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赓续与艺术传承:评《万荣北杨村当代诗文书画选》
作者:网媒述评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闪耀的瞬间和珍贵的成果值得我们关注与铭记。《万荣北杨村当代诗文书画选》便是这样一部承载着深厚地域文化与艺术传承使命的佳作,而著名书法家赵望进为之题写书名,更为其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艺术价值。
赵望进,这位在书法、文学等领域都建树颇丰的大家,笔名素石,1940年出生于山西临猗县,196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 。他的履历堪称辉煌,曾任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省文联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重要职务。同时,他还是中国书协理事、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在楹联、诗词、文学创作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端领军人物。
他的书法艺术风格独特,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展,出版多部书法作品集,其作品在国内外书法界都备受赞誉。不仅如此,他在文学创作上也成果丰硕,2021年出版的《赵望进文存——散文集、诗联集、序跋集、评论集》约百余万字,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文化素养。胡苏平、杜学文、蒋有泉等各界领导及大咖对他在文化领域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最近在省博物馆举办的诗文书画大型展览,更是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足见其在文化艺术界的影响力。
当这样一位大家为《万荣北杨村当代诗文书画选》题写书名时,其意义不言而喻。这不仅是对这部作品的认可与支持,更是一种文化的加持。赵望进的书法风格大气磅礴又不失细腻,他题写的书名,以独特的艺术美感为全书定下了高雅的基调,吸引读者深入探究书中的内容。
再看《万荣北杨村当代诗文书画选》这部作品本身,它是北杨村文脉赓续的生动见证。北杨村虽地处一隅,却人才济济,文脉源远流长。从清朝后期至中华民国的二百余年里,这个百余户的小村,竟涌现出数以百计的文魁星和众多优秀学子,“出东门,上寺坡,北杨秀才比驴多”的顺口溜便是当时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如今,北杨村的文脉依然薪火相传,从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到年轻一代的文艺新秀,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文化传承力量。
这部诗文书画选分为“诗歌”“文章”“书画”三大部分。诗歌部分精选了三十三组诗词楹联,这些作品或抒情言志,或描绘家乡风貌,展现了北杨村人的才情与对生活的热爱;文章部分收录三十九篇佳作,每一篇都集史料、知识、文采、风情于一体,让读者深入了解北杨村的历史与文化;书画部分涵盖了书法、钢笔画、手工艺、剪纸、演出照、摄影等多个门类,十二位才俊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北杨村丰富的艺术氛围与人才储备。
通过《北杨村的家庙与牌坊》《文脉赓续北杨村》等文章,读者能全面了解北杨村的人文发展脉络,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大咖们对北杨村发展前景的展望,如“我愿天公重抖擞,金鸡三鸣硙转三;天降大任于北杨,才俊一年胜一年”,更是充满了对家乡未来的无限期待与豪情壮志。
《万荣北杨村当代诗文书画选》不仅是北杨村文化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典范。赵望进题写的书名与书中丰富的内容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部值得珍藏与品味的文化佳作。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村落的文化力量,也让我们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期待。相信这部作品将在文化长河中留下独特的印记,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地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