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坎陷幽冥
第八章 链锁尸傀初现踪
那窸窣声越来越近,黏腻而拖沓,夹杂着细微的铁链摩擦石块的“咔啦”声,在死寂的洞窟入口处被放大,令人头皮发麻。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泥沼腐烂与金属锈蚀的恶臭,随着那声音的靠近而愈发浓烈地涌出洞口。
韩素娘吓得浑身僵直,死死捂住自己的嘴,才没有尖叫出声,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泪水无声滑落。
顾衍之眼神锐利如鹰,反手扣住了三枚刻有破煞符文的玉钱,另一只手悄然按在腰间的桃木短剑上。他呼吸压得极低,灵觉全力感知着洞口方向的动静。
来了!
一个模糊的黑影,缓缓地从那半人高的洞口探了出来!
借着一丝微弱的天光,勉强能看出那似乎是一个“人”的轮廓,但动作极其僵硬怪异,四肢着地,如同野兽般匍匐移动。它全身覆盖着一层黑乎乎的、湿黏的淤泥,看不清具体样貌,只能看到乱草般纠缠的毛发和一双……一双没有任何光彩、只有一片死白浑浊的眼睛!
最令人心悸的是,它的脖颈和手腕脚踝上,竟然都缠绕着粗重的、锈迹斑斑的铁链!铁链的另一端拖在身后,没入深不见底的黑暗之中,随着它的爬动,发出沉重而刺耳的摩擦声。
“尸傀!”顾衍之心中猛地一沉。这并非寻常僵尸,而是以邪术炼制,用铁锁困缚地脉阴煞之气驱动的怪物,通常用于守护极阴邪之地!这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此地绝非普通陵墓,而是一处进行过邪恶仪式的禁地!
那尸傀爬出洞口,僵硬的头颅极其缓慢地转动着,那双死白的眼睛似乎毫无目的地在周围扫视,鼻子微微抽动,像是在嗅着生人的气息。它移动过的地面上,留下了一道道湿滑腥臭的黏液痕迹。
韩素娘看到这非人之物,想到母亲可能就落入如此恐怖之地,恐惧与悲痛交织,身体抖得如同筛糠,几乎要昏厥过去。
顾衍之紧紧拉住她,示意她绝对不要发出任何声音。这尸傀感知似乎主要依靠声响和生气。
那尸傀在洞口附近徘徊了片刻,似乎并未发现隐藏在巨石之后的两人。它喉咙里发出一种类似风箱破漏般的“嗬嗬”声,然后竟又缓缓地、拖着那沉重的铁链,重新爬回了那黑暗的洞窟之中,窸窣声和铁链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深处。
直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彻底消失,又过了许久,顾衍之和韩素娘才敢缓缓松了口气,发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先…先生…那…那是什么怪物…”韩素娘声音破碎,几乎语不成调。
“守墓的邪物。”顾衍之面色凝重无比,“此地凶险异常,远超预料。夫人,你还要进去吗?”他必须再次确认她的决心。
韩素娘看着那黑黢黢、散发着死亡气息的洞口,眼中恐惧未消,但想到母亲,她猛地一咬牙,用力点头:“要!母亲若在里面,我岂能因惧而退!”
“好。”顾衍之不再多言,从随身布袋中取出两段红绳,上面系着铜铃和符箓,将一段递给韩素娘,“系在脚踝上,可一定程度上隔绝生人气息,避免被那些东西轻易察觉。但切记,进去之后,万不可发出过大响声,紧跟在我身后。”
他又取出几张绘制好的“阳炎符”握在手中,以备不时之需。
准备妥当,顾衍之再次晃亮火折子,当先弯腰,步入了那阴冷刺骨、恶臭扑鼻的洞窟。韩素娘紧紧跟在他身后,抓着符箓的手心里全是冷汗。
石阶湿滑黏腻,布满了青苔和不知名的黏液,向下延伸,深不见底。火光只能照亮脚下几步的范围,四周是粗糙开凿的岩石壁,上面那些诡异的刻痕在火光摇曳下,仿佛活物般扭动。
越往下走,空气越发阴冷潮湿,那铁锈和腐败的气味也越发浓重。除了两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便只有水滴从岩壁渗落、滴答在积水中的声音,更衬得此地死寂可怖。
向下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台阶终于到了尽头。前方出现了一条较为宽阔的甬道,甬道地面不再是石头,而是黑沉沉的、仿佛被血浸透后又干涸的泥土。两旁的岩壁上开始出现一些残破的壁绘,描绘的并非祥瑞仙佛,而是一些扭曲痛苦的鬼影、狰狞的异兽以及……祭祀屠杀的场景!壁画风格狂乱而邪恶,令人望之生畏。
顾衍之停下脚步,仔细查看壁绘,脸色越发难看。这些壁画内容,进一步证实了此地进行的绝非什么正道仪式。
就在这时,韩素娘忽然发出一声极低的惊呼,指着前方甬道拐角处的地面:“先生…你看!”
顾衍之循指望去,只见那黑泥地面上,赫然有着半个模糊的、较新的脚印!看大小和纹路,绝非刚才那尸傀所有,更像是……女子的绣鞋痕迹!
韩素娘激动得声音发颤:“是…是母亲的鞋印!她一定就在前面!”
第九章 血瞳乌影慑魂惊
发现母亲的脚印,让韩素娘精神大振,恐惧似乎都被冲淡了不少,她急切地想要向前冲去。
“且慢!”顾衍之却一把拉住了她,神色反而更加警惕。他蹲下身,仔细查看那半个脚印。脚印陷入泥中颇深,边缘有些拖沓模糊,显示出留下脚印之人当时要么步履蹒跚,要么…是被拖行而过!
而且,这脚印只有朝向深处的,却没有返回的!
“情况不对。”顾衍之压低声音,“令堂可能并非自主行走,小心有诈。”
他示意韩素娘跟紧,自己则更加小心地迈步,同时将灵觉提升到极致,感知着前方甬道的任何细微动静。
甬道向前延伸,变得更加曲折,壁上的邪异壁画也愈发密集和令人不适。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甜腻中带着腐朽的血腥味。
又转过一个弯,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天然石窟。石窟中央有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水潭,潭水死寂,不起一丝波澜,却散发着惊人的寒气。潭边散落着一些白色的东西,仔细看去,竟是些兽骨乃至…人骨的碎片!
而在水潭对面,靠着石壁的地方,竟然搭建着一座简陋的石头祭坛!祭坛上摆放着几件蒙尘的、样式古怪的黑陶器皿,坛身刻满了与洞口石碑相似的诡异符文。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祭坛正上方的石壁上,被人用某种暗红色的颜料,绘制着一只巨大无比、栩栩如生的飞鸟图案!那飞鸟展开双翼,姿态狰狞,一双眼睛硕大无比,正是用那种血红色的矿石镶嵌而成,在火折子的微光下,反射出幽幽的、如同凝视活物般的红光!
血瞳乌!放大了无数倍的血瞳乌!
韩素娘被那巨大的鸟眼盯得毛骨悚然,下意识地移开目光。
顾衍之却感到一股强大的、冰冷邪异的精神力量正从那壁画上弥漫开来,试图侵蚀他的神智。他立刻默念静心咒,稳住心神,同时将一张清心符拍在韩素娘后心。
“不要直视那鸟眼!”他低声警告。
两人绕开黑水潭,小心翼翼地向祭坛靠近。越是靠近,那股血腥味和邪异的精神压迫感就越强。
走到祭坛近前,才发现祭坛上除了那些陶器,还散落着几件东西——一支磨损严重的银簪(与韩素娘那支梅花簪样式不同)、一小块撕扯下来的灰色布料、以及…一滩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
“娘!”韩素娘看到那银簪和布料,正是母亲平日所用之物,再也抑制不住,悲呼一声就要扑上去。
就在她脚步迈出的瞬间!
“桀——!”
一声尖锐刺耳、完全不似人间生物的啼叫声,猛地从那血瞳乌壁画的方向炸响!那声音直刺灵魂,震得两人耳膜生疼,头脑发晕!
紧接着,那壁画上血瞳乌的眼睛,红光大盛!仿佛活过来一般,两道凝实的、充满恶意的红光从中射出,如同探照灯般扫向顾衍之和韩素娘!
被那红光扫中,顾衍之只觉得如坠冰窟,周身法力运转都瞬间滞涩了一下!韩素娘更是直接僵在原地,脸上血色尽褪,眼中充满了呆滞的恐惧,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幻象。
“不好!是慑魂邪术!”顾衍之心中大骇,强提法力,猛地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阳炎符向前打出!
“轰!” 符箓化作一团炽热的金色火球,撞向那两道红光,发出一声爆响,暂时阻隔了红光的照射。
几乎同时,周围阴影之中,传来数道铁链拖曳的“哗啦”声!不止一具尸傀被惊动了!
“醒来!”顾衍之趁机一把拉住几乎被吓傻的韩素娘,将一股温和的法力度入其体内,同时快速后退。
韩素娘猛地回过神,哇地一声吐出一口浊血,脸色惨白如纸。
而此刻,从石窟周围的几个黑暗洞穴中,摇摇晃晃地爬出了三具同样缠绕铁链、浑身污秽的尸傀,它们死白的眼睛齐刷刷地“盯”住了两人,喉咙里发出威胁的“嗬嗬”声,呈合围之势逼了过来!
前有邪鸟慑魂,后有尸傀围堵!境地瞬间凶险万分!
第十章 深潭照影现玄机
危急关头,顾衍之临危不乱。 他迅速判断形势,那血瞳乌壁画邪异非常,能直接攻击神魂,硬抗绝非上策。而三具尸傀动作虽僵硬,但力大无穷,且不畏普通刀剑,被合围之下极难脱身。
“走水边!”他低喝一声,拉着韩素娘疾步退向那寒气森森的黑水潭。
尸傀似乎对那水潭有所忌惮,逼近的速度稍缓,但仍执着地围拢过来,铁链拖地声刺耳嘈杂。祭坛方向上,那血瞳乌的眼睛红光再次开始凝聚,显然下一次攻击瞬息即至!
顾衍之目光飞快地扫过潭水及其周边。潭水死寂漆黑,深不见底,但靠近潭边时,他手中的罗盘指针却不再疯狂乱转,而是微微指向潭心方向,并发出一种奇异的、稳定的轻鸣。
“这潭水…有古怪?”他心念一动。寻常极阴之地,水潭更是阴煞汇聚之所,但此潭却隐隐透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平衡之气,竟能稍稍压制那血瞳乌的邪力?还是说,潭底另藏玄机?
眼看尸傀已逼近至三五步内,腥臭扑鼻,那血瞳乌的红光也即将再次射出!
顾衍之不再犹豫,猛地从袋中抓出一把特制的“雷火砂”,灌注法力,向前方尸傀和祭坛方向奋力撒出!
“噼里啪啦——!” 雷火砂撞在尸傀身上和地面,爆起一连串细小的电火花和灼热气浪,虽不能重伤尸傀,却成功地阻了它们一阻,也暂时干扰了红光的凝聚。
趁此间隙,顾衍之迅速对韩素娘道:“深吸一口气!”说完,不等她反应,便拉着她猛地纵身跃入了那漆黑冰冷的潭水之中!
“噗通!” 刺骨的寒意瞬间包裹全身,韩素娘被冻得一个激灵,险些呛水,幸好提前吸了口气,又被顾衍之牢牢拉住。潭水冰冷彻骨,且能见度极低,四周一片漆黑,只能感觉到水流缓慢的涌动。
奇怪的是,一入水,岸上尸傀那令人不安的“嗬嗬”声和铁链声仿佛瞬间被隔绝了,变得模糊不清。那血瞳乌带来的神魂压迫感也骤然减轻大半。
顾衍之催动法力,在周身形成一层薄薄的避水气罩,勉强撑开一点空间,同时晃亮了早已准备好的、用鱼鳔和特殊油脂制成的防水火折子。
微弱的火光在水下只能照亮很小范围。潭水并非死水,而是在缓慢流动。他顺着罗盘指引的方向,拉着韩素娘向下潜去。
下潜了约莫两三丈深,侧壁出现了一个隐蔽的洞口,水流正是从此处缓缓流出。洞口边缘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两人奋力游入那洞口,里面是一条向上的水道,游了不久,便感觉水位变浅,头部终于露出了水面。
“咳!咳!”韩素娘剧烈地咳嗽起来,冻得嘴唇发紫。
顾衍之举火四下照看,这里似乎是一处位于水潭下方的隐秘洞窟,空气虽然潮湿,却不再有那令人作呕的腐臭,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类似檀香的气息。洞窟不大,角落里堆着一些腐朽的木箱和散乱的陶片。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洞窟中央的一块较为平整的石台上,竟然盘腿坐着一个人!
那人背对着他们,身形瘦削,穿着深色的衣裙,头发灰白散乱,一动不动,仿佛早已坐化多年。
韩素娘顺着火光看去,待看清那衣裙样式和背影时,浑身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声音凄厉而颤抖,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恐惧:
“娘…娘亲?!是您吗?!”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