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离火邪眸燃杀机
洞顶萤石的冷光,此刻仿佛都带上了森森寒意。 那石刻八卦中央,“离”位的暗红邪光如同活物般蠕动,凝聚成一个模糊而恶毒的眼眸形状,死死“盯”着洞窟内的三人,充满了戏谑与残忍的意味。冰冷的窥视感如有实质,压得人喘不过气。
与此同时,身后岩隙入口处传来的破坏声愈发剧烈!巨石滚落,土屑纷飞,火把的光亮和官兵的呼喝声已经清晰可闻!裂缝正在被快速扩大,用不了多久,追兵就将蜂拥而入!
前有邪眸窥视,后有大军破门。境地瞬间危如累卵!
韩素娘吓得魂飞魄散,紧紧抱住母亲,绝望地看向顾衍之。
顾衍之额角渗出细密冷汗,但眼神却异常冷静。越是绝境,越需镇定。他大脑飞速运转,目光在那邪眸、清泉缝隙和昏迷的韩林氏之间急速切换。
“坎水通幽…巽风送解…” 他反复咀嚼着这八字谶语,目光猛地定格在那几株金色异草和汩汩涌动的清泉上!
“我明白了!”他眼中骤然爆发出决绝的光芒,“前后皆无路,生机只在‘坎’‘巽’之间!夫人,信我一次!”
他不再犹豫,猛地将剩余几株金色异草全部采摘下来,迅速塞入韩林氏口中,让其含住,以异草生机强行护住她最后一丝心脉魂魄。同时,他一把将韩林氏背起,用布带死死捆在自己身上。
“抱紧我!”他对韩素娘厉声道。
韩素娘虽不明所以,但此刻已完全将希望寄托于顾衍之,立刻死死抱住他的腰。
顾衍之深吸一口气,运转全身法力,左手捏辟水诀,右手持桃木短剑,目光锁定那泉水涌出的狭窄缝隙,大喝一声:“坎水通幽,开路!”
言出法随!桃木短剑上骤然绽放出湛蓝色水光,他奋力一剑刺向那缝隙周围的岩石!
“轰!” 剑气与水光交融,并非硬撼,而是以一种奇特的震荡之力渗透。那原本看似坚固的岩石竟应声变得酥软,被泉水冲刷溶解般,迅速扩大出一个仅容一人勉强通过的洞口!更加冰冷的水汽夹杂着流通的空气扑面而来!洞口之下,果然是奔流的暗河!
而几乎在洞口打开的同一瞬间,那石刻上的离火邪眸红光大盛,一道灼热恶毒的意念冲击如同无形之火,猛地射向顾衍之后脑!
同时,“轰隆”一声巨响,身后的岩隙入口终于被彻底破开!四五名如狼似虎的官差手持钢刀火把,怒吼着冲了进来!
千钧一发!
顾衍之对那邪眸攻击竟不闪不避,只是猛地一咬舌尖,喷出一口精血在桃木剑上,剑身蓝光暴涨,硬生生受了那一记意念冲击!
“噗!”他身体剧震,脸色一白,显然受了内伤,但借这股冲击之力,他带着韩氏母女二人,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了那新开辟出的、奔涌着黑暗冰水的洞口!
“哪里逃!”冲进来的官差头目见状,惊怒交加,一个箭步冲到水边,就想跟着跳下。
就在这时,那石刻上的离火邪眸似乎因一击落空而暴怒,红光疯狂闪烁,竟“嘭”地一声炸开,化作一团暴烈的火焰,如同活物般扑向那几名官差!
“啊!什么东西?!” “火!诡异的火!” 官差们猝不及防,被那邪火沾身,顿时惨叫连连,那火竟无法扑灭,瞬间将他们吞噬!小小的洞窟内顿时化作一片火海地狱,凄厉的惨叫声和皮肉烧焦的臭味令人作呕。
而顾衍之三人,已彻底没入冰冷黑暗的地下暗河之中,巨大的水流冲击力瞬间裹挟着他们,冲向未知的深渊。刺骨的寒意和巨大的水压几乎让人瞬间昏迷。
顾衍之强忍着伤势和冰冷,拼命催动辟水诀,形成一个脆弱的气泡勉强护住三人口鼻,同时死死抓住韩素娘,在湍急汹涌的暗流中载沉载浮,完全无法控制方向,只能随波逐流。
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法力即将耗尽,意识也开始模糊之际,前方似乎出现了一点微弱的光亮,并且水流速度似乎渐渐放缓……
第十六章 暗河浮生遇渔樵
冰冷刺骨的河水无情地冲刷着身体,巨大的力量拉扯着,仿佛要将四肢百骸都撕碎。黑暗如同浓稠的墨汁,包裹着一切,只有耳边隆隆的水声证明着他们还活着。
顾衍之咬紧牙关,舌尖的腥甜和內腑的剧痛不断提醒着他方才硬抗那邪眸一击的代价。辟水诀形成的空气薄膜越来越薄,随时可能破裂。背后的韩林氏气息依旧微弱如丝,全靠那几株异草吊着性命。怀中的韩素娘早已在剧烈的颠簸和寒冷中陷入半昏迷状态,只是本能地死死抓着他的衣襟。
就在他意识即将被黑暗和寒冷彻底吞噬的刹那,前方那一点微弱的光亮逐渐放大,变成了一个洞口的形状。水流的速度也明显减缓,变得平缓起来。
求生的本能让他奋力向着那光亮处挣扎而去。
“哗啦——!” 三人终于冲出了狭窄的地下河道,重见天日!虽然外面依旧是黑夜,但清冷的月光和空气瞬间涌入肺腑,带来劫后余生的恍惚感。
这里似乎是一处位于山脚隐蔽处的河滩,水流在此汇入一条稍宽阔些的地下溪流,水声潺潺,四周是茂密的芦苇丛。
顾衍之拖着几乎冻僵的身体,艰难地将韩素娘和韩林氏拖上湿漉漉的河滩,自己也精疲力尽地瘫倒在地,剧烈地喘息咳嗽,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口的闷痛。
过了好一会儿,韩素娘才悠悠转醒,剧烈地咳嗽着,吐出几口冰冷的河水,茫然地看着四周的芦苇和月光,仿佛不知身在何处。直到看到身边昏迷的母亲和脸色苍白的顾衍之,才猛地回忆起一切,泪水瞬间涌出:“先生…我们…我们逃出来了?”
“暂时…安全了。”顾衍之挣扎着坐起身,再次检查韩林氏的状况。异草的药力还在维持,但她的魂魄依旧离散,情况并未根本好转。他自己也受伤不轻,急需调息。
然而,此地仍非久留之所。缉捕司的人虽被那邪火暂时阻挡,但绝不会放弃搜捕,天亮后必然会扩大搜索范围。
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从长计议。
就在他思索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芦苇丛深处,忽然传来一阵悠扬顿挫的山歌声,伴随着竹篙拨动水面的轻响,由远及近。
“哎~山连水来水绕山嘞,幽冥路远莫回头哦~” “坎水通幽风波恶嘞,自有贵人渡险滩哦~”
歌词内容让顾衍之浑身一震,猛地抬头望去。
只见一艘简陋的竹筏,分开层层芦苇,缓缓驶来。筏头上站着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正撑着竹篙,歌声正是他所发。筏尾坐着一位沉默寡言、同样渔夫打扮的精壮汉子。
那老者看到河滩上狼狈不堪的三人,似乎毫不意外,呵呵一笑,歌声停下,朗声道:“水下来的客人,风波辛苦,可要搭一程便船?渡口不远,有热茶驱寒。”
顾衍之心中警惕骤升!这荒山野岭,深夜时分,怎会如此巧合出现渔人?而且那山歌歌词,分明意有所指!
他暗中捏紧袖中玉钱,凝神打量那老者。只见对方面容朴实,眼神却异常清亮,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周身气息内敛,竟看不出深浅。那精壮汉子也是太阳穴高鼓,显然身怀武艺。
是敌?是友?
韩素娘也紧张地抓住顾衍之的胳膊。
顾衍之沉吟片刻,忽然松开玉钱,拱手道:“多谢老丈。那就叨扰了。”他选择赌一把。对方若真有恶意,方才暗中出手他们绝无幸理。而且那“坎水通幽”、“贵人渡险”的歌词,与洞中谶语隐隐呼应。
“哈哈,好说,好说。”老者笑着将竹筏撑近岸边。
顾衍之先将韩林氏小心抱上竹筏,那精壮汉子默默上前帮忙,动作沉稳有力。随后他和韩素娘也登上竹筏。
竹筏调转方向,沿着地下溪流向下游缓缓驶去。老者不再唱歌,只是安静撑篙,仿佛真的只是一位寻常夜渔翁。
约莫行了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点点灯火,似乎是一个小小的渔村渡口。竹筏靠岸,早有一间简陋的茅屋亮着灯,门口站着一位老妪,正翘首以盼。
“老婆子,来客人了,备些热茶饭食。”老者招呼道。
老妪应了一声,目光扫过顾衍之三人,在看到昏迷的韩林氏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怜悯,却并不多问,只是温和道:“快进屋暖暖身子吧。”
茅屋内陈设简单却干净,炉火上炖着滚烫的姜茶,散发着辛辣温暖的气息。
直到此刻,顾衍之才真正确定,这两人绝非普通渔樵!他再次郑重拱手:“多谢二位前辈搭救之恩。不知前辈高姓大名,为何知晓我等会由此道而来?”
那老者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饱经风霜却目光睿智的脸,微微一笑:“山野之人,名号不足挂齿。至于为何知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有人以‘巽风’为信,请老夫在此‘坎水’尽头,接应一位背负坤母、身陷空亡之局的年轻卦师。”
巽风为信!果然是他们!那一直隐藏在幕后的第三方!
第十七章 幽谷秘辛露端倪
“受人之托?”顾衍之心中巨震,果然如此!这一切的背后,真的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引导!“敢问前辈,托付之人是谁?现在何处?又为何要助我等?”
那老者,自称姓姜,请顾衍之等人坐下,斟上热腾腾的姜茶,方才缓缓道:“托付之人,老夫亦不知其真实名姓与样貌,只知是一位卦术通神、却似乎身不由己的奇人。数月前,他忽然现身于此,以特殊的‘巽风’印记为信物,留下银钱与嘱托,言道近日必有身负‘坤母空亡’之劫者,循‘坎水通幽’之路至此,请老夫务必施以援手,并将此物交予那领头的年轻卦师。”
说着,姜老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物件,递给顾衍之。
顾衍之接过,入手沉甸甸的。打开油布,里面赫然是一块巴掌大小的黑色龟甲,甲上天然纹路竟构成一个繁复的太极图案,更令人惊异的是,龟甲中央镶嵌着一枚极其眼熟的、颜色暗红的矿石——与那血瞳乌眼珠的材质一模一样!但这枚矿石却被龟甲的太极纹路紧紧包围、镇压着,不再散发邪异之气,反而透出一股中正平和的古老气息。
“这是…镇物?”顾衍之惊讶道。他能感受到这龟甲中蕴含的强大而纯正的辟邪之力。
“老夫不懂这些玄妙之物,”姜老摇摇头,“那位奇人只言,此物乃‘破解困局之钥’,关乎洛京乃至天下气运,望你好生保管,善加利用。他还说…你心中的许多疑惑,或许能从此物本身,以及韩老夫人身上找到答案。”
顾衍之紧紧握住龟甲,只觉得一股温润之力从中流入体内,竟稍稍缓解了他的內腑伤势。这第三方行事愈发神秘莫测,赠此重宝,所图定然非小。他看向依旧昏迷的韩林氏:“前辈,依您之见,托付之人与追杀我们的势力,可是同一来源?”
“绝非。”姜老断然摇头,神色凝重了几分,“追杀你们的,应是官面上的势力,或许还掺杂了些见不得光的邪术之辈。而托付之人…其手段虽也莫测,但气息纯正,心怀苍生,更像是在暗中对抗那些邪祟与不公。老夫隐居于此多年,也曾略窥天机,近来洛京地气紊乱,暗流汹涌,恐有大变将生。你们卷入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一直在旁沉默的那位精壮汉子,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师傅,昨夜至今晨,附近山林中发现多处陌生脚印,并非官兵制式靴痕,步伐轻盈诡异,似在寻找什么。恐怕还有另一批人也摸过来了。”
还有一批人?顾衍之眉头紧锁。是那利用邪眸窥视、手段狠辣诡异的幕后黑手?
韩素娘听着这些对话,又是害怕又是迷茫,她忍不住看向姜老夫妇,哀求道:“两位前辈,求你们救救我娘!她…”
那一直安静忙碌的老妪走了过来,慈祥地拍了拍韩素娘的手:“孩子别急,让老身看看。”她坐到韩林氏身边,伸出布满老茧却温暖的手,轻轻翻看她的眼皮,又搭了搭脉,沉吟片刻道:“离魂之症,邪气侵体,但根基未绝,心脉有一线生机护持。老身略通些草药之理,可配些安神固本的汤药,或能稍缓其状。但若要真正苏醒,非寻常药石能及,需得寻回失魂,或是…找到那慑魂邪术的源头予以破除。”
寻回失魂?破除源头?谈何容易!那地下邪穴凶险万分,更有强敌环伺。
顾衍之摩挲着手中温润的龟甲镇物,又看向昏迷的韩林氏。那位神秘的托付人说答案可能在韩老夫人身上…
他心中一动,再次仔细检查韩林氏的身体,除了之前找到的残图,并无他物。他凝神静气,尝试将一丝极温和的法力度入韩林氏体内,循着经脉缓缓探查。
起初并无异样,然而,当他的法力流转至韩林氏眉心印堂穴时,突然感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却异常坚韧的精神力残留!那并非韩林氏自身所有,更像是被人以极高明的手法封存于此的一缕神念印记!
顾衍之小心翼翼地将自身灵觉贴近那缕神念。
刹那间,一段模糊破碎的画面和断断续续的声音猛地涌入他的脑海:
——昏暗的烛光下,一个模糊不清的身影正对躺在床上的韩林氏低声嘱咐:“…地图…事关重大…藏好…若遇危难…寻…‘空亡之处’…‘巽风’…” ——紧接着是韩林氏惊恐的面容:“…你们…到底是…” ——那模糊身影似乎叹了口气:“…棋子…亦想破局…切记…‘地官赦罪之日’…‘水官解厄之时’…便是…契机…”
画面到此戛然而止!
顾衍之猛地收回灵觉,心脏狂跳!
果然!韩林氏的失踪绝非偶然!她不仅是受害者,更是某些关键信息的携带者!那模糊身影,是否就是赠予龟甲的托付之人?他似乎在借韩林氏之口向自己传递信息!
“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顾衍之喃喃自语,眼中精光爆闪,“中元节?下元节?这是…时间提示!”
他猛地抬头看向姜老:“前辈,今日是何日期?”
姜老略一掐算:“七月廿九。距中元节(七月十五)已过,距下元节(十月十五)尚有近两月半。”
中元节已过…那“地官赦罪”已应?还是未应?“水官解厄”之下元节才是关键?
一切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近两个月后的下元节!那个时间,将会发生什么?那“空亡之处”的真正秘密,又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揭开?
屋外,夜风穿过山谷,带来远方的气息,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