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植迁亿行”考察交流活动开幕式上的致辞♥
★文/曾明红
(赣州市南康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
尊敬的萧剑慧董事长、李薪平总经理,
尊敬的胡燕锋主席及大余县文化界各位同仁,
南康个私经济协会的企业家代表们,
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这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里,我们齐聚大余,共同参加广州植迁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大余运营中心主办的“健康中国·植迁亿行”主题考察交流活动。首先,我谨代表南康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及党支部,预祝活动成功举办!向精心筹备本次活动的植迁亿生物团队致以诚挚感谢!向大余县作家协会、电影《梅岭之恋》主创团队的作家艺术家以及各界嘉宾表示敬意!
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次健康产品的品鉴之旅,更是一场政企学研深度对话、民营经济与生物科技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康养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赣南地区坐拥生态资源禀赋与政策红利,大余县更是以打造“粤赣边际康养经济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探索生物科技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路径。而南康作为“中国实木家居之都”“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民营经济活跃,产业基础雄厚,正迫切寻求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此次植迁亿生物搭建的交流平台,恰逢其时。它让我们看到:健康产业不是单一赛道的竞争,而是“生物科技+民营制造+文化创意”的生态共建。从牡丹亭酒的药食同源创新,到智慧康养系统的5G物联网应用;从客家围屋康养民宿的改造,到电影IP与文旅基地的联动——这背后,是科技赋能的“硬实力”与文化点亮的“软价值”的完美结合。
作为南康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的带头人,我深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家具制造如何融入健康元素?电子信息产业能否开发智能康养设备?现代农业怎样与药膳产业对接?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今天的活动中。
植迁亿生物展示的透骨通祛痛膏、智慧康养数据平台等技术成果,为我们打开了“健康+制造”的想象空间。例如,南康的家居企业可探索研发具有理疗功能的智能床垫,电子信息企业可联合开发健康监测穿戴设备,让“南康制造”从功能型向健康型升级。
大余县作家协会与电影团队的参与,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化IP对康养经济的赋能作用。南康的民营企业家们不仅要会做产品,更要学会“讲好品牌故事”。未来,我们可与大余文化界合作,将客家文化、红色基因融入健康产品设计,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赣南康养品牌”。
植迁亿生物解读的《江西省“十四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大余县提供的税收减免、用地支持等优惠政策,为企业家们吃下了“定心丸”。南康个私经济协会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会员企业与植迁亿生物在大余康养基地建设、健康产品代工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今天的活动,是南康与大余“山与山相望、水与水相连”的生动写照,更是民营经济与生物科技、文化创意“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通”的务实行动。在此,我提出三点倡议:
其一,做健康产业的“践行者”。
希望南康的企业家们以开放姿态拥抱健康经济,主动对接植迁亿生物的技术资源,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上敢为人先,共同打造“赣南健康产业集群”。
其二,做跨界融合的“推动者”。
呼吁大余县作家协会、电影团队与南康企业深化合作,将康养基地纳入文化创作素材库,通过文学、影视作品提升项目影响力,助力大余打造全国知名的文旅IP。
其三,做区域协同的“联结者”。
南康个私经济协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与大余县、植迁亿生物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组织考察交流、项目对接,推动“康养+家具”“康养+电子”“康养+文旅”等跨界项目落地,为赣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各位嘉宾、朋友们!
从章江之畔的牡丹亭酒香,到桃花岛上的森林疗愈步道;从岭南百草养生堂的智慧康养系统,到客家围屋的康养民宿——今天的每一处场景,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跨界融合是未来方向。
南康个私经济协会愿与植迁亿生物、大余县文化界及各界同仁携手,以“科技为笔、文化为墨、合作为纸”,共同绘就赣南康养经济的壮美画卷!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兴旺!谢谢大家!
2025年9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