吩咐!只要能救娘,能帮到先生,素娘什么都不怕!”
“好!”顾衍之重重点头,“此事需准备周全,不可草率。我需先布设阵法,稳住地脉气机,并请示玄静真人,借用观中法器与涤尘泉核心之地。”
他立刻行动,先是求见玄静真人,将自己的推测和计划合盘托出。
玄静真人听罢,沉吟良久,方才缓缓道:“以血亲为桥,引神力涤邪,此法古籍确有零星记载,然凶险异常,对‘桥’之心志要求极高,稍有动摇,便可能遭神力反噬,或邪气侵染,轻则神魂受损,重则…顾居士,你确定要行此险招?”
顾衍之郑重道:“时机紧迫,别无他法。晚辈愿以性命担保,必竭尽全力护韩夫人周全。恳请真人助我!”
玄静真人看着他眼中的决然,终是轻轻颔首:“罢了,既是故人所托,亦是苍生之劫,贫道便助你一臂之力。清风,取‘静心莲台’与‘无根水’来。”
“是,师祖。”
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祭礼被定在三日后的子时,那是一天中阴气最盛、但也最接近新的一天阳气初生之时,阴阳交替,最易引动非凡之力。
地点则设在涤尘泉的源头处——一眼被巨石环绕、灵气最为氤氲的小泉眼旁。玄静真人亲自出手,以朱砂符笔在泉眼周围刻画下复杂的太极八卦阵图,又以“静心莲台”(一个白玉雕成的莲花状法器)置于泉眼中心,令韩素娘盘坐其上。
顾衍之则在外围布下自己推演出的“水官引灵阵”,并以三枚古卜钱和龟甲镇物镇压阵法核心。
李福和清风小道士在外围护法,警惕任何可能的干扰。
三日后的子时,月隐星稀,万籁俱寂。只有涤尘泉眼散发着淡淡的乳白色光辉和潺潺水声。
韩素娘沐浴更衣,只着一身素白中衣,盘坐于冰凉的莲台之上,泉水漫过她的腰际。她紧闭双眼,长长的睫毛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攥着衣角。
顾衍之立于阵外,神色肃穆,对玄静真人点了点头。
玄静真人手持拂尘,朗声诵念《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经文声庄严肃穆,带着安抚心神、沟通天地的作用。
顾衍之同时启动阵法,手中桃木短剑指向泉眼,低喝道:“天地无极,水官敕令!以血为引,以心为桥!涤尘净垢,通幽达明!开!”
阵法光芒亮起,古卜钱嗡嗡作响,龟甲散发出温润光辉。泉眼中的灵气仿佛被引动,变得更加活跃,丝丝缕缕地环绕着韩素娘,透过她的皮肤,渗入体内。
韩素娘浑身一颤,只觉得一股清凉却又带着巨大压力的能量涌入四肢百骸,冲刷着她的经脉,直冲识海!她仿佛听到无数水流的声音、古老的祈祷声、以及一种浩瀚无边的、慈祥而威严的意念…
痛苦与清明交织,她紧守心神,按照顾衍之事先的嘱咐,将所有意念集中,在心中一遍遍呼唤着母亲,想象着水官神力如同温暖的洪流,洗涤母亲神魂中的邪秽…
阵外,顾衍之和玄静真人都紧张地关注着。只见韩素娘周身被浓郁的灵光和水汽笼罩,脸色时而痛苦,时而安详,身体微微摇晃,却始终咬牙坚持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灵光之中,竟隐隐开始渗出一丝极淡的、却异常顽固的暗红色丝线!那是深植于韩林氏魂魄深处、并通过血脉联系传递过来的血瞳乌邪力!
这邪力极其刁钻,竟试图沿着这“桥”,反向侵蚀韩素娘!
顾衍之脸色一变,立刻催动龟甲镇物,加大镇压之力!玄静真人也加快诵经速度,拂尘挥洒,道道清辉落下,助其抵抗邪力。
就在这僵持不下、韩素娘面露痛苦之色时——
异变再生!
躺在不远处软榻上的韩林氏,身体忽然剧烈地抽搐了一下!紧接着,她那一直紧闭的双眼,猛地睁开!
但那双眼眸之中,却并非清明,而是充满了无尽的怨毒与疯狂!瞳孔深处,两点暗红邪光骤然亮起!
她喉咙里发出一种完全不似人类的、嘶哑扭曲的咆哮,猛地从榻上坐起,十指弯曲如爪,带着浓郁的黑色邪气,竟闪电般扑向正在全力维持阵法的顾衍之后心!
“先生小心!”一直在外围护法的李福惊骇欲绝,失声惊呼!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太突然!谁也没想到,一直被邪力侵蚀昏迷的韩林氏,会在此刻突然暴起发难,而且目标直指顾衍之!
第二十九章 邪祟反扑真情现
那蕴含着浓郁邪气的利爪,带着刺耳的破空声,已袭至顾衍之后心! 顾衍之此刻正全力催动阵法,帮助韩素娘抵抗邪力反噬,根本猝不及防!眼看就要被那邪爪透体而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娘!不要!” 莲台之上,正处于极度痛苦中的韩素娘,仿佛心有所感,猛地睁开了眼睛,恰好看到母亲狰狞扑向顾衍之的一幕!她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几乎是本能地,不顾一切地从莲台上扑了出去,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顾衍之与母亲之间!
“噗嗤!” 利爪毫无阻碍地刺入了韩素娘的肩头!鲜血瞬间涌出,染红了她素白的衣衫!
那疯狂扑来的“韩林氏”动作猛地一滞,那双充满怨毒邪光的眼睛,看着眼前女儿痛苦而绝望的面容,看着那涌出的、与自己同源的热血,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其短暂的迷茫和挣扎。
“素…素娘…”一个极其微弱、沙哑、却属于韩林氏本人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从她喉咙里挤出,充满了痛苦与混乱。
就是这一丝迷茫和挣扎,给了顾衍之反应的时间!
“敕!”他强忍着阵法反噬的气血翻涌,反手将桃木短剑点向“韩林氏”的眉心,同时全力催动龟甲镇物,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笼罩而下!
玄静真人也及时出手,拂尘化作万千银丝,缠绕束缚住“韩林氏”的身体。
“呃啊——!”“韩林氏”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剧烈颤抖,一股浓郁的黑红色邪气被迫从她七窍之中逸散而出,在空中扭曲成一个模糊的血瞳乌虚影,发出不甘的尖啸,最终在龟甲光芒和阵法之力下彻底消散!
邪力离体,韩林氏眼中的红光瞬间熄灭,身体一软,向后倒去,被及时赶上的李福扶住。她再次陷入昏迷,但脸色却不再是之前的死寂,反而多了一丝属于活人的苍白和虚弱。
而韩素娘肩头血流如注,脸色惨白如纸,也软软地倒了下去。
“素娘!”顾衍之急忙抱住她,迅速点穴止血,将精纯的法力度入其体内,护住心脉。看着她肩头那可怖的伤口和因失血而昏迷的憔悴面容,顾衍之心中充满了后怕、愧疚与一种难以言喻的震动。
方才那电光火石间,她竟毫不犹豫地用身体为自己挡下了那致命一击!这份情谊,沉重得让他难以承受。
玄静真人上前检查了韩林氏的状况,松了口气:“邪祟已除,老夫人魂魄虽受损严重,但本源已无大碍,静心调养,假以时日,或有苏醒之望。”他又看向韩素娘,叹了口气,“韩夫人伤势不轻,失血过多,需好生调理。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中带着一丝奇异的色彩:“经此一番变故,邪力反噬虽伤其身,却也阴差阳错,以其至孝之血,彻底洗刷了血脉中的最后一丝邪秽牵连。如今她灵台空前清明,与天地灵气的感知远超常人。顾居士,你的推测或许没错,她…真的可能成为了那座最合适的‘桥’。”
顾衍之闻言,连忙再次仔细探查韩素娘的状况。果然!虽然她身体虚弱,但神魂之光却纯净而坚韧,与周围天地灵气,尤其是水灵之气,产生着一种奇妙的共鸣!那是一种先天灵体才可能具备的资质!
因祸得福!一场巨大的凶险,竟真的造就了“守钥人”!
顾衍之心情复杂地看着怀中昏迷的女子,小心翼翼地将她抱起:“真人,我先送她们回去疗伤。”
接下来的几日,紫云观内一片忙碌。 韩素娘肩伤虽重,但用了观中秘制金疮药和内服丹药后,恢复得很快。更令人惊喜的是,正如玄静真人所言,她醒来后,虽然身体依旧虚弱,却感觉自己耳清目明,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尤其是对水汽的流动,变得异常敏锐。她甚至能模糊地感受到涤尘泉那温和的灵力。
而韩林氏在邪力离体后,虽然依旧昏迷,但呼吸平稳,面色渐佳,偶尔会有无意识的吞咽动作,显示其身体机能正在缓慢恢复。
经过此次事件,顾衍之对韩素娘除了感激,更添了几分敬重。他开始正式教导她一些最简单的静心法门和引导灵气的技巧,为下元节充当“桥”做准备。韩素娘也学得极其认真,她知道,这关乎母亲的苏醒和破局的成败。
李福看着这一切,老怀安慰,更加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母女二人。
这一日,顾衍之正在房中与逐渐康复的韩素娘讲解水官神力的特性,清风小道士忽然又来传话,说观主请顾先生过去,有要事相商。
顾衍之心中疑惑,再次来到静室。
玄静真人面色比往日更加凝重,他示意顾衍之坐下,沉声道:“顾居士,刚接到山下传来的消息。‘离火’的人,似乎已经找到了那‘空亡之心’的确切入口,并且…正在大规模运送一些极其邪异的物资进去,像是在准备一场巨大的祭祀仪式。”
顾衍之脸色一变:“他们果然按图索骥找到了!祭祀仪式?难道他们想提前启动阴谋?”
“非也。”玄静真人摇头,“下元节乃水官解厄之正时,天地气机交感,方是行事最佳时机。他们此刻准备,应是为了在下元节那天,将窃取的地脉冥力和某种血祭之力彻底引爆,完成那‘偷天换日’的最后一步!”
血祭?顾衍之想起那些南疆风格的船只和韩林氏神念中的词语,心中一寒:“他们要用活人血祭?”
“恐是如此。”玄静真人语气沉重,“而且,根据零星信息推断,他们所图极大,所需的‘祭品’恐怕…非同一般,或许与皇族宗室或特殊命格之人有关。”
皇族宗室?顾衍之倒吸一口凉气!“离火”的疯狂远超想象!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顾衍之霍然起身。
“然也。”玄静真人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下元节将至,时机已迫在眉睫。顾居士,你的阵法、‘钥匙’、‘守钥人’皆已备齐,是时候主动出击了。贫道虽不能直接插手世俗之争,但可赠你一道‘紫云辟邪符’,或可在关键时刻护住心神,免受邪魅侵扰。此外…”
他顿了顿,道:“观中还有一条密道,可直通后山那邪穴入口附近的一处隐蔽山林。或许,可助你们避开耳目,直捣黄龙。”
终于到了最终决战的时刻!顾衍之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决然之光:“多谢真人!晚辈这就去准备!”
第三十章 密道直指邪穴门
玄静真人提供的消息如同战鼓,敲响了最终决战的号角。 顾衍之返回客院,立刻将情况告知了李福和已能下地行走的韩素娘。
两人的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决绝。
“先生,我们该怎么做?我…我已经准备好了!”韩素娘握紧拳头,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目光坚定。成为“守钥人”的使命感和对母亲的爱,给予了她巨大的勇气。
李福也沉声道:“老奴这把老骨头,还能再拼一次!绝不能让那帮邪祟得逞!”
顾衍之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豪情。一路走来,艰难险阻,如今终于到了亮剑的时刻!
“好!我们即刻准备,今夜子时,便从密道出发,直捣黄龙!”
接下来的半天,三人都在紧张的准备中度过。顾衍之最后一次检查了所有法器、符箓,将状态调整至巅峰,并反复推演“水官解厄”大阵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韩素娘则努力练习着顾衍之传授的静心法门,尝试着与那冥冥中的水官神力建立更清晰的感应。李福则准备了一些干粮、清水和伤药,以备不时之需。
玄静真人派人送来了那道紫云辟邪符,符箓上用朱砂绘制着复杂的云纹,蕴含着强大的正道法力。
夜幕降临,紫云观内一片寂静,唯有松涛阵阵。
子时将近,清风小道士悄然来到客院,低声道:“顾居士,师祖让我来引各位去密道入口。”
三人最后看了一眼依旧昏迷但气息平稳的韩林氏(已托付给观中可靠道士照料),毅然跟着清风,向着观宇最深处走去。
穿过重重殿宇,来到一处供奉着三清祖师的偏僻小殿。清风在神像后的某处机关一按,地面的一块石板悄然滑开,露出一个向下延伸的、黑黢黢的洞口,一股陈旧而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由此下去,直行约三里,出口在一处山涧乱石之后,极为隐蔽。出了洞口,向西北方向再行半里,便能远远看到那邪穴的入口,如今已被‘离火’的人把守得严严实实。诸位…千万小心!”清风小道士郑重嘱咐道。
“多谢小道长!代我等多谢真人!”顾衍之拱手道谢,率先步入了密道。李福和韩素娘紧随其后。
密道内狭窄而潮湿,石壁湿滑,布满青苔。三人借着顾衍之手中夜明珠的光芒,沉默而快速地前行。气氛压抑而紧张,每一步都仿佛踏在通往命运终点的路上。
果然如清风所言,走了约莫三里,前方出现了微弱的光亮和流水声。拨开洞口茂密的藤蔓,外面是一处偏僻的山涧,水流潺潺,乱石嶙峋。
此时已是后半夜,月明星稀,山风凛冽。
顾衍之示意噤声,三人小心翼翼地爬上乱石堆,向着西北方向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一座山壁下,赫然被开辟出了一个巨大的、灯火通明的洞口!洞口两旁修建了临时的木制岗哨,数十名黑衣守卫手持兵刃,警惕地巡逻着,气息精悍,远非之前遭遇的那些杂兵可比。更远处,还能看到一些穿着南疆服饰、身上挂着各种诡异骨器铃铛的人影在晃动。
洞口之内,隐隐传来叮叮当当的凿击声、沉重的拖拽声,以及一种令人心悸的、混杂着血腥和邪恶的能量波动不断散发出来。
那里,就是“空亡之心”的入口!就是“离火”经营多年、意图施行“偷天换日”阴谋的邪穴核心!
看着那森严的守卫和冲天的邪气,李福和韩素娘都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
顾衍之眼神冰冷,仔细观察着守卫的分布、换班的规律以及地势。强攻肯定不行,只能智取。
他注意到,在洞口左侧,有一片地势稍高的灌木丛,似乎因为角度问题,是守卫视野的一个盲区,而且距离洞口不算太远。
“看到那片灌木丛了吗?”顾衍之压低声音,“我们潜行到那里,等我信号。我会先用符箓制造混乱,引开大部分守卫的注意力,你们趁机以最快速度冲进洞口!进去之后,不要停留,立刻向深处走,我会尽快跟上!”
“先生,这太危险了!您一个人…”韩素娘急道。
“放心,我自有分寸。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尽快找到适合布阵的核心地点,并保护好自己!行动!”顾衍之不容置疑地命令道。
三人借着夜色和乱石的掩护,如同三只灵猫,悄无声息地向着那片灌木丛潜行而去。过程有惊无险,成功抵达。
顾衍之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数张绘制好的“惊雷符”和“迷雾符”,眼神一厉,猛地将符箓向着洞口右侧远处的山林射去!
“轰!咔嚓!” 雷符炸响,火光冲天!迷雾符同时生效,大片浓雾瞬间弥漫开来!
“敌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