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重组人化胶原蛋白: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和血管生成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前景》。

该项研究表明,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 ,rhColⅢ能够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促进胶原合成与血管生成,有效重塑细胞外基质(ECM),为POP治疗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生物材料治疗策略。
一、研究背景:POP治疗面临挑战,临床亟需新方案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成年女性中高发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我国有症状POP患病率达9.6%。传统手术治疗复发率高,使用聚丙烯网片则可能存在侵蚀、感染等并发症,临床亟需能够促进自身组织再生修复的安全有效方案。
二、核心发现:多层次证据链揭示rhColⅢ的治疗潜力
本研究从组织、细胞与动物模型三个层面展开系统验证:
1、POP患者ECM紊乱,胶原蛋白显著减少

组织学分析显示,相较于非POP患者,POP患者阴道壁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及弹性纤维含量显著下降,胶原结构紊乱、疏松。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OP患者成纤维细胞中COL1A1、COL3A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明显降低。
2、rhColⅢ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与胶原合成

(图注:SA-β-gal染色显示,rhColⅢ处理组衰老细胞(蓝色)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图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rhCol Ⅲ处理组成纤维细胞中COL1A1(绿)和COL3A1(绿)表达显著增强。)
在1 mg/ml浓度下,rhColⅢ可显著促进原代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抑制细胞衰老,并上调COL1A1和COL3A1表达。
3、rhColⅢ在大鼠模型中促进ECM重塑

(图注:组织染色(Masson, Sirius Red)显示,经rhCol处理后,总胶原及I/Ⅲ型胶原含量显著上调,排列更有序。)

(图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显示, rhCol组COL1A1和COL3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通过模拟产伤(SBI)大鼠模型证实,阴道壁局部注射rhCol III可显著增加Ⅲ型胶原含量,改善纤维结构秩序,促进ECM修复。
4、rhColⅢ具有显著促血管生成作用

(图注:免疫荧光显示,大鼠阴道组织中CD31(红)和CD34(绿)表达在rhColⅢ组中明显升高,表明血管生成增强。)

(图注:体外小管形成实验显示,rhColⅢ处理组HUVECs形成更密集的管状网络结构。)
体内外实验均显示,rhColⅢ处理可上调CD31、CD34及VEGFA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增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
三、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rhColⅢ能够通过恢复成纤维细胞功能、促进胶原合成和血管生成,有效助力受损阴道壁ECM重塑,为POP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材料策略。
同时锦波生物rhColⅢ具备低免疫原性、高亲水性、高生物活性和相容性等优势,该技术不仅适用于阴道壁修复,未来还有望与其他盆底修复材料结合,形成复合疗法,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来 源:锦波生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