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忘掉一个人是一场需要奋力冲刺的告别,后来才懂得,有些存在早已像春天的风、冬日的光,悄悄融进了生命的底色,不必刻意抹去,也无需强行遗忘。
初识时并未想过,有些人会成为生命里“戒不掉”的印记。可能是某次夜晚一起散的步,手搭上肩头的暖意;可能是深夜畅谈时,对方眼里与自己同频的光;也可能是街角遇见你时满脸的笑;也可能是分别时,那句没说出口的“再见”,成了往后许多年里,心照不宣的留白。那些细碎的温暖像星星落进眼底,明亮过很长一段时光。后来故事走向分岔,像两列并行的火车驶向不同的轨道,没有激烈的拉扯,只有沉默的告别。起初总想着“要忘记”,刻意避开熟悉的街道,删掉存了许久的聊天记录,可某个清晨,还是会想起那个问安。想起曾经的陪伴,给过自己面对世界的勇气:是她教自己“难过时就陪你出去走走,风会带走烦恼”,于是后来每次迷茫,都会想去无人的野外喊出苦闷;是把说“要认真吃每一顿饭,好好爱自己”,于是如今再忙,也会为自己煮一碗热汤。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早已化作骨子里的从容,成了自己对抗生活琐碎的底气。
慢慢才明白,真正的“放下”,从不是与过去的自己为敌。那些关于她的记忆,早已和心里的欢笑、眼泪、成长的阵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我。我不再执着于“忘掉”这两个字,而是学着把那些回忆轻轻安放:在整理旧物时看到某件衣物,会笑着想起当时的雀跃;路过曾经一起走过的河边,会安静的坐下来,呆呆的坐一会。
原来,真正的“忘不掉”,是把一个人留在回忆里,却让他的善意,陪着自己走向更远的地方。不必为“忘不掉”而刻意焦虑,也无需为“没放下”而刻意自责。那个藏在心底的名字,会一直是照亮前路的灯,不耀眼,却足够温暖,陪着自己,把往后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像曾经期待的模样。余生漫长,我是会用一辈子,带着那些珍贵的过往,认真地、温暖地走下去——这不是执念,而是对曾经相遇的尊重,也是对当下生活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