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春秋
作者 富有
五十年回响——献给小学班主任孙万珍老师作者 贾春晖
立新小学的红瓦白墙,
爬满了旧日的读报时光。
伴着午后的铃声您走进课堂,
卷着手里的报纸,
放在我的课桌上。
“来,今天给大家读这篇文章”,
那声音暖得像春阳。
我展开报纸走上讲台,
衣衫下藏满了慌张,
您站在最后排,
直到我念完收尾,
掌声腾地起成浪,
您笑着拍手,
比窗外蝉声鸣亮。
后来您递给陌生美文,
我依然读得清晰响亮。
字里行间踩出的辙,
练就了我的胆量。
朗诵会您总是叫我把台上,
聚光灯把我身影拉得高又长。
就是那时起,
田字格背面开始忙,
分行的星星月亮,
悄悄在心里生长。
八六年的夏天热得柏油路发烫。
白城师专的门口,
您骑着二八大杠,
汗液在衬衫里流淌,
车筐里黄瓜西红柿在网兜里晃。
“听小云说你来学习,
走!和我到家里吃饭。”
您坐上了自行车座,
拉我往车后座上。
风掀起您鬓角霜花,
一路叮铃哐啷。
转眼到了家,
您系着碎花裙,
灶台前一阵欢忙,
圆圆的烙饼油汪汪,
诱人的肉香飘出厨房。
“春晖多吃点,
看你还是当年纤弱的模样。”
您把排骨往我碗里夹,
油星溅在桌布像颗小太阳,
暖得我心里亮堂堂。
那顿饭的滋味,
至今还在舌尖回荡。
那年月通讯不畅,
回来后不知您的消息在何方。
问过老同学,
问过邻居和街坊,
话儿飘在风里,
成了没寄的信瓤。
直到那年酒桌前和您侄女偶遇:
“我婶她……走两年了”话音轻轻放,
我手突然空落落,
像丢了啥念想。
好比当年讲台前,
念完文字最后一行。
原来有些等待,
会过期、也会凉。
总以为日子还长,
能攒够千言万语讲。
总以为能在白城路口,
再等您骑车来往。
可时光是辆没闸的车,
载您去了远乡。
我攥着没说的“谢”,
像攥着旧报纸一张。
教师节的风,吹满了山乡。
立新小学早变成了谁的私坊,
再无读报声漫过花墙;
扎辫小姑娘的影子,
早已成了半老徐娘;
您当年的背影,
也成了远梦一场。
站在校门口伫望着那方操场,
五十年的月光,
照着那曾经熟悉的窗。
您教的朗读腔,
您点的诗行;
白城那顿饭香;
还有未赴的探望;
此刻在心里翻涌,
像没说完的家常。
孙老师,今天校门口静得没声响,
我把这首诗,
慢慢念给您听端详。
像当年在教室那样,
一字一句不慌忙。
让五十年的回响,
在风里轻荡。
替我,把迟来的惦念,
送到您身旁。
剪纸 丽艳玲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吉林名人名企研修院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吴玉梅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