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的月光
文/林嘉淇
暮色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墨色绸缎,缓缓地覆盖了大地。我站在南阳城西的一处高坡上,晚风裹挟着秋意,吹拂过脸颊,带来了一丝丝凉意。目光所及,是一片朦胧的村落,在渐浓的夜色里,像是一幅水墨画。而我的思绪,却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回到了那个只属于百里奚的春秋时代。
据说,这里曾是百里奚生活过的地方。想想那年,他也不过就是虞国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怀揣着经世济民的理想,却在乱世中,如同一叶扁舟,漂泊无依。虞国的灭亡,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雨,将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打乱。此后,他成了俘虏,作为陪嫁的奴隶,被送往了秦国。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屈辱与无奈?我仿佛能看到,那是在颠簸的路途上,他望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眼神里满是迷茫与不甘。
后来,他逃离了那个曾让他心有不堪的地方,一路辗转,去到了楚国的边境,靠着牧牛勉强糊口。我能想象到他穿着粗布衣裳,在田间地头,与牛群作伴,晨间的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可即便如此困顿,他眼中的光芒,依旧从未熄灭。那是他对知识的渴求,是对理想的坚守,就像暗夜里的一点星火,微弱却执着。
秦穆公乃是他的伯乐,他听闻百里奚的贤能,用五张黑羊皮将他从楚国赎回。当百里奚再次踏入秦国的土地,却已是白发苍苍。而这次,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奴隶,而是秦国即将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
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百里奚,在如此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始终没有放弃?是对家国的眷恋,是对百姓的悲悯,还是那深入骨髓的信念?或许,都有吧。就像此刻,我望着双目前的月色,那月光穿越千年,温柔地洒在这片土地上,也一定曾照亮过百里奚的心房。
他在秦国推行改革,劝课农桑,举荐贤能。他的每一个举措,都像是在为秦国这棵幼苗,培土、浇水、施肥。渐渐地,秦国从一个西部的边陲小国,逐渐强大起来,为日后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人生,堪称传奇典范。他半生颠沛的际遇,正是春秋年间无数怀才士人命运的生动写照,也鲜活印证了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内核。他的生平往事,犹如一泓深幽的古泉,越探寻越能品出其中厚重意蕴。
夜已深,月光愈发皎洁。我转身离去,身后的村落,在月光下静静伫立,仿佛还在诉说着那个关于百里奚的、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指导老师:刘志永)
作者简介:林嘉淇,就读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曾发布过《wifi信号里的炖年俗》,兴趣较多,爱好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