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江分社诗词创作理论研究中心发布:评论员杨玉才诗词评论专辑(20250920——11)
杨玉才自析一阕新创词
破阵子·九三阅兵(新韵)
礼炮齐发震地,旌旗漫卷云空。方阵雄姿彰武力,飞起银鹰破碧穹。阅兵气势隆。
引忆抗倭烽火,英雄血染征容。今日三军圆强梦,世界和平保卫中。民康国泰荣。
破阵子词牌尤擅长抒发壮志豪情或婉约作品,代表作有晏殊的委婉含蓄《破阵子.春景》,亦有辛弃疾的豪放不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通过“醉里”“梦回”的虚写,描述出壮阔的战争场面,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本词牌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要求对仗,盖此,查了一下古人亦有许多不对仗的传世作品,于是乎!我写了这首没有对偶句的《破阵子.九三阅兵》。
上阕描绘阅兵气势:“礼炮齐发震地,旌旗漫卷云空”,开篇真抒胸臆,展现了阅兵仪式的隆重而真实之现场。礼炮的轰鸣,旌旗翻卷,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强烈的震撼效果。“方阵雄姿彰武力,飞起银鹰破碧穹”,则具体刻画了受阅方阵的雄伟姿态和空中战机的英姿,彰显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武力和高昂士气。“阅兵气势隆”一句,是对上边的总结,也是这个词牌的特色,收束情感且点明主旨,乃点睛之笔。
下阕抒发情感与展望,由眼前的阅兵盛况引出对历史的回忆,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岁月,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浴血奋战,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征衣和征容,“征容”这个词不是汉语成语,是我根据语境自造词,有人说鲁迅先生擅造词,但看造的准不准确,“地上本来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君以为如何?但此造词能形象地描绘出英雄们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今日三军圆强梦,世界和平保卫中”,回到现实,指出如今的三军将士们正在实现强军梦想,并且肩负着保卫世界和平的重任,体现了中国军队的使命与担当。“民康国泰荣”双关语,即可总结前面的铺述又可进一步展望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未来,与上阕的阅兵场景和对历史回忆相呼应与总结,且表达了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祝愿。
纵观全词,自我感觉不足,九三阅兵仪式乃是中华民族的盛事及世界爱好和平的希望,此词短小未尽本意,再以一首七律补之:
金秋盛事贯青冥,
礼炮震天寰宇惊。
方阵九层彰浩气,
旌旗千面展豪情。
缅怀先烈国圆梦,
激励后人军阅兵。
抗战精神传万代,
山河日月共升平。
杨玉才自析一阕词
浣溪沙·赞九三大阅兵
万面红旗映宇空,长街浩荡战车重。三军雄壮气如虹。
抗战数年驱日寇,阅兵十里显英雄。山河共笑韵无穷。
《浣溪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词牌,我十分喜欢填之,大约已填写一百多阕,这是其中之一,它的特点愚认为:在创作手法上,多运用渲染、烘托、比喻、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据有关文献记载,创调之初多写闺怨、离愁,风格婉转含蓄,如韦庄的《浣溪沙》等。后来题材范围逐渐拓宽,兼有哲理、山水、家国之思等内容,风格也突破了单一的婉约,后来,张孝祥填了几阕豪放之作,我这首词乃受张孝祥的影响而作。
上阕:以较大的视角描绘了阅兵现场。“万面红旗映宇空”,形象地写出了红旗漫天飘舞的实况,且色彩鲜明,营造出热烈而庄重的氛围。“长街浩荡战车重”,则突出了受阅战车的威武雄壮,“重”双关语,“重”字亦有可能使读者想起了第四声(重器),其不仅体现了战车之多,也暗示了其强大的力量。“三军雄壮气如虹”,赞扬了三军将士的昂扬士气和雄伟英姿,将他们的气概比作长虹,这是一种明喻的修辞手法。
下阕“抗战数年驱日寇,阅兵十里显英雄”,这一个对偶句,细看来“抗战”对“阅兵”词性不准确,如果改为“洒血”对“阅兵”就工整了;本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前一句回顾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历经数年艰苦奋战,最终驱逐日寇的光辉历史,同时强调了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后一句则回到当下的阅兵现场,指出阅兵是对英雄的致敬和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十里长街成为了展示英雄风采的舞台。“山河共笑韵无穷”,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山河欢笑,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喜悦,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余味悠长。
纵观全词,尚未尽意,再以一首五律补之:
抗战忆当年,
贼兵入禹边。
神州猛虎啸,
盛世浩歌传。
气势入蓝本,
军旗映碧天。
应知国耻日,
我必效先贤。
【作者简介】杨玉才,现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学会会员,大庆市诗词联学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大庆铁人楹联指导教师,肇源县诗词协会顾问。曾在《中华诗词》杂志社主办“华夏杯”全球华人诗词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世界教科文卫组织奖项,荣获文学金奖。荣获《鲶鱼沟诗词》大赛一等奖,曾赴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国宴招待会。
2025年9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