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七十七)
——淮河湿地:自然的呼吸
□ 童年(安徽)
1
晨露挂在芦苇尖
就像神撒下的碎银
映着初升的朝阳
把湿地,染成金黄色
每颗都裹着,夜的寂静
和淮河,未说的温柔
风来,它便轻轻坠落
融进淤泥,像在
给大地,递上早安的信笺
带着神性的光,唤醒
泥里的陶片,水底的鱼
2
浅滩是淮河伸出的手
温柔地,托着水鸟的足迹
每道波纹都走得缓慢
像在尊重土地的呼吸
贝壳,半露在泥里
像神埋下的,时光的印记
阳光穿过水面时,会
把光的碎片,铺在滩涂
让每粒沙,都带着
敦厚的暖,诉说着
这片土地,永恒的诚意
3
蒲草在湿地里,长得敦实
根须紧紧抱着淤土
像在守护大地的根系
穗子垂着,带着谦逊的姿势
风来,便轻轻摇晃
不张扬,却自有神性
它曾为先民遮过风雨
如今,仍为水鸟
撑起小小的阴凉
把所有温柔,都藏进
绿色的脉络里,悄无声息
4
水鸟的叫声,很柔很轻
像神的絮语落在湿地
每声都带着纯净的心意
它们掠过水面,不惊扰
水底的鱼,也不碰碎
晨露的梦呓
累了,便落在芦苇上
梳理羽毛,眼神安静
像在聆听淮河的心迹
把神性的宁静,撒在
这片充满呼吸和筋劲的土地
5
淤土是敦厚的,把
所有故事,都埋进怀里
不抱怨,不张扬
只默默滋养,芦苇与蒲草
青铜的锈,陶片的纹
都在它的温柔里,慢慢沉淀
它像神的掌心,托着
淮河的记忆,每粒沙
都带着大地的温情
让来到这儿的生命,都能
找到回家的路径
6
星子落进露水里
便有了神性的晖光
芦苇举着这小小的灯
把湿地的夜,照得
温柔又靓丽
风来,灯影摇曳
像在练神的舞艺
露水不慌不忙,等着
朝阳来接,把星的碎片
还给天空,只留下
沾在芦苇上的,敦厚的湿
证明夜曾有过的
神祗般的相遇
7
深潭在湿地深处
像神睁开的眼睛
水面平静,藏着
不为人知的些许深邃
鱼群在里面,缓慢游戏
像在遵循神的指引
阳光照不进潭底
却能让水面,泛着
温润的诗意,像在
诉说,藏在深处的
敦厚与慈悲,让每个
靠近的人,都心生安静
8
荻花在秋水里,开得柔软
像神织的白纱巾
轻轻覆在湿地
不浓烈,却有绵长的醉意
风来,便跟着涌流
把温柔,撒向水面
它不与其他花草争艳
只默默陪着,淮河的潮汐
把神性的宁静,藏进
白色的絮里,当絮飘落
便像神的祝福语,落在
淤土上,落在水洼里
9
石卵在浅滩上,被磨得圆润
像神的念珠,带着
岁月的神韵,它们躺在那里
不说话,却见证了
淮河数千年的呼吸
水来,便被轻轻裹紧
水去,便露出
敦厚的轮廓,每道纹理
都藏着,神的旨意
让每个看见它的人,都能
感受到,大地的沉浸
10
暮色里的湿地,很静
像神收起了尘世所有喧嚣
芦苇的影子慢慢融进
夜色里,水鸟归巢
只留下,湖面里漂泊着的
神性的絮语
淮河在暮色里,流得更缓
像在梳理经年的记忆
把敦厚的暖,撒在
湿地的每个角落,让
即将来临的夜,也充满
温柔的呼吸
11
浮萍在水面,轻轻漂移
像神撒下的绿色的星
从不执着于固定的土地
却始终,跟着淮河的日历
每片都带着,随遇而安的
敦厚,也藏着
鲜为人知的神秘
它为小鱼,遮过烈日
也为水鸟,提供过
短暂的栖息地,把
微小的温柔,都融进
流动的时光里,默默无语
12
夜雾裹着湿地,像神的
披风,温柔又神秘
所有景物都变得朦胧
却更显示出敦厚与诗意
芦苇在雾里,只露剪影
像神的使者,呵护着
这片土地的寂静
水鸟的梦,藏在雾气里
鱼的呼吸,也变得轻盈
夜雾像在,给湿地
盖上神圣的印信,让
每个圣洁的生命,都能在
温柔里,安稳地呼吸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