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与检察蓝的惦念
文/黄振涛
又逢九月十日,案头的检察徽章静静卧着,泛着沉淀了半生岁月的哑光。40多年前中学讲台的记忆,却陡然如潮水般涌来,与后来检察岗位上摸爬滚打的时光撞个满怀。在这个专属教师的节日里,两段人生轨迹猝然交叠,让我辗转难眠,唯有细数过往点滴,以作一日三省吾身。
曾以为,三尺讲台便是我一生的归宿。那时的日子,空气里总飘着淡淡的粉笔灰,混着孩子们清亮的早读声,甜得让人踏实。我记得第一次登台,握粉笔的手止不住发颤,台下几十双亮晶晶的眼睛,像夜空中缀满的星子,瞬间驱散了我的局促;记得深夜办公室里,几人围着一盏煤油灯,为一道题的讲法争得面红耳赤,煤油味混着纸张的油墨香,成了岁月里最鲜活的底色;更记得毕业季,学生塞来的贺卡叠得整整齐齐,歪歪扭扭的“老师谢谢您”,让所有备课到深夜的疲惫都烟消云散。那时总觉得,这份被学生需要、被知识浸润的荣耀,会陪我走过岁岁年年。
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转向。当年听闻能调入人民检察院,看着荧幕上检察干警身着制服、正气凛然的模样,竟对这份“风光”生出几分向往。后来师生聚会,有学生调侃:“黄老师,您把别的同学教进了大学,怎么偏偏把我教去了建筑队?”我笑着宽慰:“条条大道通罗马,人生最美是半如意,如今这样不也很好?”可那时的我未曾想到,这抹检察蓝背后,藏着怎样沉甸甸的责任。
穿上检察制服才懂,“风光”二字从不是唾手可得。面对纷繁复杂的案卷,需逐字逐句核对证据,哪怕一个标点都不敢疏忽;加班至深夜是家常便饭,台灯下的卷宗堆成小山,揉着发酸的眼睛也要理清线索;遇上棘手的案件,既要顶住各方压力,又要坚守司法正义,心里的弦时刻紧绷。有多少次,我望着胸前的徽章,忽然想起讲台前的日子——粉笔灰落在肩头的温柔,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语,原来当初转身离开的,竟是最让我心安的港湾。
今日打开朋友圈,满屏都是教师节的祝福。曾经的同事晒出与学生的合影,教坛上的同学在群里分享教学趣事,那些细碎的温暖,像轻柔的针,轻轻扎在心上。我点开对话框,给他们一一发去祝福,指尖在“我很想念当初的日子”这句话上停留许久,终究还是删去,只留下最质朴的祝愿。他们还在坚守着我曾热爱的阳光事业,用耐心浇灌稚嫩的心灵,用知识照亮孩子们的前路——是他们,替我守住了那份“人民教师”的荣耀,也成了我心底最柔软的惦念。
窗外的秋风掠过树梢,带着初秋的凉意。如今,我已从检察岗位光荣退休,从检察院这所人生大学“毕业”了,胸前那枚检察徽章虽已尘封在柜中,肩上的责任却早已刻入骨髓;而那份对三尺讲台的眷恋,也从未因岁月流转而褪色。值此教师节,愿我亲爱的同仁们,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被岁月温柔以待,愿他们的每一份付出,都能收获满园芬芳。而我,会带着这份跨越半生的惦念,珍藏两段岁月的馈赠,永远为他们,为那份曾与我擦肩而过的荣耀,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谨以一首小诗作结,为教师节献上心意:
四秩之前聚贞中,
心潮激荡架彩虹。
春风化雨催桃李,
岁月扬帆步履雄。
昔日青葱同逐梦,
今朝翁媪共含融。
珍惜当下再携手,
阖家幸福满门庭。
(写于2025年9月10日教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