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巽风惊变
第四章 废陵秘语引杀机
“前朝废陵?僭越之物?”顾衍之的声音陡然压低,斋内的空气仿佛都因这几个字而变得更加凝滞沉重。灯焰不安地跳跃了一下,将他眼底的震惊清晰地映照出来。
那妇人,自称姓韩,名素娘,此刻已是泪落如雨,压低了声音,如同惊弓之鸟般颤声道:“是…家母信佛,常去紫云观敬香。三日前,她说观后山那片野桃林花开得怪异,秋日里竟反季盛开,便循着花径深入,不料在一处坍塌的坡坎下,发现了一个被乱石和荒草半掩的洞口,内有残破石阶深入地下…她大着胆子往下走了几步,借着火折子,看到甬道壁上似乎刻着非佛非道的诡异纹饰,深处…深处还隐约传来铁链拖曳般的异响…她心中害怕,不敢深入,慌忙退出。”
韩素娘喘了口气,脸上恐惧更甚:“回来当晚,母亲便心神不宁,私下对我说,她恍惚间在那洞口附近,瞥见半块埋在土里的残碑,上面似乎有‘僭制’、‘钦逆’等模糊字眼…她疑心那是前朝某位获罪皇族的秘密埋骨之所,其中或许藏有违禁之物。她本打算次日告知观中道长,或是…或是报官?可第二日一早她再去,就…就再也没有回来!”
顾衍之听完,沉默良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那坤宫空亡的铜钱微微颤动。秋日反季开花,乃是地气变异之兆;诡异纹饰、铁链异响、僭逆碑文…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极其不祥的可能——那并非普通废陵,而是一处被刻意遗忘、镇压着极大怨恚或秘密的凶地!坤土空亡,藏阴纳秽,再契合不过。
“夫人,你母亲发现此地后,可曾告知旁人?或者,有无什么异常之人出现在你们家附近?”顾衍之追问,他想起卦象中官鬼爻的强势。
韩素娘努力回想,忽然脸色一变:“有!母亲发现洞口的当晚,家中似乎有被翻动的痕迹,但并未丢失财物…第二日母亲出门后,有几个陌生货郎在巷口徘徊,眼神…眼神不像寻常买卖人…”
果然!顾衍之心头一沉。韩母的发现,恐怕早已惊动了某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她的失踪,绝非意外,很可能是被灭口或囚禁!而京兆府缉捕司的人直奔韩素娘而来,目的恐怕不是为了寻人,而是为了斩草除根,或者通过她找到其母可能留下的什么线索!
这潭水,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浑!
“先生,求您救救家母!她定然还困在那可怕的地方!”韩素娘哀哀哭泣,便要下跪。
顾衍之连忙扶住她:“夫人不必如此。卦象显示令堂生机未绝,但空亡之地,凶险异常,且已有强权介入,此事棘手无比。”他目光扫过窗外依旧未停的雨幕,决断道:“今夜你绝不能回家。缉捕司的人找不到你,必会在你家附近布控。你且在我这斋中后院暂避一宿。”
他起身,从书架深处取出一个不起眼的陶罐,倒出些许暗黄色的粉末,绕着斋堂门窗细细洒了一圈,一股极淡的草药清香弥漫开来,隐隐将斋内气息与外界隔绝。
“这是‘避影香’,能暂掩生机气息,寻常追踪之法难以察觉。”顾衍之解释道,又取出一道折成三角的黄符递给韩素娘,“贴身放好,可安神定魄,抵御阴煞。”
安置好惊魂未定的韩素娘,顾衍之重回案前。卦象依旧,坤宫空亡如一口深井,吞噬着所有光明。但此刻,在那虚无之中,他仿佛能看到一丝微弱的、属于韩母的生命气机,如同风中残烛,在那黑暗的地下艰难闪烁。
官鬼爻依旧虎视眈眈,但代表西南方位的爻位,却隐隐透出一丝巽风之象——风入地户,暗流涌动,预示着变化将生。
风雨未停,杀机已布。这洛京城西南一隅的夜空下,一场围绕空亡废陵的暗斗,才刚刚开始。
第五章 夜雨暗窥踪迷离
秋雨,淅淅沥沥,未有停歇之意,反而更添了几分绵密。 “易渊斋”后院一间狭小的客舍内,油灯如豆。韩素娘和衣躺在窄榻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声响,每一滴都像是敲在她紧绷的心弦上。手中紧紧攥着那枚三角黄符,冰凉的符纸似乎真的带来一丝奇异的心安,让她惊涛骇浪般的心绪稍稍平复。前院斋堂隐约传来极轻微的走动声和翻阅竹简的窸窣声,那位年轻的顾先生并未歇息。
前院斋堂。 顾衍之并未再看卦盘。他静坐灯下,双目微阖,但灵觉早已如蛛网般悄然蔓延出斋堂,感知着周遭数十丈范围内的风吹草动。避影香的药力形成一层薄薄的屏障,护持着这小片天地。
约莫子时前后,雨声中,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与雨水落地声融为一体的异响,触及了他的灵觉边缘——那是瓦片被极其轻巧的脚步踩压发出的细微呻吟,来自斋堂屋顶!
来了!顾衍之眼皮未抬,心中冷笑。缉捕司的人果然去而复返,明搜不成,便来暗探!
那脚步声在屋顶停留了片刻,似乎在仔细倾听下方的动静。斋堂内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响和顾衍之均匀悠长的呼吸声,听起来与寻常深夜独坐无异。
片刻后,脚步声极其缓慢地移动,向后院方向掠去。
顾衍之心中一动,指尖在袖中扣住了一枚玉钱。对方目标是探查韩素娘是否藏匿于此!
然而,就在那暗探的气息即将接近后院客舍时,异变陡生!
另一道截然不同的气息,如同鬼魅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街对面的屋脊之上!这道气息更加飘忽、阴冷,带着一种非人的死寂感,竟巧妙地利用了风雨之势,将其自身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这道阴冷气息的出现,显然也出乎屋顶那暗探的意料。顾衍之清晰地感知到那暗探的脚步猛地一滞,呼吸瞬间屏住,充满了惊疑和警惕!
紧接着,一道极其细微的破空声响起,尖锐刺耳,绝非雨声!
屋顶的暗探闷哼一声,气息骤然紊乱,似乎吃了暗亏。随后便是衣袂带风之声急速远去,伴随着一声压抑的、充满惊怒的低喝:“什么人?!”
那后来出现的阴冷气息一击得手,却并未追击,也未停留,如同来时一般诡异地消散在雨幕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街面上,只余风雨声,以及那缉捕司暗探狼狈远遁的微弱动静。
斋堂内,顾衍之缓缓睁开了眼睛,眸中精光闪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突然出现的第三方,是谁?其气息阴冷死寂,绝非善类,出手目的似乎只是为了惊走缉捕司的暗探,是在…暗中保护“易渊斋”,还是另有所图?
卦象中那巽风之象再次浮现脑海——风不止带来变化,更带来未知与诡谲。这潭水,越来越浑了。
他起身,悄无声息地来到后院,客舍内的韩素娘似乎因极度疲惫已然睡去,并未被方才屋顶的短暂交锋惊动。他仔细检查了避影香的结界,完好无损。
回到斋堂,他沉吟片刻,从案几抽屉深处取出一枚巴掌大小、色泽深沉的龟甲,甲上纹路天然构成一个古老的雷纹。他将龟甲置于卦盘坤宫方位之上,低声诵念了几句咒诀。
龟甲上微光一闪即逝。
此为“镇地术”,能暂时加固地气,屏蔽一定范围内过于强烈的阴煞窥探。无论那第三方是友是敌,其气息中的死寂之感都让他心生警惕。
风雨夜,暗潮汹涌。洛京城的棋盘上,似乎不止官家与平民两方对弈。那空亡废陵之中,究竟埋藏着什么,竟能引来如此多的目光?
第六章 残碑蚀字辨伪真
一夜风雨飘摇,终在天明前渐渐止歇。 晨曦微露,透过窗纸,带来些许朦胧的光亮。韩素娘几乎一夜未眠,早早便起身,坐在榻边,神情憔悴却带着一丝急于寻求答案的焦灼。
顾衍之推开斋门,清冷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落叶的湿润气息涌入。街道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仿佛昨夜惊心动魄的一切都只是幻觉。但他知道,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
“夫人,休息得可好?”他温声问道。
韩素娘摇摇头,起身急切道:“先生,我一刻也等不了了!求先生助我,去那西南郊外,寻我母亲踪迹!”她眼中布满血丝,显然母亲安危已让她心如油煎。
顾衍之沉吟片刻,道:“夫人稍安。贸然前往,无异自投罗网。昨夜已有两拨人马来探,想必那紫云观左近,早已是龙潭虎穴。我们需做些准备,并需知己知彼。”
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略显古旧的《洛京地理志》,快速翻到西南郊外山峦图志部分,又找出一些关于前朝典制、陵寝规制的杂书。
“夫人,你仔细回想,令堂提及的那半块残碑,除‘僭制’、‘钦逆’外,还可有其他字迹?任何细微之处都可能至关重要。”
韩素娘凝神苦思,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母亲当时惊恐,说得模糊…似乎…似乎还有一个‘敕’字,但残缺不全…还有…碑文右下角,好像刻有一种从未见过的鸟形图案,眼睛处是红色的…”
“敕”字?鸟形图案?红眼?
顾衍之目光一凝!前朝获罪皇族,碑文岂敢用“敕”?那通常是御赐、敕建之意。而红眼的鸟形图案…他迅速翻阅手中典籍,终于在一本野史旁注中看到一段记载:前朝哀帝昏聩,晚年宠信妖道,曾密令工匠铸造一种“血瞳乌”作为某秘密工程的标识,乌眼以朱砂混入陨铁点缀,象征“窥破幽冥”…
僭制、钦逆、敕、血瞳乌…这些矛盾的线索交织在一起,指向一个更加骇人听闻的可能——那或许根本不是什么获罪皇族的废陵,而是一处由昏君暗中敕建、进行某种邪恶秘仪的禁忌之地!其僭越之处,恐怕远超礼制,涉及鬼神!
正因为如此,它才必须被彻底掩盖,任何知情者都要被清除!韩母的失踪,缉捕司的介入,甚至昨夜那诡异的第三方…都有了更合理的解释。
“事情比想象的更复杂。”顾衍之合上书卷,面色无比凝重,“那地方,大凶大险,远超寻常墓穴。夫人,你确定要去?”
韩素娘脸色苍白,身体微颤,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为人子女,岂能因凶险而弃母亲于不顾?纵是刀山火海,也要去!”
顾衍之看着她眼中那份决绝,点了点头:“既如此,我们便需筹划周全。白日目标太大,我们傍晚动身。我需要准备一些东西,夫人你也需换身便利衣裳。”
他取出罗盘,再次校准西南方位,坤宫空亡之气依旧,但那丝巽风之象更明显了,预示着傍晚时分或许会有变故,利于行动。
整整一个白天,“易渊斋”门窗紧闭。顾衍之在内堂准备符箓、法器、解毒丹丸等物。韩素娘则坐立不安地等待着。
夕阳西下,天色将暗未暗之时,顾衍之递给韩素娘一套深灰色的粗布衣裳:“换上吧,便于行动。”
正当韩素娘转入后室更换衣物,顾衍之准备最后检查一遍随身物品时,街角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和孩童的嬉笑声。
一个约莫七八岁、衣衫褴褛的小乞儿蹦跳着跑到“易渊斋”门口,手里捏着一个脏兮兮的、折叠起来的纸方,探头探脑地朝里望了望,然后一扬手,将那纸方扔过门槛,便飞快地跑开了,消失在暮色里。
顾衍之眉头一皱,走上前拾起那纸方。打开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一个简单的图案:一座山,山腰处有一个醒目的黑点,旁边标注着两个字——“勿往”。
图案下方,还画着一只极其简略的鸟,鸟的眼睛位置,点着一个刺目的红点!
血瞳乌!警告勿往?
顾衍之握着这张突如其来的警告信,心中波澜骤起。这送信之人,是昨夜那诡异的第三方?他们为何既要惊走官差,又出言警告?这到底是善意提醒,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威胁恐吓?
空亡之局,愈发迷雾重重。
第七章 巽风送煞入凶墟
暮色四合,洛京城华灯初上,西南郊外却是另一番景象。 天色迅速暗沉下来,最后一抹晚霞的余晖被远处起伏的山峦吞噬,只留下青灰色的、阴郁的天幕。白日里尚显清幽的山道,入夜后便显得格外荒凉僻静,风声穿过林隙,带起呜呜咽咽的异响。
顾衍之和换好粗布衣裳的韩素娘,避开官道,沿着一条樵夫踩出的狭窄小径往紫云观后山行去。韩素娘紧张地跟在顾衍之身后,深一脚浅一脚,不时惊恐地四下张望,仿佛黑暗中随时会扑出什么怪物。
顾衍之手中托着那面罗盘,指针微微颤动,始终指向西南坤位。越靠近后山,指针的颤动便越发明显,甚至偶尔会发出极轻微的“嗡嗡”声。空气中的气息也开始变得不同,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令人胸闷的土腥气和一丝难以言喻的陈旧腐朽感。
“巽风送煞…”顾衍之低声自语,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风从东南而来,吹入西南山坳,本该带来生气的风,在此地却裹挟着地底弥漫出的煞气,更添了几分阴寒。
根据韩素娘的回忆和地理志的比对,那处野桃林就在紫云观后山一条荒废的溪谷旁。两人摸黑前行了约莫半个时辰,眼前果然出现一片影影绰绰的桃林。此时已是深秋,本应枝叶凋零,但这片桃林竟真的如韩母所说,枝头上零星挂着一些不合时宜的、颜色妖异的粉红色花朵,在暮色中看起来格外诡异。
“就…就是这里…”韩素娘声音发颤,指着桃林深处,“母亲说,那洞口就在林子尽头,靠近一处断崖的地方。”
顾衍之示意她噤声,从怀中取出两片柚子叶,在自己和韩素娘眼前轻轻擦过,低诵:“开眼识真,破妄见虚。”
眼前景象微微一晃,似乎清晰了不少。只见那桃林之中,弥漫着极淡的、如同薄纱般的灰色瘴气,正是地煞外溢的表现。而在林深处,一股更浓重的、几乎凝成实质的黑气,正从某个地方丝丝缕缕地向外渗出。
“跟紧我,屏住呼吸,尽量不要吸入这些瘴气。”顾衍之将一枚药丸塞给韩素娘含住,自己则当先向那黑气源头走去。
拨开层层枯枝与妖异的花丛,果然在一处隐蔽的断崖下方,看到了那个被乱石和荒草半掩的洞口。洞口约有半人高,里面黑黢黢的,深不见底,一股阴冷潮湿、带着浓重土腥和铁锈味道的气息从中扑面而来。洞口边缘的石壁上,依稀能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刻痕,并非寻常花纹,扭曲盘绕,透着一股邪气。
而就在洞口不远处,泥土中半埋着半块断裂的石碑,只露出小半截。顾衍之蹲下身,拂去泥土,借着微弱的天光,看到上面残存着几个凿刻深深的古字:“…敕…幽冥…”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眼睛处似乎曾镶嵌过红色矿石的飞鸟图案痕迹!
“是这里了…”韩素娘激动又恐惧,压低声音道。
顾衍之面色凝重地点点头。他取出火折子晃亮,凑近洞口。火光只能照亮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入口处几步的距离,可见粗糙开凿的石阶向下延伸,很快便没入黑暗中。那冰冷的、带着铁锈和腐朽气息的风,正是从深处吹拂上来。
他捡起一块石子,轻轻投入洞中。 石子沿着台阶向下滚动,发出“咔啦咔啦”的声响,声音由近及远,最终…似乎落入了水中,传来一声轻微的“噗通”声。
回音悠长,显示这地下空间远比想象中更深更广。
就在石子落水声传来的刹那,顾衍之手中的罗盘指针猛地疯狂旋转起来!与此同时,洞窟深处,隐约传来一声极其轻微、却让人毛骨悚然的“哗啦”声,像是…某种沉重的铁链被拖动了?
韩素娘也听到了那声音,吓得猛地抓住顾衍之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他肉里。
顾衍之迅速收起罗盘,熄灭火折子,拉着韩素娘迅速退后几步,隐在一块巨石之后,屏息凝神,仔细倾听。
洞内再次恢复了死寂,只有那阴冷的风不断涌出。
但那死寂并未持续多久。 一阵极其轻微、却明显不同于风声的窸窣声,从洞窟深处由远及近传来…越来越清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沿着那湿滑的石阶,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爬上来!
(第二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