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第41个教师节
作者:徐世春
1985年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那年我27岁。
1978年初为人师执教鞭的我,
那年我20岁。
曾经的教育故事,
经历了很多很多……
在平凡的教坛轨道上,
我不断向高处滚打攀爬,
创新教育教学新法……
而今2025年一一
第41个教师节已到来,
我暮年不觉不知已六十七啦,
耕耘教坛四十春,
离开讲台七个秋。
这七年
我看到:
祖国的教育在腾飞!
祖国的科技在发展!
国力蒸蒸日上!
红旗高高升起!
忆我教坛四十载
我把岁月
酿成了桃李芬芳的美酒,
把教坛人生绘成如歌的音符。
那诗画般的岁月:
真得做到了
事事
求真务实求发展
也确实做到了
事事
要锦上添花美如意!
在退而笔耕的七年里,
我时而发出余光,
写在自家的黑板上
印在自家的白纸上
攀上墨香的报刊杂志上
也时而耕耘在梦里的黑土地上……
为子孙
为社会留点精华!
我把
这份坚守与热爱,
这份对下一代的关爱!
这份执着教育的心肠!
以及
把这份对教育只讲无私的追求一一
奉献给了社会
奉献给了许许多多个需要我的家庭的孩子们……
我不图回报,
只求记得。
心里只有那句: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教师节里
发自内心
发自肺腑
无私奉献最是真!
良智教书与育人!
教坛一生无悔。
致敬我的老师!
致敬当老师的我!
致敬和我一样的老师们!
我要高呼: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2025年9月10日写在第41个教师节)
作者简介:徐世春,字真诚,号常卿,笔名盛世长春,高级数学教师,副教授,基础数学教育专家,中共优秀党员,师从丁再献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将数学古文化与现代数学教育相结合,成为数学球形教学法创始人,擅长诗词歌赋楹联与数学文化相结合增强记忆,书法与板书相结合贼予美感。山东省及济南市政府颁奖的优秀教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获21世纪全国数学名师、全国数学奥林匹克二级优秀教练员、教学能手、数学学科带头人等。
编著出版《小学数学应变训练与能力培养》等教师与学生学习用书多(种)册,曾参加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新课标数学教科书及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为国家教材建设做出了贡献,兼任《小学数学教师》(世纪金榜教师版)主编,在省市级以上教育部门宣读及发表数学教学论文多篇并获奖,在《山东教育》《当代小学生》等杂志发表”鸡兔同笼”问题的简易解法《试将腿数砍一半》即”腿半减头法”教材至今沿用,另有”腿减头倍法”也很神速。业余从事数学教具的研发(有的已获国家专利)、书法、诗作、历史及古今数学史料的多学科领域的创作探索与研究,多次参加省市级以上的数学研讨会提供论文百余篇,诗作与数学诗歌优秀之作被报刊媒体登载或发表。从事中国先秦古代数学史料研究并参加相应研讨会,现为山东省历史学会徐国文化研究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已出版的《中华徐氏大典》、《中华徐氏历史文化荟萃》、《中华徐氏文化大辞典》等辞书的编委或副主编并为其题字和选为封面人物。事迹在电〈电视)台、教育报刊网媒及《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数学家与数学英才大辞典》《中国当代诗书画印名家大辞典》《长清人物年鉴》《世界名人录》等各类人物辞书宣传报道。
《文化强国·大家风范》名家专栏
终身顾问:王业松
总顾问:
董山峰 阎雪君 耿建华
肖霖生 许莎朗(香港)
李 浩 赵林云 孙春亭
逄金一 赵洪祥 张希木
柏承恩 李式法 戴永夏
陈志铭 王培元 傅先河
编委会主任:戴思翰
编委会副主任:
紫轩 王桂平 静轩 王宇鹏
总编:戴思翰
本期轮值主编:紫轩
编辑:寒烟 子墨
投稿邮箱:djffzb@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