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幽室迷情辨生死
那一声凄厉的呼唤,在狭小的洞窟中回荡,撞在石壁上,又反弹回来,更添几分凄楚。 石台上那身影却依旧一动不动,仿佛只是一尊凝固的雕像,对女儿的呼唤毫无反应。
韩素娘心如刀绞,挣脱顾衍之的手,踉跄着扑上前去,冰冷湿透的衣裙贴在身上也浑然不觉。她绕到石台前,终于看清了那人的面容——那是一位老妇人,面容枯槁,双眼紧闭,脸上毫无血色,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但的的确确就是她的母亲韩林氏!
“娘!娘!您醒醒!我是素娘啊!”韩素娘扑到母亲身前,颤抖着手去探她的鼻息,触手之处一片冰凉,几乎感觉不到呼吸。她又慌忙去摸母亲的腕脉,脉息微弱得如同游丝,时断时续,仿佛随时都会彻底消失。
“先生!先生!快救救我娘!她…她这是怎么了?”韩素娘泪如雨下,绝望地看向顾衍之。
顾衍之快步上前,蹲下身,二指并拢搭在韩林氏的颈侧,眉头紧锁。脉象不仅微弱,更透着一股诡异的滞涩感,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强行吊住了一口气,生机如同风中之烛,却又被寒冰封冻,处于一种非生非死的诡异状态。
他翻开韩林氏的眼皮,瞳孔涣散无光,眼底深处却隐约残留着一丝极淡的、扭曲的暗红色阴影,与那血瞳乌的邪光颇有几分相似。
“令堂并非寻常昏迷。”顾衍之沉声道,“她是神魂被邪术所慑,一部分魂魄恐怕已被那洞壁上的邪鸟妖异之力吸走或困住,如今是三魂七魄不全,陷入离魂假死之状。若非此地…此地气息特殊,暂时护住了她心脉一丝生机,恐怕早已……”
顾衍之话未说完,目光忽然被韩林氏紧紧交握在腹前的双手所吸引。她那枯瘦的手指死死地攥着,指缝中似乎露出一点非布非纸的边角。
他小心地、一点点掰开老妇人冰冷僵硬的手指。韩素娘屏息看着。
最终,从韩林氏手中取出的,竟是一块巴掌大小、质地奇特、似帛非帛、似皮非皮的暗黄色残片!残片上用某种暗褐色的颜料绘制着曲折蜿蜒的线条,构成一幅残缺的地图,旁边还有一些极其古老的符号注释。在地图中心位置,标注着一个醒目的、令人心悸的骷髅标记,标记旁边,同样刻着一个微小的、血红色的鸟形图案!
“这是…”顾衍之瞳孔一缩。这残图所绘的地形,似乎正是这地下洞窟的部分结构,但比他们所经历的更加复杂深邃,指向更下方未知的区域。那骷髅标记所在,更是散发出一种大凶大险的气息。
韩素娘也看到了那残图和骷髅标记,失声道:“这…这就是母亲发现的秘密?那些人所找的,莫非就是此物?”
就在这时,一直握在顾衍之手中的罗盘,指针突然再次剧烈颤抖起来,并非指向来路的水道,而是猛地指向这洞窟更深处的一面石壁!那石壁看起来浑然一体,并无通道。
几乎同时,那似有似无的檀香气味,似乎变得浓郁了一丝,源头正是那面石壁。
顾衍之心中一动,走上前去,仔细查看。只见那石壁靠近地面的地方,有一处极其隐蔽的缝隙,那檀香气息正是从缝隙中丝丝缕缕渗出。他运足目力,发现缝隙周围的岩石颜色与旁边有极其细微的差别,仿佛是一块可以活动的机关暗门!
“看来,令堂并非偶然逃至此地。”顾衍之语气凝重,“她是循着某种线索,找到了这处隐秘的避难所,并拼死藏起了这块残图。而这后面…”他看向那暗门,“恐怕才是这‘幽冥敕所’真正核心的秘密所在。”
然而,此刻并非探索的时机。韩林氏命悬一线,必须立刻带她离开这极阴之地,再设法招魂续命。而且岸上还有尸傀和那邪鸟壁画虎视眈眈。
“我们必须立刻离开。”顾衍之果断道,“我先设法稳住令堂生机,然后寻路出去。”
他取出银针,快速在韩林氏几处大穴刺下,渡入纯阳法力,暂时护住她心脉不断。又取出最后一张固魂符,贴在她额头。
就在他施针完毕,准备背起韩林氏寻找其他出路时,那面暗门之后,毫无征兆地,突然传来了一声极其轻微的、仿佛什么东西被拖动的摩擦声!
声音很轻,但在死寂的洞窟中却清晰可闻!
顾衍之和韩素娘动作同时一僵!
难道这密门之后,也有东西?!
第十二章 密道残香引路遥
那一声来自暗门之后的摩擦声,让刚刚稍缓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起来! 顾衍之立刻将韩素娘母女护在身后,目光锐利地盯紧那面看似浑然一体的石壁,桃木短剑已悄然出鞘半寸,剑身之上微光流转。
韩素娘也吓得脸色发白,紧紧抱住气息微弱的母亲,不敢出声。
然而,那声响之后,暗门之后却再无异动,只有那缕檀香气味依旧丝丝缕缕地飘散出来,仿佛刚才只是错觉。
顾衍之不敢大意,凝神感知了半晌,确认门后并无明显的阴煞邪气或生机波动,这才稍稍放松。但那声异响绝非空穴来风。
他仔细观察那暗门周围的痕迹,发现门边地面有些许极新的、并非他们带来的水渍和刮擦痕迹,似乎不久前刚有人从此门出入过!
是敌?是友?还是…那送来警告信的第三方?
想到那张画着血瞳乌的警告信,顾衍之心头疑云更甚。对方似乎对此地颇为熟悉,既能惊走缉捕司的人,又能送来精准的警告,如今又在这绝险之地留下痕迹…他们到底意欲何为?
此刻并非深究之时。顾衍之尝试推动那面暗门,石门沉重,但并非无法开启。他运起内力,缓缓发力。
“嘎吱——”一声沉闷的摩擦声响起,石门竟真的被他推开了一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缝隙!
更加浓郁的檀香气味从门后涌出,同时还有一股微弱的气流拂面而来——门后有通道,而且空气流通,意味着很可能通向外界!
这无疑是绝处逢生之路!
“夫人,跟上!”顾衍之不再犹豫,率先侧身挤入门缝。门后是一条仅容一人通行的狭窄石阶,蜿蜒向上,深处一片漆黑,但空气明显清新了许多,那令人压抑的地底阴寒之气也淡了不少。
他返身回来,小心地将气息微弱的韩林氏背负在背上,用准备好的布带固定好。韩素娘紧随其后。
三人依次进入密道,顾衍之最后用力将石门重新合拢,隔绝了来自水潭方向可能存在的追击。
密道内漆黑一片,只能摸索着前行。石阶陡峭且湿滑,但好在并无岔路。顾衍之全神贯注,感应着气流方向和那缕若有若无的檀香指引。
向上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点微光!并非火光,而是清冷的、自然的月光!
出口近了!
三人精神一振,加快脚步。光线越来越亮,最终,他们走出了狭窄的洞口。
清冷的月光如水银泻地,洒落在身上。出口竟然隐藏在一处极其隐蔽的山壁裂缝之中,四周藤蔓垂落,将其遮挡得严严实实。放眼望去,他们已然身处紫云观后山的另一侧山腰,远远能望见山下洛京城的零星灯火。
终于逃出生天!
夜风拂过,带着山林特有的清新气息,令人恍如隔世。韩素娘双腿一软,几乎瘫坐在地,又是后怕又是庆幸,看着母亲苍白的面容,泪水再次涌出。
顾衍之将韩林氏小心放下平躺,再次检查她的状况。生机依旧微弱,但暂时稳定。他稍稍松了口气,但眉头并未舒展。
那暗门、那密道、那残存的檀香…这一切都显示,有一条神秘的线,一直在暗中若隐若现。对方是友非敌?那为何又用血瞳乌警告?他们救下韩林氏,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那块残图,又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引得各方势力觊觎?
他拿出那块从韩林氏手中取出的残图,就着月光仔细观看。那骷髅标记的位置,似乎还在他们方才所探区域的下方,更深的地底。那里又藏着什么?
就在他沉思之际,耳廓微动,敏锐地捕捉到山下远处,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训练有素的脚步声,正呈扇形向着他们所在的这片山域快速合围而来!人数不少,而且行动间带着明显的军伍气息!
缉捕司的人!他们竟然这么快就搜寻到这片区域了!
“不好!追兵来了!”顾衍之脸色一变,立刻背起韩林氏,“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得立刻下山,另寻安全之处!”
然而,下山的路似乎已被封锁。回头再看那密道出口,藤蔓掩映下,几乎与山壁融为一体,难以察觉。
追兵渐近,火把的光芒已经开始在林间闪烁。
进退维谷!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