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古寺钟声
赵青阳云游至终南山深处,听闻一座千年古寺近来钟声异常。寺中僧人说,每至子夜,寺钟不敲自鸣,声震山谷,伴有诵经之声,却不见人影。
"此非吉兆。"赵青阳夜宿寺中,果然在子时听到钟声自鸣。他持风水天心镜照去,见钟楼处金光缭绕,隐约有高僧虚影。
寺中老住持道出缘由:百年前,寺中一位高僧为镇山中毒龙,舍身入灭,魂魄附于寺钟之上。如今毒龙将醒,故钟声自鸣示警。
赵青阳勘察山势,发现地脉确有一处污秽之气蔓延,草木枯黑,山泉泛毒。循迹至一幽深洞穴,腥风扑面,隐隐传来龙吟之声。
"毒龙苏醒,必为祸人间。"赵青阳决意除害。但毒龙乃天地戾气所化,寻常方法难以消灭。
他在古寺藏经阁中找到记载:需以"净世梵音"超度毒龙戾气。但施展此术需三位高僧合力,如今寺中无人能胜任。
关键时刻,风水天心镜显现奇能:镜中走出三位高僧虚影,正是寺中历代高僧残留的法身!三僧与赵青阳合力,在毒龙洞前布下"金刚伏魔阵"。
子夜时分,毒龙出洞,黑气冲天。赵青阳引动阵法,三僧虚影诵经,梵音阵阵。毒龙痛苦翻滚,戾气渐消。最后时刻,毒龙化作一黑衣少年,跪地痛哭:"我本山灵,因人类破坏山脉,怨气缠身,方成毒龙。"
赵青阳叹道:"因果循环,皆有定数。今你戾气已消,可重入轮回。"
超度毒龙后,寺钟恢复正常。山中枯木逢春,浊泉复清。赵青阳在寺中设下护山法阵,防止戾气再生。
第六十七章 古城迷局
西北边陲有座千年古城,近日出现异象:城中街道自行移动,房屋位置变幻,居民常常迷路。甚至有人清晨出门,晚上找不到回家的路。
赵青阳受邀前往。入城即感气场诡异,街道布局暗合奇门遁甲,却被人为打乱重组。风水天心镜照出真相:整座古城竟是一个巨大的风水迷局!
当地老人说,古城下埋着先祖留下的宝藏,为防外人盗取,设下此迷阵。但近来迷阵失控,连自己人都被困住。
赵青阳发现,迷阵核心在城中央的古塔。塔中藏有一面"风水罗盘",掌控全城布局。但罗盘被人转动,导致迷阵紊乱。
更棘手的是,塔中机关重重,步步杀机。赵青阳凭借风水术,艰难通过"九宫八卦阵"、"五行生死门",终于来到塔顶。
只见一个白发老者正在疯狂转动罗盘,口中念念有词:"都要死!都要为我的家人陪葬!"
原来他是古城原住民,家人因宝藏秘密被害,故要让全城陪葬。
赵青阳劝道:"冤冤相报何时了?让无辜者偿命,你的家人在天之灵能安息吗?"
老者怔住,老泪纵横。赵青阳趁机稳住罗盘,迷阵渐定。但他发现更深层的问题:古城建在一处古战场之上,地底怨气才是迷阵失控的根源。
他联合全城居民,举办法事超度亡魂,并在城四周埋下"镇煞柱"。迷阵终于彻底平息,街道恢复原状。
老者幡然醒悟,主动说出宝藏真相:所谓宝藏,实为先祖留下的治沙秘术。赵青阳将其公之于众,造福整个西北。
第六十八章 镜花水月
江南水乡有个"镜湖",近来出现奇景:湖面如镜,倒映出的却不是现实景象,而是过去或未来的片段。有人看见已故亲人,有人看见未来灾变,引发恐慌。
赵青阳勘察发现,湖底埋有一面"时空镜"碎片,导致湖水产生异变。更麻烦的是,有人利用此镜碎片,制造幻象迷惑百姓,骗取钱财。
他潜入湖底,找到镜片所在。却发现一个神秘教派正在举行仪式,试图完全激活镜片力量。
"住手!时空之力岂是凡人能掌控的?"赵青阳阻止道。
教主冷笑:"我等要建立永恒神国,让信众永生极乐!"
赵青阳发现,所谓"神国"实为镜花水月,信众被吸走精气,成为行尸走肉。他破除法坛,与教主展开斗法。
教主能操控幻象,制造出赵青阳最恐惧的景象:家人遇险,师友背叛,甚至重现当年林家害赵家的场景。
但赵青阳心志坚定,看破虚幻:"过去已逝,未来未至,唯有当下真实!"
他以风水天心镜反照幻象,镜片之力反噬教主。教主在真相之光中看清自己的疯狂,幡然醒悟。
赵青阳取回镜片,但发现湖水的异变并未停止。原来镜片只是引子,真正的原因是湖底有一条地脉裂缝,正在泄露时空能量。
他布下"时空封印阵",请来明月相助。明月以通灵之体安抚躁动的时空能量,终于将裂缝封印。
湖面恢复平静,倒映出真实的蓝天白云。赵青阳将镜片交给官府保管,并告诫:"镜花水月虽美,终是虚幻。珍惜现实,方得真谛。"
第六十九章 血月之劫
天现异象:血月当空,持续三夜。民间传言这是大凶之兆,必有灾祸。果然,血月期间,多地发生惨案:牲畜发狂,人群躁动,甚至出现吸血事件。
赵青阳夜观天象,发现血月并非自然现象,而是有人布下"血月大阵",吸取月华修炼邪功。
循着阵法痕迹,他找到一处荒废古观。观中阴气森森,一个红衣女子正在月下作法,身后躺着数具干尸。
"以人命修炼,天理难容!"赵青阳怒斥。
女子转身,面容美艳却狰狞:"我本良家女,被负心人所害,含冤而死。今日便要天下负心人偿命!"
原来她怨气不散,修炼成血月妖姬。赵青阳虽同情其遭遇,但不能纵容害人。
两人在月下斗法:妖姬操控血月光华,化作利刃;赵青阳引动星辰之力,形成护盾。激战间,妖姬使出绝招"血月迷心",让赵青阳看见自己最愧疚的往事。
但赵青阳坦然面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他的正气克制了邪术。妖姬受创,怨气稍减,露出原本清秀面容:"若早年遇到先生,或许不会至此..."
赵青阳超度其怨气,助她重入轮回。但血月大阵仍在运转,必须破阵。
他发现阵眼设在古观地宫,需要至亲之血才能破除。而妖姬唯一的亲人,竟是当地一个书生。
书生得知真相后,毅然滴血破阵。血月渐退,天地重光。
赵青阳感叹:"怨怨相报,唯有爱与宽恕能化解。"
第七十章 天人五衰
赵青阳感到自身精气日渐衰退,推演之下大惊:这不是普通衰老,而是"天人五衰"之兆——修行者大限将至的征兆。
他静坐内观,发现原因:多年来调理风水,化解煞气,承担了太多天地反噬之力。如今业障爆发,五衰显现。
"师父!"明月泪流满面,"定有解救之法!"
赵青阳却淡然:"万物有生有灭,此乃天道。我能以微薄之身服务苍生,已无遗憾。"
但他最放心不下的是风水天心镜。此镜关系天下气运,必须找到合适的传承人。
他设下三重考验:一考心性,二考智慧,三考德行。众多候选者中,只有三人通过前两考。
最终考验在泰山之巅举行。赵青阳给出最后一个问题:"若得宝镜,当如何用之?"
一人答:"当平定天下,成就霸业。" 一人答:"当隐修悟道,追求长生。" 最后一人是明月,她答:"当服务苍生,传承智慧。"
突然天现异象,雷电交加。前两人慌忙躲闪,唯有明月挺身护住赵青阳和宝镜。
雷电过后,明月手中多了一枚玉佩——正是天心镜所化。
赵青阳欣慰道:"宝镜择主,非因能力,而在其心。你心怀苍生,当得此镜。"
他最后传授《风水秘诀》终极奥义:"风水至极,无招无式;天地万物,皆为镜鉴。切记:宝镜是工具,人心才是根本。"
交代完后事,赵青阳盘坐峰顶,含笑而逝。身体化作点点金光,融入天地。
明月持镜而立,泪水中带着坚定:"师父,弟子定不负所托!"
新的传承,就此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