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从檐角淅淅沥沥地落下,似灵动的音符,在天地间奏响一曲悠扬的乐章;风,在窗外悠悠穿行,如温柔的使者,轻抚着世间的每一寸角落。
这样的日子,宛如一首静谧的诗,适合倚楼听戏。那戏台上,演员们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婉转的唱腔,如潺潺流水,润泽着干涸的心田;优美的身姿,似翩翩彩蝶,舞动着生命的精彩。倚楼而望,沉醉于这精彩的表演中,任思绪随着剧情飘荡。戏里的故事,或喜或悲,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百态。在这戏曲的世界里,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只沉浸在那动人的情节中,感受着艺术的魅力。
亦适合临池赏荷。池塘里,荷叶田田,似一把把绿色的伞,撑起了一片清凉的世界。荷花亭亭玉立,宛如娇羞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有的花瓣洁白如雪,纯净无暇;有的花瓣粉嫩如霞,娇艳欲滴。那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静静地伫立在池边,凝视着这美丽的荷花,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这荷花的清香里,忘却了生活的疲惫与烦恼,只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眉间留三分浅笑,那是对生活的从容与豁达。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命运如何捉弄,都能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那浅笑,如春日的暖阳,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身边的人。眼底藏七分冷傲,并非是孤高自许,而是对自我的坚守与尊重。不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不被他人的眼光所束缚,坚守内心的原则和底线,活出真实的自己。
车水马龙的市井繁华,如过眼云烟,被理所当然地关在门外。那喧嚣的街道,那拥挤的人群,那无尽的欲望,都与这宁静的日子格格不入。在这檐雨听风、临池赏荷的时光里,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与纯净。细雨轻烟,如梦如幻,留在了心底,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这句诗,恰似这安宁日子的写照。即便身处尘世,只要心远,便能远离喧嚣,寻得一片宁静之地。如此安宁,哪怕过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亦不觉孤独。因为在这宁静中,有檐角的雨声相伴,有窗外的清风相随,有内心的充实与满足。孤独,不过是世俗的偏见,在这安宁的世界里,灵魂得到了滋养,精神得到了升华。(本书稿寻找合作出版商)
作者介绍:史传统,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杂志签约作家,著有《鹤的鸣叫:论周瑟瑟的诗歌》《再评唐诗三百首》《三十部文学名著最新解读》《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九州风物吟》《心湖涟语》等专著。作品散见《河南文学》《诗人》《岳阳文学》《燕州文学》以及人民网等各大网络媒体,先后发表文艺评论、诗歌、散文作品2000多篇(首),累计50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