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诗词》2025第16期总第31期
教师光辉亮万家
——庆祝全国第41个教师节特辑
卷首语
师者如灯,照我前行
三尺讲台,是您播种知识的沃土;一支粉笔,是您描绘理想的画笔。您将细碎的知识点成体系,把迷茫的困惑解作坦途,用岁月的沉淀点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在这个满载敬意的日子里,让我们以文字为礼,致敬每一位默默耕耘的人民教师。感谢您以热爱浇灌成长,用坚守书写担当,让每一颗求知的种子,都能在您的呵护下,向阳而生,奔赴远方。
西平县诗词协会诗友以深情为教师点赞,用特有的方式为教师放歌,愿大家雅俗共赏。
教师节感怀(通韵)
朱龙江
讲台三尺育英才,粉笔无言写未来。
烛泪成灰心不悔,蚕丝尽死志铭栽。
传书授业解疑义,桃李芬芳满眼怀。
浩荡师恩山岳固,谆谆教诲引魂开。
礼赞教师
王俊才(河南)
新秋天碧桂花香,阵阵西风爽学堂。
粉笔一支题故国,讲台三尺赞家乡。
长年月下归休晚,半夜灯前备课忙。
自识烛光涔滴苦,甘于桑梓育金梁。
赞老师
沈安民
楼台破雾透曦光,白发丹忱润学堂。
桃李已然盈宇内,何须俗笔费诗章。
园丁颂歌
陈广岭
剪棘除荒垦杏田,青丝霜鬓育英贤。
学醇德厚人钦敬,夙夜勤耕盼蕊妍。
沥胆披肝终不悔,甘为蜡烛志诚虔。
休言师者无煊赫,待得龙腾载誉还。
满江红•教师节颂师恩
赵春燕(河南)
桂月流霞,逢佳节、师恩如岳。望杏坛、烛光长照,月天盈灼。粉笔染霜书浩志,讲台传道倾丹魄。育新苗、呕血力筋疲,求耕获。
评課卷,灯影绰。扶俊彦,功无怍。看栋梁林立,九州欢跃。三尺讲台追远志,一腔热血英心托。待明朝、捷报满天飞,同欢酌。
庆祝第四十一个教师节
作者/万广华
三尺讲台比天大,烛光虽微亮万家。
粉笔无言写春秋,春蚕吐丝织锦华。
教师礼赞
万广华
甘做园丁勤耕耘,沥尽风霜白双鬓。
拨开迷雾寻明径,擎炬引路攀学峰。
打造棟梁修伟业,传承文明著史青。
人梯品德应尊敬,蚕烛精神当歌咏。
鹧鸪天•教师节述怀
张会玲
粉笔生涯三六春,案头灯火记晨昏。
青丝已染霜华鬓,桃李初成梁栋身。
担使命,育新人,丹心一片付耕耘。
且观后俊凌云志,更有杏坛浩荡春。
教师节有寄
梁文君
黉门退隐忆华年,执教生涯恍眼前。
粉笔腾辉施道识,讲台引路育才贤。
呕心沥血蚕丝尽,授业求疑蜡炬燃。
莫叹秋霜侵鬓发,欣逢令节也情牵。
教师节赠师
岳玉来
又到一年九月十,不能忘记是恩师。
读书遭遇文革日,高考恰逢开放时。
而立上学因啥晚,卅三毕业为何迟?
苍天不负痴情者,述尽蹉跎两卷诗。
@东湖渔父 设立教师节,又鼓励学生举报老师,和大革文化命中号召学生造反没有什么两样。没有尊严的老师,会降低道德底线。打破师道尊严,教育没有希望。
园丁颂
许时炎
不图富贵美名扬,唯望黉门芹泮香。
碧水流香传智慧,德风化雨润华章。
眼前千顷芝兰盛,身后万株桃李芳。
愿作人梯托俊彦,更欣雏凤九天翔。
教师节
许时炎
金风送爽桂飘香,绛帐生辉师道彰。
粉笔一支塑栋才,清风两袖指圆方。
丝蚕蜡炬虽髙古,玉露阳光更惠芳。
任重劳心无怨悔,且凭红笔绘华章。
赞老师
赵冰莹
三尺讲台镌岁月,青丝暗换华发新。
传经授业弘文道,沥血倾心育后人。
砚底涌出泉水浪,粉灰烛影铸灵魂。
且看桃李千枝秀,雏凤霄鸣九域春。
贺小陈老师读博
赵冰莹
寒窗砺剑破重关,击水行舟又启帆。
陈庙阿妮凌云志,攻博逐梦不辞难。
书山有路勇求索,学海无涯悟真诠。
他日功成回故校,春风化雨润桃源。
人民教师为人民
献给教师节
王国领
十二年懵智推进,三尺台授业解惑。
青丝短华发稀疏 ,心中刻子衿爱国。
不愧为辛勤园丁,皆不负华夏书博。
人民举文化之巅,民族歌垂青史佛。
老师,向您致敬(组诗)
孙秋鹏
粉笔灰
我们隔着一张讲桌的距离
您捏着粉笔的手,轻轻提按
白雪就落下来
落在您指节的茧上
也飘在我当年的课本一角
金风拂过教室的窗
一点余香像未说的谢意
轻轻来到2025年9月的辉光里
板 书
一天里,您的字写满几黑板
横是不弯的路
竖是举着的灯
我争着擦黑板时,粉瓣飞扬
我总偷偷捡一两个粉笔头
藏进文具盒
后来在人生的稿纸上
突然写出与您相似的笔锋
才懂得,时光里擦不掉的
有您眼睛的示意和手势
讲 台
旧的木质讲台都很窄
却装过一排一排的春天
您站在前面,讲花开时的蜜蜂
讲柳枝蝉蜕
讲叶子红的原因
我坐在下面数记有您的日子
看它被阳光拉长
如今我走进旧教室
碰了碰台面
木纹里竟传出
当年铁质的上课铃声
灯
2025的秋果亮得早
您的窗,也该还亮着
作业本摊开,盛着暖光
都如当年
二年级我就曾踮脚望过
像望迷路时,前方的亲人
如今我也在灯下写批注
才看清光明里的细节
连着青春奔涌的血管,从初心到晚年
柏国仪封黉门赋
苗电
混沌初开,天地有别。日月星辰曜于上,山川溪水布于前。神州苍莽,沧海桑田九万里;华夏众民,号歌吟诵五千年。蜘蛛山上,九女炫彩;嫘祖养蚕,锦华芳世;棠溪河畔,酒水共香。欧冶炉铸龙泉剑,干将莫邪定国统。
仪封怀古,万泉河岸九州通衢;黉庙诵经,苍松翠柏晨钟暮鼓。曲塘周边,丛竹挺拔,高风亮节;碧水影天,鲤跳龙门,灵风成韵。项槖围垣于道,三官难圣于封;人杰地灵,苍天垂青。孔子在此设坛授徒,黉学于是广植根基。荀卿《劝学》,万代圣师颂风雅;韩非《说难》,千古佳话传至今。封人见圣祠,明证礼贤下士之高节;阎公兴书院,继承传播儒学之正统。
琅琅书声几千载,款款春秋一时新。今日之仪封镇,自强振臂,孔子学会应运而生,《黉门今古》万众翘首;今日之仪封人,乡邻挥毫,农民书画揭牌成院,锦文佳作不胜枚举。仪封文化节,才俊踊跃,时为乾坤增光;仪封大铜器,龙狮劲舞,常替天地扬威。仪封黉学之蕴,沉淀厚重;孔子文化之乡,呼之欲出。郁郁乎斯文有道,洋洋乎其德昭彰。
(作者简介:苗电,字烈光,河南西平人,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理事,西平县孔子学会理事,近年来其作品多次在省级以上获奖。联系电话:18939676319)
西平县诗词协会
微刊编辑委员会:
顾问:
邵兴治、敬新友
衡进宇、陈富山、
宋乃良
主 编:宋国俊
副主编:
刘振宇、朱龙江
张建伟、孙秋鹏
王俊才、陈伏生
沈安民
策划:王俊才
编辑:
乔洛平、赵春燕、
陈广领、王秀臣、
美编:
宋学良、范春丽
本期责编:陈广岭
编审:
张建伟、王俊才、
陈广岭、赵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