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季俊群
——新世纪中华文化的海外传灯人
作者:季豪天 (笔名:高望) / 巴西
我的父亲季俊群(又名裘俊群、裘军群、季军群),身形不算高大,但那双眼睛,总盛满融融的爱意与暖意。他对文学近乎痴迷的热爱,以及那份深植骨髓的故土情怀,构成了他生命中最鲜明的底色。
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父亲是侨界活跃的中坚力量,身兼巴西该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和当地商会常务副会长的职责。他多次发起募捐,为身处困境的当地居民和侨胞送去及时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然而,他将心中最炽热的火焰,献给了另一项毕生的事业——在遥远的南美大陆上,传承与弘扬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父亲是旅居巴西的著名华人诗人、作家和文化传播者。作为凤凰美洲总社和巴西云天文学社的社长兼总编,他的笔,早已超越了个人抒怀的范畴,成为了一座独特的文化桥梁。他的诗歌,巧妙地将中国江南的温婉意象与拉丁美洲的奔放魔幻相融合,创造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跨太平洋混血”诗风,被百度、搜狐、网易等平台誉为“江南新感觉派代表”。这不仅是他个人风格的标识,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与侨乡精神的动人窗口。
深耕诗田,熔铸东西:深厚的文学造诣
父亲自幼便与文字结缘。学生时代,他在青田华侨中学的语文竞赛中摘得二等奖;在青田县公务员考试中,一篇优秀论文令他脱颖而出。年轻时,他曾主编团县委刊物,稿件也常被地方电台选用。后因远赴巴西经商,诗笔暂搁。直至2017年,他重拾这杆“瘦笔”,以惊人的毅力潜心自学诗歌创作,短时间内便取得了斐然成就:
平台广布: 作品频现于《人民日报》《中国诗歌》《香港诗人》《长江诗歌》《世界日报》等海内外重要纸刊网媒,并被收录于《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中国诗人生日大典》等权威选集。
奖项累累: 从《辽宁文学》“秋叶红”比赛三等奖、汉诗联盟“蝴蝶杯”优秀奖、程丽娥联盟云帆群星银星奖,到电子科技大学“银杏”诗赛优秀奖、第九届星际诗人奖(十佳华语诗人),以及多次斩获江南新感觉微诗大赛金、银、铜奖及精品奖,荣誉见证了他不懈的耕耘。
创新之帜: 他首创中英葡三语诗集《浅秋微凉》《夏至》等200余首,运用意象重构,让江南水墨意境与拉美魔幻色彩在诗行间奇妙共生。(如:“书页间银杏碎成星河/镰月是墨迹未干的逗号”)。
混血佳作: 代表作《错位的端午节》中,“巨嘴鸟叼来离骚”、“美洲豹映出九歌韵脚”,将屈原楚辞的魂魄嫁接于亚马逊雨林的枝干;《黄河碑》则以“弹洞在襁褓上结痂”、“乳汁融化寒刃”等撼人心魄的意象,将民族的伤痕与母亲河的坚韧乳汁交融,象征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经典传颂: 《梦中的妈妈》被公认为海外华语诗歌的精品力作。评论赞誉其短短十二行间,完成了从个体记忆到人类永恒母爱的升华,意象之密、情感之纯,令人联想到余光中《乡愁》的抒情精髓,而超现实笔触又颇具洛夫《边界望乡》的现代质感。
微诗巨匠: 作为微诗领域的创新者,他的三行诗如《天桥》(“一担风雨。故土与异国情调/如虹/而脚下,是两头载不动的归宿”)、《干杯》等屡获金奖,以极其精炼的意象(如“隔岸,我轻轻举着一盏圆月”)深刻隐喻离散者的文化身份与乡愁。
心系桑梓,情连万里:卓越的文化桥梁
父亲的贡献远不止于案头创作,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实践者和组织者:
侨界诗心: 作为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文化顾问,他积极牵头组织300余位中外诗人共同创作《中国心》等作品,庆祝孔院十年华诞,有力地推动了中巴诗歌深度对话。作为南北美洲文学交流的倡导者,他组织发起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跨国文字行动,并倾情创作《棕榈的见证》等长篇诗作渲染氛围。作为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领导者,他笔耕不辍,写下《台岛回归的五大建议》《和平统一大业的前景和寄望》等文章,殷切呼唤台湾同胞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裘山文脉: 怀着对祖籍地深沉的眷恋,父亲致力于挖掘和系统建构“裘山文化”。通过《裘山志》等系列著作,他翔实梳理了浙江青田裘山侨村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深情记录了季福仁、季友松、季民权、季胜光、叶国南、叶先平等村贤慷慨捐资数百万修路办学、兴办公益的感人事迹。这份系统性的文化梳理与宣传工作极具成效,仅今年就促使侨胞返乡投资额显著增长百分之二十,将文化的力量转化为造福桑梓的切实动力。
根植裘山,志在千秋:血脉里的传承使命
父亲的根,深扎在浙江青田县裘山村——那片著名的侨乡热土。八百余村民的足迹遍布全球五十余国,淬炼出裘山人坚韧不拔的“逆境求生”精神。这份血脉中的基因,正是父亲文化使命的原动力。
他如一位虔诚的“文化考古者”,深入挖掘裘山村的历史尘埃与古老传说,撰写了《勇斗平水王》《纸伞凌波渡江》等文章,致力于复活如裘山太法师“茅草引水”般珍贵的民间记忆碎片。他矢志不渝的愿景清晰而宏大:通过系统梳理和广泛宣传裘山的历史与乡贤,重新擦亮“裘山”这块文化品牌,唤起世人的记忆与关注;进而以文化为引擎,拓展裘山的旅游业,最终福泽裘山的子孙后代,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父亲季俊群,这位站在巴西高原遥望故土的诗人与使者,用他的笔、他的情、他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新世纪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他不仅是在书写个人的诗篇,更是在异国的土壤上,精心浇灌着中华文化的常青之树,让古老的东方智慧与拉美的阳光雨露交织出璀璨的新枝。他是一座桥,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故土与世界。
【作者简介】 季豪天,笔名高望,巴西华人,祖籍浙江青田裘山,在校学生。尤喜中文写作,常得师长“能在大雪夜雕出一个月亮”之誉。作品散见于《文艺星空》、《北京头条》、《百家号》、《名师名家名人坛》等平台。怀揣一个小小的愿望:行至心之所向的远方,实现属于自己的星辰之梦——或许,那远方,正是与父亲并肩,继续书写裘山故事的下一页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