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老来浑
文/空谷幽兰
五盲业已迷糊,常将玥饰拉屋。
出门不带证件,还想坐车征途。
眼盲不辨真伪,手机操作难哭。
文不对题浑写,错字重音百出。
味盲不闻香臭,一口假牙吞吐。
耳盲难辨好恶,全看口型勘误。
手盲丢东忘西,常把饭菜做糊。
脚盲踩坑跌跤,不长记性重复。
子教三娘不改,听完我行我素。
老来如此不勘,亲朋看了恐怖。
思前想后好笑,长寿有何用处。
诗歌评析:《自遣老来浑》
一、主题与情感
诗人以“五盲”(眼、耳、鼻、手、脚)为切入点,幽默而辛辣地描绘了老年生活的窘态与无奈。表面是自嘲“迷糊”“不勘”,实则暗含对衰老的深刻思考:长寿若伴随机能衰退,是否真有意义? 末句“长寿有何用处”的诘问,将戏谑升华为对生命价值的叩问。
二、艺术特色
结构精巧:
以“盲”字串联感官退化(眼盲、耳盲、味盲等),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每两行一场景,如“手机操作难哭”“饭菜做糊”,画面感极强,令人忍俊不禁。
语言风格:
口语化:“拉屋”“勘误”“行我素”等词贴近生活,增强真实感。
反差幽默:用“玥饰”(珍贵饰品)与“迷糊”、“假牙吞吐”与“不闻香臭”等对比,凸显荒诞感。
韵律与节奏:
虽未严格押韵,但“糊途哭出误糊素用处”等字音重复,形成口语化的韵律感,贴合“浑写”的随意性。
三、思想深度
诗人借“自遣”之名,实则对老年群体(或自身)的困境进行反思:
社会关怀:如“坐车征途”暗指老年人出行难,“手机操作难哭”反映科技鸿沟。
生命哲思:末句的反问直击核心,引发读者对“质量”与“长度”的权衡。
总结
此诗以“五盲”为镜,照见衰老的狼狈与生命的沉重,却以举重若轻的笔触消解悲情,堪称“老年版《自嘲》”。若能在幽默中稍留余韵,或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