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赞》及赏析
季俊群/巴西
1.
红墨水浸透夜色,流尽
只为——
在我们眸底,孕育一粒长明的火种
2.
讲台是铁甲舰坞,半截粉笔推开浪涛
你站成桅杆
把航标灯钉进每个迷途的破折号
3.
黑板擦抹去所有答案,却留下——
未熄的光
在掌心,绽放出崭新火树
4.
你躬身,把年轮刻成天梯
当烟花在云霄绽放
那温热的根,已长成大地坐标
【作者简介】又名裘俊群、季(或裘)军群,浙江青田县裘山人,旅居巴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凤凰美洲总社社长。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诗歌》《中国诗人生日大典》《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东北亚新闻》《世界日报》等。主编《裘山太传奇》《裘山志》。获2017年度程丽娥写作联盟云帆群星大赛十大文学银星奖;获2022年第九届星际诗人奖(十佳华语诗人)。
赏析——
烛照坐标:巴西诗人季俊群《教师礼赞》的意象深渊与精神标高
季俊群的四节短章《教师礼赞》,以精微意象为刻刀,在方寸之间雕凿出师者之魂的永恒坐标。当教师节的烟花划破2025年的夜空,这组诗如暗室烛芯,在时间褶皱里持续释放光芒。
开篇“红墨水浸透夜色”以惊人通感重构教师备课场景——墨色不仅是视觉浸染,更渗透进时间的肌理。“流尽”二字如血滴穿透纸背,教师以生命原浆浇灌学子眼底的“火种”。这粒“长明”火种以矛盾修辞点亮全诗:既是瞬间引燃的启蒙之光,又是穿透生命长夜的不灭星辰。它使寻常的伏案场景骤然升华为西西弗斯式的壮丽仪式。
第二节意象群如惊涛拍岸,讲台化为“铁甲舰坞”,半截粉笔竟有“推开浪涛”的神力——最纤弱之物掌控最磅礴的能量。教师屹立如桅,将“航标灯钉进每个迷途的破折号”堪称诗眼:标点符号在此获得骨骼血肉,那些学业困顿处、人生转折点,皆化作需要灯塔刺破的语法迷雾。教师化作青铜铆钉,在精神歧路处锚定永恒航标。
当第三节“黑板擦抹去所有答案”,教育精髓在留白处显现——“未熄的光”在掌心绽放“火树”。此处暗藏哲学转喻:被擦除的只是知识成品,永存的是思维火种。掌心火树意象三重精妙:既是薪火相传的具象,又是智慧生长的姿态,更是星火燎原的预言。知识在此完成从成品到种子的蜕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跃迁。
末节“躬身刻天梯”的造像,将教师姿态凝为人类文明的地景。当烟花喧嚣于云霄,“温热的根”已在大地深处纵横成经纬坐标——此处时空蒙太奇震撼人心:烟花象征转瞬的世俗荣耀,地根则指向永恒的文明奠基。教师以脊梁为轴心,将自身年轮刻成攀登星空的栈道,最终化作丈量大地的尺度。
季俊群以四组意象完成精神拔节:红墨水的血性浇灌(生命投入)→舰坞桅杆的破浪导航(价值引领)→掌心火树的智慧传递(思想点燃)→大地坐标的文明奠基(永恒存在)。全诗如精心设计的折光棱镜,将教师之光分解又重组,最终在教师节的星空下,凝成一座以诗筑就的青铜丰碑——其光温润如烛,其根深扎如脉,在人类精神的版图上标记着永恒的经纬。(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