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童真乐章
小学开学的第二周,日子在初秋的微凉与新学期的憧憬中缓缓流淌。一个寻常的下午,阳光慵懒地洒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奶奶带着孙子,像往常一样准备出发去接放学的孙女。刚走到楼下儿童乐园,就碰到了刚从幼儿园小小班回来的凯凯。凯凯那红扑扑的小脸蛋上,还挂着玩耍后的兴奋与喜悦,小眼睛亮晶晶的,像两颗闪烁的星星。孙子一看到凯凯,立刻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放弃了去接姐姐的念头,欢快地朝着凯凯跑去,仿佛那里有他最向往的宝藏。
奶奶无奈地笑了笑,只好掏出手机,拨通了爷爷的电话。不一会儿,爷爷便匆匆下了楼,来接替奶奶看护孙子的任务。奶奶则坐上小电动,风风火火地朝着学校驶去,去接那个报了围棋入门班的孙女。
孙女读二年级了,这个学期她对围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报了围棋入门班。在班上,她正跟着老师学习那些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奥秘的知识——《气》、《外气、内气、公气》、《数气》,还有《围棋基本行棋规则》。老师耐心地讲解着:“黑先白后,一人一步,就像生活中的你争我夺,但也要遵守规则;黑白交替落子,下在棋盘交叉点上,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先下点点,占领星位、天元这样的好位置,就像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抢占先机;下棋前,先静坐,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轻落子,勿有声,这是一种修养;还有棋道握手礼仪,这是对对手的尊重。”课后,老师还布置了小任务,让孩子们抽空练习背诵《气》的口诀:“中间一子四口气,边上一子三口气,角上一子两口气,堵住鼻子没有气。”这简单的口诀,却蕴含着围棋的智慧,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爷爷来到儿童乐园,眼睛紧紧地盯着孙子和凯凯他们,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他可不希望孩子们从滑梯和休闲设施上掉下来。凯凯和他小小班的同学在乐园里尽情地玩耍着,孙子也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他们后面。他们一起爬了滑梯,那小小的身影在滑梯上快速地滑下,伴随着欢快的笑声;又坐上了翅翅板,感受着风的吹拂;还跑到那房顶模样的木板房里,插树叶柄、捡树叶柄,用枝叶柄玩几只土虫。他们的小手脏脏的,脸上却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仿佛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没有什么可害怕的。直到听到大人说那些土虫有毒,他们才心有不甘地离开,那模样就像失去了最心爱的玩具。
奶奶用了40分钟往返,终于把孙女接了回来。到楼下时,她和爷爷顺利交班,开始看管孙子孙女。爷爷则像个得胜的将军,心满意足地回家煲汤做饭去了。
孙子和凯凯这对小朋友,就像两个小活宝,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快乐。他们一会儿追逐打闹,一会儿又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仿佛在分享着只有他们才懂的秘密。孙女则玩了一会儿后,便乖乖地回家做英语口语作业了。她坐在书桌前,认真地读着英语单词,那专注的神情,就像一个小小的学者。
这个下午,就像一首悠扬的乐章,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有大人们的忙碌与关怀,有邻里间温馨的问候与互助,共同编织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平凡的一天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温暖。
老人们坐在树荫下,摇着扇子,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安详。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偶尔,一阵微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仿佛要将这份宁静与美好永远留在心间。
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穿透了时间的壁垒,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感受到了纯真与快乐的力量。他们的小手拉小手,共同探索着这个充满奇迹的世界,那份无忧无虑的童真,让人不禁羡慕。
而大人们,则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有的忙着准备晚餐,有的则在修理家中的小物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责任。他们之间的对话,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温情与理解,让这个家更加温馨、更加有力量。
随着夕阳的缓缓西下,天边渐渐染上了橘红色的余晖,那色彩如同画家笔下肆意挥洒的颜料,从浅淡的橘过渡到浓烈的红,层层叠叠,相互交融。柔和的光线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像是给湖水铺上了一层碎金,随着水波的荡漾,闪烁着细碎而迷人的光芒。岸边的垂柳在余晖中轻轻摇曳,细长的柳枝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宛如一位位身着金色纱衣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偶尔有几只归巢的鸟儿从天空飞过,它们的身影被余晖拉得长长的,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作者简介:钟奎华,笔名文柯、土圭垚,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增城区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增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坚持写作四十多年,作品收录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微刊上,包括《广东作家》、《广州文学》、《梅州文学网》、《增城日报》、《荔乡情》、《海珠文学》、《灃水之水》、《南粤作家》、《神州文艺》、《作家作品》、《丹荔》和《杨梅文艺》等。作品在多个征文中获得过奖项。《增城民间文艺》第四辑主编,《胡庭兰故事集》的副主编。长篇小说《伯公艮传》的著作者。
