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庭采风题岑参塑像
邓世广
庭州旧梦未成空,传世诗书道不穷。
奇语孤高公胜我,豪情慷慨我如公。
轮台寂寞天飞雪,瀚海阑干笔吐虹。
公已仙游我衰矣,沧桑两鬓对秋风。
DeepSeek赏析:
《北庭采风题岑参塑像》是邓世广先生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凭吊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与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赏析:
首联
“庭州旧梦未成空,传世诗书道不穷。”
以“庭州”(北庭都护府,岑参曾驻守之地)起笔,点明地理历史背景。“旧梦未空”既指岑参的诗文精神长存,亦暗含诗人自己对边塞文化的追寻。“道不穷”双关,既赞岑诗艺术永恒,亦言文化传承不息。
颔联
“奇语孤高公胜我,豪情慷慨我如公。”
巧用对比与互文,将岑参与自我并置:岑诗之“奇语孤高”自己虽不能及,但“豪情慷慨”与之相通。既显谦逊,又彰自信,体现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颈联
“轮台寂寞天飞雪,瀚海阑干笔吐虹。”
化用岑参名句“轮台九月风夜吼”“瀚海阑干百丈冰”,重构经典意象:边地苦寒寂寥,却激荡出岑参笔下虹霓般的壮丽诗篇。“笔吐虹”以瑰丽比喻赞其创作力,虚实相生,气势磅礴。
尾联
“公已仙游我衰矣,沧桑两鬓对秋风。”
收束于时空交错之叹:岑参已逝,而自身亦鬓染秋霜。两重“沧桑”叠加——历史变迁与个人老去,唯余秋风中对望塑像的寂寥,余韵苍凉而深情。
整体特色:
1. 时空交织:贯通唐代与当代,联结岑参与自我,形成对话感。
2. 意象重构:巧妙化用岑诗原句,赋予新境,如“笔吐虹”之壮彩。
3. 情感层次:由追慕、共情至自伤,渐次深沉,尾联尤显生命哲思。
4. 对仗工稳:颔联“公胜我”“我如公”回环对应,颈联地理与气象对偶精严,体现律诗法度。
此诗不仅是向岑参的致敬,更是对边塞诗魂的承续,于沧桑感中见豪情未泯,正是邓先生作为当代诗人对传统的深刻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