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与手足情深的旅顺咏怀——《旅顺怀思·赠家妹》诗评
这首七律组诗以“旅顺怀思”为引,将山河记忆的厚重与手足相伴的温情熔铸于笔端,既见历史沧桑的沉郁,亦含家庭欢聚的暖意,在景、情、事的交织中,勾勒出一幅兼具家国视野与个人情味的怀思画卷。
一、 意象:山河为骨,岁月为魂
诗歌以旅顺的地理与历史为核心意象,开篇“沧海桑田天地宽,旅顺雄姿守海疆”即以阔大的“沧海”“天地”为幕,点出旅顺“守海疆”的雄健姿态,赋予其地理空间以历史分量;“千年浪打风骨在,百年英魂铸新阳”则穿透时光,将“浪打”的自然磨砺与“英魂”的人文精神相叠,让旅顺不再是单纯的地域符号,更成为承载民族“风骨”与历史记忆的精神坐标。
而秋日光景的融入,又为厚重的历史感添了几分鲜活——“秋光映海醉心房”中,“秋光”与“海”的相映,既是眼前实景的描摹,也以秋日的澄澈与丰盈,铺垫出“寻旧趣”“叙情长”的温馨氛围。后续“潮声起落皆成韵,山光水色总牵肠”,更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牵系相勾连,潮声成“韵”是耳际之美,山光水色“牵肠”是心底之情,景与情在此达成圆融。
二、 情感:从家国之思到手足之暖的双线交织
诗歌情感脉络清晰,呈现出“家国”与“个人”的双线并行与互映。上半部分以“滨城遍览英雄迹”直抒对旅顺英雄历史的追怀,“百年英魂铸新阳”暗合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当下的珍视,是宏大的家国情怀的流露;下半部分则将镜头转向个人生活,“花甲携妻寻旧趣,家妹促膝叙情长”“今朝共品家常味,暖意融杯岁月香”,以“促膝叙情”“家常味”“暖意融杯”等生活化场景,勾勒出花甲之年与妻、妹相伴的温情,尤其是“旅顺众里寻妹影,手足情深暖夕阳”,将地域“旅顺”与亲情“手足”绑定,让个人情感在历史空间中更显真挚,而这份亲情的温暖,又恰似对“百年英魂”所护佑的和平生活的生动注解——家国的安宁,正是寻常亲情得以安放的底色。
三、 结构:由景入情,由史及今的自然流转
全诗五章,结构层层递进,形成“景—史—情—事—悟”的完整闭环。首章以旅顺雄姿起笔,定调山河之壮;次章转入“寻英雄迹”与“叙兄妹情”,实现历史追怀与个人情感的衔接;三、四章聚焦相聚细节,“品家常味”“鲜烹海味”“偶换牛羊”等饮食场景,以烟火气的“俗”反衬手足情的“真”,“曾念草原风光好,今临沧海福盈堂”的对比,更凸显当下相聚的可贵;末章以“手足情深暖夕阳”收束,既回应开篇的“天地宽”,又将情感落定于“血脉真情永难忘”的永恒主题,从阔大的天地回到亲密的手足,让情感既有广度,更有深度。
四、 语言:质朴中见醇厚,平实中含深情
诗歌语言不事雕琢,多为平实的白描与直抒,如“促膝叙情长”“暖意融杯岁月香”“鲜烹海味添欢趣”,皆似日常话语入诗,却因情感的真挚而愈显醇厚。“醉心房”“总牵肠”“暖夕阳”等表达,以浅近的词语传递深沉的情感,无华丽辞藻,却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染力——恰如花甲之年的情谊,无需刻意渲染,只需将“此程相伴多惬意”的真切感受娓娓道来,便足以动人。
综上,这首诗以旅顺为纽带,将历史的厚重与亲情的温暖巧妙融合,既是对山河岁月的深情回望,也是对血脉真情的郑重铭记。其可贵之处,在于以个人化的视角与生活化的笔触,让宏大的家国情怀落地为可感的人间温情,读来既有历史的沉韵,更有亲情的温度,余味悠长。
主播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